杜耀坤
【摘要】《新課標》要求,作文課堂要切合教學實際,貼近兒童思想實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有了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注重積累寫作素材,學會了修改作文,寫作水平一定會有較大提高,再加上教師平時多鼓勵引導,相信所教的孩子一定會喜歡作文課的。
【關鍵詞】語感;素材;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要求,作文課堂要切合教學實際,貼近兒童思想實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欣賞的往往是語言功底深厚的學生,即使評講作文,也習慣選擇優(yōu)秀學生的文章作為范例評講。的確,這些文章讀起來生動流暢,讓人賞心悅目,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少數(shù)優(yōu)秀學生的寫作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高不可攀”的感覺,多數(shù)學生對待作文的態(tài)度則是消極的,要么簡單模仿抄襲范文,要么干脆不知怎么寫。
2006年,一年級小朋友酈思哲的文章《媽媽回來了》獲得了“冰心作文獎”一等獎。原文如下: 有段時間,媽媽去杭州學習,去了好長時間,可能有一個月吧。今天,媽媽終于從杭州回來了,我非常高興!因為媽媽的懷抱很暖和,因為媽媽回來了,爸爸的生日就能過得更好,因為媽媽在家里就會給我讀書……
媽媽不在家的時候,我很想她,想媽媽的感覺,是一種想哭的感覺。
一篇107個字的文章在大賽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需從海內(nèi)外選送的5萬多篇作文中初選500多篇后,再進行篩選。雖然評委對這篇文章非??隙?,但評選過程中大家一直在斟酌,才107字,不像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缺乏所謂的“較高立意”,但是最終評委還是被文章的真情所打動,給評了一等獎。這就明確告訴我們一點,小學生作文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即“我手寫我心”。這是作文教學的本源。
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語感要從最基本的句子開始,要能仿照一定句式說話、寫話,及時糾正常見語病。要善于抓住教學過程中特定的情境進行片段練習。如:學完《生死攸關的燭光》一文,可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德軍走后,伯瑙德夫人一家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即興進行故事的續(xù)寫;學習《唯一的聽眾》時,文中三次描寫老婦人神態(tài)的“平靜”,雖用詞相同,但人物的心理活動卻起伏不平,可安排對人物心理活動的補寫……這樣的語言訓練有一定的文本、情感依托,對學生來說相應降低了難度,可有效培養(yǎng)表達能力。
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為培養(yǎng)語感添磚加瓦。要想積累豐富的語言,僅僅依靠每學期學習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更加豐富的知識蘊藏在課外書籍中。不必強制規(guī)定學生在讀書時摘抄什么,批注什么,或者是寫多少篇讀后感,閱讀本身就是最好的積累方式,毫無負擔的自由自在的閱讀也是學生最喜歡的讀書方式。
總之,學習語言,培養(yǎng)語感,是寫作文的基礎。作為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要養(yǎng)成習慣,積累寫作素材。教學樓的樓梯,每天上下許多次,可是要不留心數(shù)一數(shù),連每層有幾階都不可能說準確。大街上人來人往,對那么多人沒有印象,唯獨一個有顯著生理缺陷的人會讓你特別留意,那是因為他的特征突出。所以,教學生觀察事物首先要抓住特點,為了把意思表達得有條有理,還要注意按照一定順序。在具體的習作過程中,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審題,明白題目的要求,合理選材。
教師的評講至關重要。進行評講時,要一改過去“重優(yōu)秀、重展示”的傳統(tǒng)方式,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到作文中等,甚至是寫作困難的學生身上,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之處,激發(fā)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及時是展示優(yōu)秀習作,也應讓學生明白,每篇作文都不是完美的,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都需要用心修改,精益求精。在修改作文時既可以采用“趁熱打鐵”的方法,現(xiàn)寫現(xiàn)改,加深印象,也可以采用“冷處理”的方法。許多時候,剛剛完稿的習作放置兩天,再回頭看時可能會更加清楚地發(fā)現(xiàn)問題。
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也要從教育鼓勵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應只看作文內(nèi)容,學生對待習作的態(tài)度、學生今昔對比的進步程度也不可忽視。
學生有了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注重積累寫作素材,學會了修改作文,寫作水平一定會有較大提高,再加上教師平時多鼓勵引導,相信你所教的孩子一定會喜歡作文課的。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