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華
制取生脈飲過程中PH值的調整分析
黃秀華
目的探討制取生脈飲過程中PH值的調整方法及效果。方法應用計算方法,使用NaOH整數倍進行酸堿度調整,統(tǒng)計有效含量。結果以100倍量NaOH調整后可達到中國藥典所規(guī)定的PH值量,但味道較差,沉淀無法處理。結論制取生脈飲過程中PH值無需調整,保持原汁原味效果更好。
生脈飲;PH值;調整
生脈飲是古今名方,其藥物效果較為顯著,藥方中含有人參、麥冬、五味子,其應用比例一般為1:2:1,人參以“補”聞名,能夠大補元氣,具有扶正固本之效;麥冬以“清”為主,滋陰、清熱除煩;五味子主要作用是“斂”,可斂肺止汗,三味中藥共同作用能益氣復脈,養(yǎng)陰生津,臨床中主要治療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目前配置方法均相同。
生脈飲處方主要為人參100g、麥冬200g、五味子 100g,將三味中藥粉碎使其成為粗粉狀,應用65%乙醇將其浸漬,持續(xù) 24h,然后將其滲漉,收集4500ml滲漉液,將乙醇回收且使其濃縮至250ml,放置冷卻,加水稀釋至 400ml,另加入 60%糖漿300ml和適量防腐劑,將其PH值調整到規(guī)定范圍內,PH=4.5~7.0,調整總量到1000ml,攪拌均勻,靜置后進行過濾,分開裝置,每支為10ml,經滅菌處理,得到的成品經質量檢查,相對密度≥1.08,PH保持在4.5~7.0。此藥物口服應用,10ml/次,3次/d。
PH值調整過程:在制造生脈飲時所應用的中藥投料量通常為人參5kg、麥冬10kg、五味子5kg,所得藥液大約 51000ml,PH值未進行調整前,PH通常保持于 2.9~3.0,溶液一般有微酸甜而后苦澀的味道,感覺具有較高純正性,以NaOH對其PH值進行調整過程中,由于計算量與實際用量存在明顯差異性,若將其調整到規(guī)定的PH值(4.9~5.2)時,口感差,且咽喉出現灼燒感。經兩個批次調整,計算NaOH應用量。
如表1所示,在NaOH加至202g時,消毒檢測PH值符合國家藥典規(guī)定,參照酸堿滴定原理,PH=-lg[H+],由此可知[H+]=m×10-nmol/L,在原配生脈飲液PH為2.9~3.2時,可將其調整為4.9~5.2,由此可知PH值增加兩個梯度,PH=3時,[H+]=1× 10-3mol/L;PH=5時,[H+]=1×10-5mol/L,由于NaOH在實際應用中無法電離出大量[H+],所以理論中加入2g能夠達到的效果在實際中較難實現,產生此種情況的因素主要有:生脈飲藥液中含有較多其它成分,部分會導致NaOH無法正常電離;生脈飲藥液中含有的某種成分或個別成分會包裹NaOH,導致其以單個分子形態(tài)存在無法進行電離;藥液中含有能夠呈現酸性的成分(例如五味子酸),其分子量大,產生一定空間位阻效應,且數量多,導致酸堿中和反應無法快速完成。
表1 PH值調整過程
生脈飲口服后具有較明顯的治療效果,其用途廣泛,能益氣、養(yǎng)陰生津,對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具有顯著療效。此藥物口服應用,通常一次10ml,3次/日。生脈飲PH值經調整后,不論正常放置還是進行消毒,PH值和調整好的數值相比均有降低情況,究其原因有多種,五味子中含有部分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等,屬于酸性物質,可與NaOH反應產生鈉鹽;麥冬所含主要成分為沿階草皂甙B、沿階草皂甙D,通過水解作用導致糖與甙元相分離,甙元屬于內酯糞化合物、內酯五元環(huán)、內酯六元環(huán),遇堿開環(huán)均產生所對應羥基酸鹽類,導致其溶解性相對提高[1]。
因藥液中所含成分較為復雜,使反應過程中分子和離子直徑產生較多碰撞導致其反應受阻,皂甙通過水解生成甙元后需進一步進行堿化開環(huán),致使其反應速度降低。PH值進行調整過程中,只有一部分NaOH與酸性物質發(fā)生反應,而另外一部分并未進行反應,反而存于藥液中,導致調整時藥物PH過高。調整好的藥液在放置一段時間后,或是經加熱消毒,易導致NaOH發(fā)生反應,含量隨之減少,導致藥液PH降低。而在生脈飲制作過程中,為使PH值達到合理標準,則NaOH應用量過大[2]。
經本文研究發(fā)現,為使PH值達到中國藥典所制定范圍(4.5~7.0),則需要極大量NaOH,在此范圍內飲用時易導致咽喉發(fā)生灼燒感,且大量應用NaOH調整藥液PH值會導致藥液自身的一些成分受到影響或遭受破壞,無法達到原有治療效果。有資料顯示,生脈飲口服液治療效果并不如生脈散明顯,究其原因和經NaOH調整PH值存在一定關系,因此生脈飲生產過程中,未必調整PH值才可使用,而保持原汁原味效果依然明顯。伴隨臨床醫(yī)學發(fā)展,對生脈飲PH值是否進行調整,調整至何種程度還需要進一步研究[3]。
總之,在生脈飲制取過程中,PH值是否進行調整并不具有必然性,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1] 規(guī)劃教材建設委員會.藥物分析[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5:252.
[2] 姜計劃,高壽英.生脈飲類口服液調 pH處理中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1991,16(4):226-227.
[3] 方建康.生脈飲制取過程中 PH值的調整及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臨床醫(yī)學學刊),2008(3):126-127.
R284.1
A
1673-5846(2014)01-0050-02
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yè),吉林通化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