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偉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吉林 伊通 130700)
神經外科疾病引起低鈉血癥并發(fā)癥的分析
范大偉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吉林 伊通 130700)
目的本文主要對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產生低鈉血癥的狀況進行綜合分析。方法選擇自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2495例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作為研究和分析的對象。結果經過系統的分析和研究,2495例神經外科疾病患者中,出現低鈉血癥的共有246例,占患者總人數的9.9%。結論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出現低鈉血癥的原因、診斷治療以及臨床表現較為復雜,經過對患者相關資料的分析,引起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主要原因有腦性鹽耗綜合征(cerebral salt-wasting syndrome,CSWS)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兩種,只有對對這兩種病癥的病理生理機制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夠從根本避免患者出現低鈉血癥,減少出現各種并發(fā)癥的概率。
神經外科疾?。坏外c血癥;分析
低鈉血癥作為神經外科疾病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代謝紊亂,對患者的正常生理代謝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醫(yī)源性原因導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主要為補液嚴重低滲狀態(tài)導致的,非醫(yī)源性原因導致患者出現低血鈉的主要有腦性鹽耗綜合征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等[1]。只有對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實際生理病理學機制進行了解,才能夠從根本上對患者的低鈉血癥進行糾正。
1.1 一般資料:726例出現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出現低鈉血癥的共有102例,占總人數的14%;235例腦出血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共有47例,占總人數的20%;4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共有14例,占總人數的28.5%;123例蝶鞍區(qū)腫瘤患者出現低血鈉癥的共有31例,占總人數的25.2%;其余的1362例非鞍區(qū)腫瘤、輕中型顱腦損傷以及腦積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共有52例,占總人數的3.8%。
1.2 低鈉血癥的診斷:當出現低鈉血癥的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血清鈉低于135 mmol/L標準時,便可以將其判斷為低鈉血癥,通過對患者血液電解質的檢驗,便能夠實現診斷[2]。患者血清鈉濃度在130~135 mmol/L時,可以判斷患者為輕度低納;120~129 mmol/L時可以被判為中度低納;患者血清鈉低于120 mmol/L時,可以將其判為重度低納。臨床診斷過程中,常用以下幾種診斷方式:
1.2.1 測量患者的血漿滲透壓:患者胞外溶質增多會導致血漿高滲,從而導致水由胞內向胞外不斷移動。氮質血癥患者可能在臨床治療過程產生現正常血漿滲透壓低鈉血癥。尿素能夠以較短的時間穿過細胞膜,從根本上保證患者血漿滲透壓維持在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這也并不是意味著該種結果是由滲透壓造成的。當患者出現高球血癥時,可能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誤差,測量血清鈉下降血漿滲透壓依然正常的現象在臨床醫(yī)學中被歸納為偽低鈉血癥。
1.2.2 檢驗尿滲透壓:低鈉血癥患者一般會出現血漿稀釋的現象,患者出現滲透壓下降可能會導致血漿ADH出現分泌,讓較多的水被排出到患者體外,從而讓患者體內形成稀釋性尿液[3]。所以,低鈉血癥患者會出現低滲性尿?;颊吣驖B透壓>200 mOsm/kg時,則可以基本判斷為增高不當,患者水排泄功能受到損害。
表1 低血鈉患者臨床表現分析統計表
低血鈉患者臨床表現,見表1。通過對表1的分析,不難發(fā)現低血鈉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分為無明顯臨床癥狀、嘔吐、惡心、煩躁以及嗜睡等。246例低血鈉患者中無明顯臨床癥狀的患者共有157例,占總人數的63%;頭痛、嘔吐惡心患者共有21例,占總人數的8.5%;煩躁患者共有30例,占總人數的12.2%;嗜睡患者共有38例,占總人數的15.4%。
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出現低鈉血癥臨床病癥主要與其病癥嚴重程度以及體內血漿那濃度所呈現的下降速度有著必然的聯系。患者臨床表現除了上述表格所呈現的病癥之外,還包括食欲減退、表情淡漠等。伴有低鈉血癥患者一般會呈現體質量改變、心率改變以及直立性血壓出現改變等體征[4]。通過是實驗室檢查的結果分析,患者還出現血液尿素碳酸氫鹽、紅細胞比容、尿酸和白蛋白在患者出現血容量喪時均呈現升高趨勢。若不能對患者進行及時地處理,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腦水腫、呼吸驟停以及全身性強制陣攣發(fā)作等,最終會導致患者由于腦疝而昏迷或者死亡。
3.1 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原因分析:神經外科患者產生低鈉血癥的醫(yī)源性原因大都是由嚴重低滲狀態(tài)導致的,可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對這一因素實現避免。非醫(yī)源性原因主要包括腦性鹽耗綜合征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兩種。盡管患者的生理機制各不相同,但是,要想從根本上區(qū)分二者所存在的不同,由于這兩種病癥的治療措施不相同,所以,對其進行科學準確的鑒別有著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腦性鹽耗綜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鑒別診斷
3.2.1 血容量狀態(tài):腦性鹽耗綜合征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唯一一個區(qū)分依據就是從根本上確定患者的血容量狀態(tài)[5]。兩種病癥可能都在顱內疾病患者身上出現,其實驗檢查結果以及臨床表現可能出現交叉??估蚣に胤置诋惓>C合征的患者血容量可能出現輕微增加或者正常狀態(tài),而腦性鹽耗綜合征患者的血容量則相對減少。通過對患者體癥、癥狀、診斷、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納出入量進行綜合運用,仍然難以實施正確的診斷,所以,要從根本上對患者的中心靜脈壓進行監(jiān)測。
3.2.2 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指標:單純地對血容量狀態(tài)進行估計,很難達到一定的診斷效果,NICU低張性低鈉血癥患者存在負納平衡以及體質量減輕的現象,通過系統的體檢可以發(fā)現患者存在心動過速或者直立性低血壓的病癥,實驗檢查結果表明患者體內尿素氮濃度、紅細胞比容濃度顯著升高,從而進一步判斷患者為腦性鹽耗綜合征[6]。隨機尿納標本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并不會產生顯著的作用,因為腦性鹽耗綜合征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都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尿納增高的現象。通過對患者數天納出入量進行計算,負納平衡可以基本診斷為腦性鹽耗綜合征,反之則為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
3.3 導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的常見神經外科疾?。旱外c血癥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較為常見,一般包括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腫瘤、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等,類似于梗阻性腦積水、正常顱壓腦積水、聽神經瘤、結核性腦膜炎等神經外科疾病也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低鈉血癥。
3.4 低鈉血癥的臨床治療:低鈉血癥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要首先要明確其屬于腦性鹽耗綜合征還是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估蚣に胤置诋惓>C合征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只需要限制其水分攝入量,就能夠保證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或者通過補充患者的白蛋白來提高膠體滲透壓。對于患者低鈉血癥較為嚴重的狀況,在補充適當的水量后,可以結合血納實際水平進行補納[8]。腦性鹽耗綜合征患者在實際治療過程中主要分為兩種治療方法,對于無癥狀的腦性鹽耗綜合征患者由于體液不足,這也是ADH增加的一種代償性反應,要先使用濃度為0.9%的滲鹽水來維持基本的血容量,當患者容量接近較為正常的水平,再引入ADH分泌刺激因素,保證患者水排泄能夠逐漸對低鈉血癥進行糾正。但是,腦性鹽耗綜合征患者出現鹽耗以及血容量不足時,則需要補充鈉鹽以及液體,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對于惡性、疼痛患者要盡可能避免使用麻醉藥,減少應激等方面治療一般會被醫(yī)務工作人員忽略。當患者低鈉血癥不斷發(fā)展時,要結合患者的實際血納水平,補充濃度為1.5%或者為3%的高滲液體。
[1] 貢偉一.神經外科低鈉血癥的診斷和處理[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7,17(2):339.
[2] 沈健,張建群.神經外科低鈉血癥的病因診斷及治療[J].嘉興學院學報,2010,22(3):41-42.
[3] 沈健.神經外科低鈉血癥的診治[J].中外醫(yī)療,2010,29(31):84.
[4] 龍宇波,翟廣.神經外科低鈉血癥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實用醫(yī)刊,2009,36(3):48-49.
[5] 周淑娟,郭雙來,郭玉棉,等.蛛網膜下腔出血伴發(fā)低鈉血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0,19(7):575-577.
[6] 范存剛,張慶俊.解讀《神經外科低鈉血癥的臨床診療指南》[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0,37(2):158-161.
R741
B
1671-8194(2014)34-02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