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
期末考試結束后,本該開啟美好的暑假了,然而有的同學卻一臉沉重,正在經(jīng)歷著“虐心期”。虐心這種可怕的心理狀態(tài),讓人既受折磨又無法自拔,快想辦法甩掉它吧!
考后第一虐對答案對出的自責
案列 剛走出考場,林明的第一行動就是找同學或對照課本對答案,如果答錯了便心中一緊。他一遍遍回想答題時的情景,并自我反思:“是自己太粗心嗎?還是答題時思維混亂?”在反復糾結過后,林明甚至出現(xiàn)了偏頭疼和消化不良的癥狀。
自責是一種對自我的否定,會令人感到痛苦。喜歡自責的人大部分都有完美主義的傾向,如果把這一點運用得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不然就會產(chǎn)生副作用:經(jīng)常把自己搞得很累,時常因達不到理想狀態(tài)而產(chǎn)生失望的情緒。
想改變你可以這么做
觀念調(diào)查考試的目的本來就是“找漏洞、揪辮子”、查漏補缺,讓我們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在以后的學習中加強,所以不要只盯著錯誤本身。
情緒轉移把注意力從內(nèi)部轉向外部,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如參加興趣小組、做社會志愿者、外出旅行等,都會讓我們有更豐富的感受而減少自我糾結。
考后第二虐等待中的焦慮
案例 成績公布前一天,李里心神不寧,坐臥不安。他一遍遍地進行預估,計算自己可能得的分數(shù),夢中涌現(xiàn)都是紅色的鉤鉤叉叉。
原來是這樣 看來李里是患上輕度焦慮癥了。這種焦慮是因為他假想自己置身于最糟糕的境況。考試已經(jīng)結束了,一切憑空想出的結果都改變不了客觀事實,只能給自己造成緊張。
想改變你可以這么做
內(nèi)靜發(fā)音樂,同時做5~8個深呼吸,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真實地感受自己的焦慮,就像看著一個焦躁的孩子,讓他自己慢慢地平靜下來,想象他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直至消失。不習慣這樣做的同學可以寫書法、彈琴等,轉移情緒焦點
外動發(fā) 結合自己的喜好和健康狀況,選擇一項強度較大的運動,如跑步、踢球、游泳等,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在運動時,由于大腦神經(jīng)中樞控制運動的區(qū)域比較興奮,感受焦慮情緒的區(qū)域就會被抑制。除運動之外,參加社交活動、增加人際互動,將內(nèi)在情緒轉移到外在事物上,也有類似的功效。
考后第三虐落差帶來的挫敗
案例 張芊芊平時課堂表現(xiàn)很出色,這次考試自己也感覺不錯,可結果卻讓她大失所望。接下來,她很長時間無法從失落的情緒中自拔,經(jīng)常失眠。
原來是這樣看來張芊芊受到了挫敗感的沉重打擊。挫敗感是成就感的反義詞,越是渴望獲得成就感的人,受到的挫敗感往往也越強烈。正是因為張芊芊對優(yōu)異成績的熱切渴望,導致她對考試結果的深深失望,繼而把這種情緒放大到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懷疑。
想改變你可以這么做
觀念調(diào)整對于學生來說,分數(shù)固然非常重要,但學習的目的是增長知識、確立學習和思維模式,以及形成健康的人格。相比這些,一次考試的分數(shù)并不能否定一個人的全部,這一點會隨著成長而變得愈來愈明顯。成熟品格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無論生活中遇到哪種挫敗和失利,都能綜合各方面看自己,在接受挫敗的前提下,仍能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保持信心。
情緒轉移給自己寫一封信,寫出這次考試失利的原因,寫下你的挫敗感、失落和難過。寫完把它封好,保存在一個隱秘的地方。再寫一封信,寫出下個學期的目標和計劃、你的決心和對自己的鼓勵。把信放在書桌上,讓它陪伴你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