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南沿海的潮間帶,生長著一片片的森林,它們時而樹冠露出水面,時而被海水完全淹沒,這就是我們下面要介紹的紅樹林。
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概覽
大白鷺
白骨壤
藤壺
弧邊招潮蟹
鋸緣青蟹
清白招潮蟹
海豆芽
金斑鸻(♀)
金斑鸻(♂)
弧邊招潮蟹(土壤下)
縊蟶
彈涂魚
文蛤
斑玉螺
黑臉琵鷺
琵嘴鴨(♀)
琵嘴鴨(♂)
大杓鷸
中華烏塘醴
鯔魚
黑水雞
普通翠鳥
紅海欖
中華鱟
黑翅長腳鷸
綠頭鴨(♂)
綠頭鴨(♀)
海鷗
鳳頭??
中國主要紅樹林保護區(qū)分布圖
中國的紅樹林分布于東南沿海的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人工引種)以及臺灣、香港和澳門等8省區(qū),總面積約為2.2萬公頃
提到森林,大家腦海里冒出的畫面一定是亞馬孫的熱帶雨林、大興安嶺的針葉林或者我國廣泛分布的常綠闊葉林,很少有人知道海里也有森林,這就是紅樹林。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由于漲潮時被海水部分淹沒僅樹冠露出水面,故被稱為“海上森林”;有時完全淹沒,只在退潮時才露出水面,也有人稱之為“海底森林”。
紅樹林是紅色的嗎?
紅樹林,顧名思義與“紅”有關,你是不是想到了秋天變紅的楓葉林或做家具的紅木?其實,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系。從外觀上看,紅樹林與其他森林無異,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因其植株內富含單寧酸,單寧酸氧化后會顯示成紅色,紅樹林的名字由此而來,可以說,紅樹林是“心紅表不紅”。許多年前,馬來人在砍伐一種叫木欖的植物時,發(fā)現其裸露的木材顯紅色,就連砍刀的刀口也變成紅色,他們利用這種植物的樹皮提取物制作出了紅色染料,于是木欖的樹皮被稱為“紅樹皮”。
紅樹林并非單一物種,而是包含許多種植物。全世界紅樹植物的種類超過80種,而我國則有紅樹植物36種(其中24種為真紅樹植物,12種為半紅樹植物)。我國常見的紅樹植物有秋茄、白骨壤、桐花樹、木欖、紅海欖、海漆等,也不乏珍稀瀕危物種,比如紅欖李和海南海桑。由南到北,紅樹植物的種類隨著緯度的增加而不斷減少。以真紅樹植物為例,海南分布有24種真紅樹植物,廣東、廣西和福建依次減少,而到了浙江僅剩秋茄1種。在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發(fā)育較完善的地方,不同的紅樹植物通常“列隊”分布,從陸地到潮間帶依次為:黃槿、銀葉樹等半紅樹植物;海漆、鹵蕨;木欖、海蓮;秋茄;桐花樹、白骨壤等先鋒植物。
植物里的“特長生”
海邊的潮間帶有以下幾個特點:間歇性的潮水浸淹、海水、土壤缺氧等,因此,紅樹林必須有足夠的本領應對這些條件,而紅樹林所具備的這些本領,在植物界里堪稱“特長生”。
葉子:會吐鹽
眾所周知,幾乎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都依賴淡水,海里的生物也不例外。雖然周圍全是海水,但對于紅樹林而言是“生理缺水”,它需要的是淡水,因此紅樹林首先必須解決淡水的問題。所有的紅樹植物都有“拒鹽”的本領,通過構建特殊的“半透膜”體系將鹽分過濾。過濾效率高的植物如秋茄和木欖可達99%以上,稱為“拒鹽植物”;過濾效率稍低的植物如白骨壤和桐花樹也可達90%以上,吸入體內的多余鹽分可通過葉片的鹽腺分泌出去,稱為“泌鹽植物”。
果實:能海漂、能胎生
紅樹植物為了適應潮間帶生活,還演化出了以海漂方式傳播果實的本領,部分紅樹植物甚至還具有特殊的“胎生”技能。大部分紅樹植物的果實都具有海漂果實的特點:體積大、重量輕、密度小于海水、富含營養(yǎng)、果皮堅韌或富含單寧酸、有些果皮纖維化或果實內有較大的空隙。比如秋茄,其成熟的胚軸長度可達20厘米,而質量卻不足20克,其密度小于海水,可隨海水漂流;胚軸內富含可保證長途海漂的消耗;胚軸內富含單寧酸,可避免漂浮過程中海水的腐蝕和動物的啃食。在動物界,胎生現象很普遍,在植物界,也有極少數植物具有胎生現象。絕大部分植物的果實成熟時即脫離母體,種子不休眠或經短暫休眠再萌發(fā),有些種子需要經歷長時間的休眠,但對于紅樹植物而言,間歇性的潮水沖刷否定了大部分的客觀條件,因此一些真紅樹植物如秋茄、紅海欖、白骨壤等掌握了“胎生”的技能,它們的果實在早期并不脫離母體,種子在果實里萌發(fā)并從母體吸收營養(yǎng),待果實成熟并脫離母體時,已經是一棵小苗了。這些小苗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扎根于灘涂,從而避免被潮水沖走。
根:為支撐、為呼吸
抵御潮水沖刷和獲取氧氣,是紅樹林需要解決的另外兩大難題。為解決它們,不同的紅樹植物生出龐大且奇形怪狀的根系。具有支柱固著作用的根系主要有:紅海欖和正紅樹的支柱根、銀葉樹和秋茄的板狀根等;具有呼吸和傳輸氧氣作用的根系主要有:白骨壤的指狀呼吸根、海桑屬紅樹植物的筍狀呼吸根和木欖的膝狀呼吸根等。如果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水生植物都具有發(fā)達的通氣組織,比如水稻的莖是中空的,蓮藕也是中空的。紅樹植物的呼吸根系也一樣,內部有發(fā)達的通氣組織,有些呼吸根的表面還有密密麻麻的皮孔。皮孔不僅出現在紅樹植物的呼吸根,有些紅樹植物如尖瓣海蓮的樹皮上也密布皮孔。
① 白骨壤的指狀呼吸根(攝影/劉毅)
② 木欖的膝狀呼吸根(攝影/劉毅)
③ 銀葉樹的板狀根(攝影/劉毅)
④ 紅海欖的支柱根(攝影/王文卿)
物種大家庭
作為生產力最高的“四大海洋生態(tài)系統”之一,紅樹林為許多動物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環(huán)境和豐富的食物來源。當然,紅樹林中的動物也為其生長提供了幫助,它們之間是和諧的共生關系。比如紅樹林中生活著大量螃蟹,植物的凋落物為螃蟹提供食物來源,植株和根系又為其提供庇護場所;而螃蟹通過掘穴來改善土壤的通氣,幫助植物獲取更多氧氣,而螃蟹的排泄物又為紅樹林提供養(yǎng)分。
據統計,中國紅樹林中生活著超過2000種動物。樹冠上,白鷺在巢里孵蛋;樹干上,攀附著斑肋濱螺和紅樹擬蟹守螺;樹洞里,海蟑螂不斷探頭來觀察險情;樹基部,附著了大量牡蠣和藤壺;樹根間夾插著紅樹蜆,一些方蟹將煙囪狀的洞口高高壘起;灘涂上,大彈涂魚正張大嘴巴豎起背鰭耀武揚威,企圖嚇走侵入領地覓食的招潮蟹;遠處淺灘里,黑臉琵鷺正在水里搖頭晃腦,用其特有的方式覓食;偶爾,還會有大的(雌性)中國鱟背著小的(雄性)中國鱟到紅樹林里談情說愛……
中國的紅樹林區(qū)里大型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很少,但在東南亞的紅樹林區(qū)卻很常見。馬來西亞的婆羅洲紅樹林中至少生活著3種靈長類動物,比如以一種海桑葉子為食的長鼻猴;取食水黃皮葉子和果實的銀葉猴;而長尾猴則在退潮時進入紅樹林抓螃蟹改善伙食,因而又得名“食蟹猴”。印度和孟加拉國交接的孫德爾本斯三角洲紅樹林中,甚至生活著鱷魚、巨蜥、梅花鹿和孟加拉虎。
潮漲潮落的每一天,紅樹林中總在發(fā)生有趣的故事。也許你會聽到“啪啪”的脆響,那是鼓蝦在用它一只強有力的大螯高速夾擊水流而發(fā)出的聲音;也許你看到遠處光灘上密密麻麻的乳白色“光頭”螃蟹,可一眨眼它們又消失了,那是長腕和尚蟹,它們正在快速地螺旋式挖洞;也許你會發(fā)現一片貝殼在退潮時逆流而上,請不要懷疑自己的眼睛,那是關公蟹帶著它的“帽子”在躲避敵人的同時找尋食物。
紅樹林里無奇不有,期待著你發(fā)現的眼睛。
(責任編輯/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