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能源材料國際會議在西安隆重召開
為了應對全球范圍內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tǒng)能源和核能等新興能源消耗的激增所帶來用材要求的不斷增高,中國金屬學會(CSM)與美國礦物、金屬和材料學會(TMS)聯(lián)合,于2014年11月4~6日在陜西西安——西安國際會議中心如期召開第一屆能源材料國際會議。本次會議邀請到了來自美國、日本、意大利、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瑞典、韓國、印度、德國、荷蘭、比利時、中國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qū)的著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部分專家作了會議報告。
11月4日上午,第一屆能源材料國際會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第三國際會議廳如期開幕。出席本次大會開幕式的有:中國工程院名譽主席、CSM理事長、大會名譽主席徐匡迪院士,美國TMS現(xiàn)任主席、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Hani Henein教授,CSM理事長、北京交通大學(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翁宇慶院士,CSM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沛,中國鋼鐵研究總院(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劉正東教授,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劉興博教授,北京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謝錫善教授,大會秘書長、CSM材料科學分會秘書長、北京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尚成嘉教授,大會副秘書長、CSM宋青等。徐匡迪院士和Hani Henien教授分別致開幕詞,大會由HaniHenien教授和趙沛秘書長主持。翁宇慶院士,TMS前任主席、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Diran APELIAN教授,意大利材料研究院(Centro Sviluppo Materiali)Augusto DIGIANFRANCESCO教授,中國石油管材技術研究院(CNPC Tubular Goods Research Institute)副院長霍春勇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S.UKAI教授等分別作了大會邀請報告。
本次大會報告分為3部分:大會邀請報告、分會邀請報告、分會報告。會議總共交流討論了220余篇論文,共分5個主題,分別為:煤基能源系統(tǒng)用材料、燃氣輪機系統(tǒng)用材料、核能系統(tǒng)用材料、油氣系統(tǒng)用材料、壓力容器系統(tǒng)用材料。報告內容幾乎涵蓋了與能源系統(tǒng)相關用材的各個方面。此次會議云集了國內外能源材料領域眾多知名專家與學者,與會代表積極探討交流,學術氛圍異常和諧、濃厚。
會議開幕式上,徐匡迪院士和Hani Henein教授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徐匡迪院士指出,隨著中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材料的學術和科技與國際之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CSM和TMS的合作由來已久,徐匡迪院士建議充分利用這次會議,深刻交流國際能源材料的進展和見解,以促進全球能源材料行業(yè)的發(fā)展。Hani Henein教授首先講述了能源材料的重要性,指出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在2035年將增長33%。以加拿大為例,未來10年將投資6 750億加元到自然能源項目。隨后,他從會議、期刊、學會機構設置和志愿者行動4個方面闡述了TMS在能源材料方面發(fā)揮的作用以及新近開展的活動,并指出能源很重要,能源材料更重要,先進能源材料是應對能源和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的解決方案。
本次會議期間,各個分會場的討論交流異常熱烈,針對每場報告內容,與會代表都積極探討,收獲頗豐,均認為這是一場具有較高水準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刊通訊員就本次能源材料國際會議召開的背景和意義有幸采訪到了翁宇慶院士、Hani Henein教授和劉興博教授。
本刊通訊員:您好,翁院士!您能就中國能源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和國際能源材料的發(fā)展狀況做一個比較嗎?
翁宇慶院士:中國能源材料正處在一個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以火電700℃超臨界機組為例,比較全球4個主要研究區(qū)域: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目前就研究現(xiàn)狀來看,中國處于領先位置,有把握明年就可以建立機組。包括核能用材,中國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目前研究成果看來,建成后的能源系統(tǒng),可以為國家減少2億多噸的煤炭資源,有利于治理目前霧霾污染。
本刊通訊員:您好,Hani Henein教授!此系列會議的第一屆就選擇與CSM聯(lián)合承辦,是如何促成的呢?您覺得和世界其他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材料科學與工程的研發(fā)水平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Hani Henein教授:TMS和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及學術協(xié)會一直以來有很多交流和合作,與CSM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聯(lián)系和交流,共同討論最新的研究方向及關鍵的研究課題,一起組織了很多次學術研討會。能源材料是TMS和CSM都感興趣的重要研究方向,這是此次會議召開的主要契機?;谙嗷サ慕涣骱吞接懀覀儍蓚€學會已經達成一致,將于明年8月份舉辦關于材料計算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近些年,中國材料研究取得的進展令人贊嘆,材料領域的科研人員隊伍很壯大,取得了很多創(chuàng)新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祝賀中國和中國優(yōu)秀的研究人員。
2013年,中國已成為《華盛頓協(xié)議》預備會員,工程教育質量和培養(yǎng)體系已得到國際認可,拿到了中國工程類學生走向世界需要的國際互認質量標準的“通行證”。TMS是服務于美國工程技術鑒認協(xié)會(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和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xié)會(National Council of Examiners for Engineering and Surveying,NCEES)的專業(yè)學術團體,TMS負責對各高校已申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專業(yè)課程設置、專業(yè)考試等進行指導和考核。CSM現(xiàn)在也要開展相關領域的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工作,希望學習TMS的經驗和方法,對此,TMS非常樂意也有義務提供幫助
本刊通訊員:您好,劉興博教授!美國MGI計劃進展順利,收效很大,您覺得最為關鍵是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做的比較成功?
劉興博教授:MGI一開始就定位為美國“先進制造業(yè)伙伴關系”(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AMP)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明確的一個目標是:為生產服務、促進美國制造業(yè)復興。MGI的項目選題、模型建立都是與生產直接相關的,要直接指導材料工程化應用。中國版“材料基因組計劃”同樣起步很快,政府部署、投資已陸續(xù)展開,祝賀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成立,為國內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中心的規(guī)劃、實施提供了思路和經驗。
作為第一屆能源材料國際會議,會議選址在中國西安,這不僅體現(xiàn)出我國近年來科技不斷發(fā)展,學術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同時也體現(xiàn)出我國經濟的蒸蒸日上以及國際地位的不斷攀升。作為一次國際性能源材料盛會,相信通過這次會議,必將推動我國能源材料的發(fā)展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加強我國能源材料領域與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同時也為推動國際能源材料研究做出強有力的貢獻。
(本刊通訊員 蓋少飛 惠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