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媛
摘 要:《政治經濟學》是黨校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課程,是對領導管理人員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我國各級黨校均開設了這一課程。但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這一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一些學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狀況。本文擬對《政治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政治經濟學;教學;問題;措施
1 存在的問題
學者就政治經濟學教學和研究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發(fā)表了一系列看法。其主要內容為:(1)當前經濟學教學與研究中西方經濟學的影響上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指導地位被削弱;(2)造成這個狀況的內部原因是,黨校經濟學教育方針不明確,西方經濟學教材大量流入,教師隊伍、干部隊伍存在問題,領導權存在問題;(3)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存在兩個相互聯(lián)系的傾向性問題;(4)要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關系,只能有一門基礎經濟理論,即馬克思主義經濟學;(5)要正確對待西方經濟理論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6)經濟學教育既是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也是分析工具的教育;(7)關于經濟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問題;(8)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fā)展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為指導;(9)關于克服經濟學領域一些傾向性問題的意見。
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基本原理需要繼承和堅持,也需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比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和要求的原理具有普遍意義,但馬克思所能認識到的是社會主義以前的情況: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不適應一般表現(xiàn)為生產關系落后于生產力的發(fā)展。而社會主義實踐表明,隨著人們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增強,可能會變異出主觀隨意性,從而出現(xiàn)脫離生產力實際水平、人為拔高社會生產關系和超越發(fā)展階段的情況,這種拔高和超階段的生產關系從相反的方面不適應甚至損害生產力的發(fā)展。政治經濟學應從理論上總結這方面的教訓。
關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關系問題,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之間的區(qū)別,不是古典和現(xiàn)代的區(qū)別,而是包容性較大的理論和局限性較大的理論之間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代表的社會階層和研究的內容兩個方面。就代表的社會階層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把各階層勞動者都看作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承認財富是勞動者借助各種工具共同創(chuàng)造的,在自由放任的原始資本主義制度下,少數(shù)資產者不勞而獲、少勞多獲,不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改變這種制度,既符合工人階級的利益,也符合資產者的長遠利益。所以,它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研究內容來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體現(xiàn)人與物之間關系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價值增殖過程。西方經濟學有關物與物及人與物關系的研究,如價格理論、效用理論、生產函數(shù)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等,加以改造、發(fā)展,完全可以包容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
有學者認為,對西方經濟學應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應認真研究西方經濟學,借鑒其中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但同時又必須看到,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立場和價值觀,是與馬克思主義根本對立的,決不能簡單地照搬。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際出發(fā),既要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即空談馬克思主義,把經典作家針對當時具體情況做出的具體結論,當作固定不變的教條,照搬到條件已經發(fā)生變化的今天;又要反對迷信西方發(fā)達國家反映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的思想理論,把西方某些資產階級學派的理論以及西方國家的政策奉為圭臬。要對西方經濟學進行認真的鑒別,在學習和借鑒其中對我們有用的東西的同時,認清其為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服務的本質。
有學者把西方經濟學看作唯一的現(xiàn)代經濟學,對有人從研究方法到結論對它進行大肆批判,并宣稱要創(chuàng)造自己經濟學的做法,提出了批評。認為這種觀點和說法誤導了不少人,沒有弄清現(xiàn)代經濟學最基本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不知道現(xiàn)代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普遍性、高度規(guī)范性和邏輯一致性。他把現(xiàn)代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歸納為五個基本組成部分:界定經濟環(huán)境;設定行為假設;給出制度安排;選擇均衡結果;進行評估比較。
教師素質。在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選擇從基本概念出發(fā),通過邏輯推理演繹出一套經濟學原理,然后圍繞這此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體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證明。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它使教師把備課、教學的重點及主要精力用在了概念的界定、邏輯推理和追求理論體系的邏輯性、完整性上,而較少關注經濟現(xiàn)象的變化及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這就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要改變這種教學狀況,除了教師自己應加強學習外,教學部門對教師進行培訓也是相當重要的。
2 解決的對策
增強教學內容現(xiàn)實性?!罢谓洕鷮W”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體系,內容十分豐富。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注意處理好以下關系:一要處理好教材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形勢迅速發(fā)展的關系。應該把政治經濟學與迅速發(fā)展的社會經濟形勢結合起來,使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二要正確處理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批判地吸收西方經濟學的優(yōu)秀成果,不能用西方經濟學否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更不能以之代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三是要抓住重點,剖析難點、解答疑點,注重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現(xiàn)實問題。
改革教學方法。首先,將“注入式”和“啟發(fā)式”教學法結合起來。教師應用哲學和系統(tǒng)科學的思想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科學的歸納、整理,使學生很快抓住理論本質,學得輕松愉快。其次,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罢谓洕鷮W”教學必須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聯(lián)系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際。再次,采用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能夠增強“政治經濟學”教學的生動性、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提高素質。教師要認清形勢,綜合運用各種教學工具、手段、方法,不斷學習新的經濟知識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積極引導學生探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學校應進一步完善“政治經濟學”人才培訓體系,使現(xiàn)有師資的水平得到提高確保教學質量。學校應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與教師交換意見,指導教學。此外,通過中期教學檢查、領導干部聽課、征求學生意見、向學生發(fā)放“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考核表”等方式,可以廣泛收集有關教師教學情況的信息,及時掌握教學情況及動態(tài),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