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波
(江蘇省南通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南通 22600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腦鈉肽水平變化規(guī)律的臨床探討
常 波
(江蘇省南通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 南通 226001)
目的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腦鈉肽(BNP)水平變化規(guī)律臨床。方法選擇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江蘇省南通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140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病程BNP變化。結果140例CHF患者BNP平均(653.34±249.12)pg/mL,BNP升高102例(72.86%,102/140);不同CHF分級BNP、BNP升高比例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CHF嚴重程度增加BNP水平、BNP升高比例也隨之增加(P<0.05);隨訪時間最短1年,最長3年,平均(1.45±0.65)年,BNP升高組病死率、住院次數(shù)、總住院時間高于BNP正常組(P<0.05)。結論血漿BNP在CHF的診斷及預后評估方面具有優(yōu)勢,其檢測結果對于CHF的臨床篩查、診斷、不同程度CHF患者的評估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慢性CHF;腦鈉肽;水平規(guī)律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臨床常見危重癥,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而及早地發(fā)現(xiàn)CHF與評價其嚴重程度是防治心力衰竭CHF的關鍵[1],CHF的確定并不是基于某項獨立的實驗室結果,而是基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而作出的臨床診斷,缺乏較特異的指標,部分CHF患者最初被診斷為心力衰竭之外的疾病而誤診,從而使患者的病情惡化甚至導致死亡[2]。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CHF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腦鈉肽BNP水平的變化,探討臨床意義,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江蘇省南通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收治140例CHF患者,原發(fā)病包括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擴心肌病等,經(jīng)過臨床診斷(呼吸困難、乏力、體液潴留,胸片、肺功能測試、心功能測試、影像、心臟超聲等)及實驗室指標符合診斷標準[3],排除嚴重肺功受損、腎功能不全、腦血管意外疾病患者,男67例,女73例,年齡46~84歲,平均(63.20±14.11)歲;NYHA分級:Ⅱ級42例、Ⅲ級58例、Ⅳ級40例。
1.2 BNP檢測方法:標本為空腹血清,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應用AXSYM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其專用BNP檢測試劑盒進行血漿BNP檢測,腦鈉素(BNP)正常參考值0~20 pg/m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1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χ-±s)表示,應用F、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
2.1 BNP水平:140例CHF患者BNP平均(653.34±249.12)pg/mL,BNP升高102例(72.86%,102/140)。不同CHF分級BNP、BNP升高比例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CHF嚴重程度增加BNP水平、BNP升高比例也隨之增加(P<0.05),見表1。
表1 不同CHF分級BNP、左室射血分數(shù)的之間比較。
2.2 BNP對預后影響:隨訪時間最短1年,最長3年,平均(1.45± 0.65)年,BNP升高組病死率、住院次數(shù)、總住院時間高于BNP正常組天(P<0.05),見表2。
表2 CHF患者隨訪結果比較
CHF是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損而引起的一組綜合征,由于心室收縮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同時出現(xiàn)肺循環(huán)和(或)體循環(huán)淤血,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呼吸困難,無力而致體力活動受限和水腫,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之一[4],隨著年齡增長,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呈逐年上漲趨勢,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與腫瘤相仿,心功能的準確評定,不僅有助于臨床治療,同時也能對患者預后進行評估,心功能的準確評定對治療效果和評判預后尤為重要[5]。6 min步行試驗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方便的試驗方法,常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量的評定,在臨床上應用廣泛,若患者存在高齡、步態(tài)遲緩、行動不便、肺功能受損等因素時,使得行走距離縮短,同時在測試過程中,可能誘發(fā)氣促、胸悶甚至心絞痛等不適癥狀而需暫?;蚪K止試驗,從而導致評定結果準確度性下降[6]。
BNP最早被人們認識,始于1988年日本學者Sudoh等從豬腦組織中分離提取出的一種由3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類激素,正常機體內BNP濃度較低,且濃度波動不明顯,BNP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學意義,是人體抵御容量負荷過重及高血壓的主要內分泌激素[7]。BNP是存在于心房肌細胞及心室肌細胞的多肽分子中,具有擴張血管、利尿、抑制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的作用,BNP是在心室容積增加和心臟前后負壓增加引起心室擴張時合成而來的,故其他因素不會對其產(chǎn)生干擾,所以CHF的程度越嚴重,機體釋放的BNP就越多,其血漿濃度也越高[8],因此,它可作為診斷CHF敏感指標之一[9]。本文結果顯示CHF患者BNP平均(653.34±249.12)pg/mL,BNP升高72.86%,不同CHF分級BNP、BNP升高比例比較具統(tǒng)計學意義,隨著CHF嚴重程度增加BNP水平、BNP升高比例也隨之增加(P<0.05。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隨訪(1.45±0.65)年,BNP升高組病死率、住院次數(shù)、總住院時間高于BNP正常組天(P<0.05),提示BNP也是判斷CHF預后的的重要指標之一[10]。
綜上所述,血漿BNP在CHF的診斷及預后評估方面具有優(yōu)勢,可以反映心臟功能受損的特異性標志物,其檢測結果對于CHF的臨床篩查、診斷、不同程度CHF患者的評估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可將血漿BNP水平作為CHF的篩查手段及預后評價,一旦其出現(xiàn)異常則提示患者需要通過進一步的超聲心動圖等檢查去評估CHF的程度[11-12]。
[1] 馮建宏,李彩霞,劉文操,等.血漿B型尿鈉肽水平對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診斷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3):362-363.
[2] 王巖.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鈉尿肽的水平檢測及其與心功能的關系[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31):75-76.
[3]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4] 張日,金玲,張宏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腦鈉肽水平檢測意義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4,20(2):351-352.
[5] 楊義明,張瑞霞,李玢,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腦鈉肽前體和其他生化指標的檢測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1):75-77.
[6] 姚宗芹,李光彩,李廣峰,等.不同病因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腦鈉肽與射血分數(shù)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4,43(5):603-604.
[7] 方傳華,盧大儒,熊立凡.慢性心衰患者B型鈉尿肽及血小板參數(shù)的變化[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20):2671-2672.
[8] 王飛,張慧.血槳腦鈉肽與C反應蛋白在心力衰竭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4,20(2):26-27.
[9] 鄭基能.心力衰竭患者血漿腦鈉肽水平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吉林醫(yī)學,2011,32(30):6316-6317
[10] 韓劍樹,李柏濤,欒嵐.腦鈉肽測定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治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2):185-186.
[11] 李小宇,楊淑芳,秦儉,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近期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12):908-909.
[12] 張健,殷士潔,郭瀟.急性心力衰竭的診治進展[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2,7(5):325-330.
R541.6
B
1671-8194(2014)34-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