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作為一衣帶水的近鄰,中日兩國之間官方和民間的交往自古以來一直沒有中斷,古代日本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得以發(fā)展自己的國家,中國古代貨幣作為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載體,其影響力在日本歷史的各個發(fā)展階段都有不同的體現(xiàn)。
《日本書紀》記載,天武天皇十二年 (683)頒布詔書,要求 “自今以后,必用銅錢”。這是見于文獻的日本官方要求使用銅錢的最早記載。在此之前,社會上應該早已開始使用錢幣,只是大部分人仍習慣于物物交易,錢幣還未被普遍接受,故有此強制性的要求。日本最初流通使用的錢幣,應該是遣唐使帶回的開元通寶等唐朝錢幣。元明天皇慶云五年(708)正月,武藏佚父鄉(xiāng)首次發(fā)現(xiàn)銅礦,獻銅于朝廷,元明天皇大喜,遂改元 “和銅”①,“二月始置鑄錢司”仿唐開元通寶錢形制,“令近江國鑄銅錢,八月行銅錢”。日本終于在“用錢令”頒布25年后的708年 (元明天皇和銅元年),正式在奈良仿照唐開元通寶錢鑄造“和同開珍”錢。這是見于文獻記載的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鑄貨幣,有銅質、銀質兩種。另外發(fā)現(xiàn)有一種 “富本”錢,一般認為早于和同開珍錢,但文獻中不見記載,可能是試鑄錢。
奈良初期,日本經濟仍停滯在自然經濟階段,對于貨幣的使用,社會上尚未普及。為了鼓勵用錢,曾于和同四年 (712)頒布 “蓄錢敘位法”②。在獎勵用錢的同時,也積極鼓鑄錢幣,從元明天皇和銅元年 (708),到村上天皇天德二年 (958)的二百五十年間,先后鑄造了萬年通寶 (757)、神功開寶 (765)、隆平永寶(796)、富壽神寶 (818)、永和昌寶 (835)、長年大寶(848)、饒益神寶 (859)、貞觀永寶 (870)、寬平大寶(890)、延喜通寶 (907)、乾元大寶 (958)等十一種貨幣,與和同開珍錢一起,統(tǒng)稱為 “皇朝十二錢”。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自鑄貨幣。
和同開珍
因銅源不足,每鑄新錢,以一枚當舊錢十枚,而新錢的分量反而有減輕的趨勢?;食X中,只有萬年通寶、神功開寶和隆平永寶初鑄時較厚重,在一錢以上;永和昌寶以后諸錢均輕小無比,延喜通寶和乾元大寶有時甚至用鉛鑄造。因此,自奈良朝以來,日本政府雖曾多次鑄錢,終因減重且粗制濫造,民間皆不愿用。至平安朝時,因與宋朝貿易頻繁,宋錢開始大量流入日本。宋錢制作精美,信用卓著,日本民間皆非宋錢不用,遂使宋錢通行日本全國。日本政府雖一再頒發(fā)禁令,終歸無效,只得承認宋錢流通合法③,并從村上天皇以后,停止鑄錢,完全聽任宋錢以及后來的明朝錢幣自由流通。自此,中國貨幣在日本通行約有六百年之久。
由于日本民間渴望宋錢,所以南宋中葉以后,日商入宋貿易者甚多?!百寥嗣蚌L波之險,舳艫相銜,以其貨物來售?!雹芷淠康木褪菫榱藫Q取宋錢。日本各地考古發(fā)掘出土錢幣中百分之八十多為宋錢,且數(shù)量多達四十余萬枚,即是證明。⑤
元初,忽必烈曾兩次遠征日本,致使終元之世兩國政治關系始終處于敵對狀態(tài),但貿易關系卻從未間斷。日商來華貿易的目的就是為了換取中國貨幣,除 “以其貨物來售”外,有時也直接攜帶黃金來換取銅錢。如 《元史》記載:“至元十四年 (1277)日本遣商人持金來易銅錢,許之?!雹奘兰o末,足利將軍統(tǒng)治時期,日本曾仿照元鈔使用過紙幣,1319年 (延祐六年)停發(fā),據(jù)說一部分曾流通到十五世紀⑦。
明朝初年,日本使用中國錢幣已有二三百年歷史,社會上已普遍接受并信用中國錢幣。在室町幕府與明朝的貿易中,銅錢成為必求之物。如第四次遣明使所攜國書云:“書籍、銅錢仰之上國,其來久矣。……永樂年間多給銅錢,近無此舉,故公庫索然。何以利民,欽請周急?!钡诹吻裁魇顾鶖y國書亦云:“抑敝邑久成焚蕩之余,銅幣掃地而盡,官庫空虛,何以利民,今差使者入朝,所求在此耳?!雹?/p>
日本從明朝輸入的錢幣中,以洪武通寶和永樂通寶為最多,宣德通寶錢次之。宣德以前,明政府推行寶鈔,禁止銅錢流通,府庫積存大量銅錢,常來用作對外賞賜和支付。宣德十年 (1435)以后,兼行錢鈔,對外賞賜很少再用銅錢。日商通過貿易所取得的銅錢也多是唐宋舊錢或是民間私鑄錢,而非官鑄制錢?!拔┯弥袊佩X。每錢一文,價銀四厘。向者福建龍溪地方私自鑄錢市之,彼重中國之錢,不計龍溪之偽?!雹?/p>
據(jù)日本文獻記載,室町時期日本從明朝大量輸入錢幣,除 “古錢”外,還有 “渡唐錢”、“渡來錢”和 “京錢”等稱謂。所謂 “古錢”是指唐錢和宋錢;“渡唐錢”是指輸入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和弘治通寶等明朝錢幣,與 “古錢”一起又被泛稱為 “渡來錢”,以宋錢為最多,唐錢、明錢次之;“京錢”是指日人仿鑄的明朝錢幣及宋錢,因明錢供不應求,遂有仿冒私鑄。長崎為幕府指定的對外貿易港口,故又稱 “長崎貿易錢”。時人所記 “由琉球、高麗以得中國之錢為樣,本國照樣鑄之?!雹饩褪侵阜妈T明錢。
自宋朝開始,日本每年通過賞賜、貿易以及走私等方式從中國輸入大量錢幣供國內流通使用,這種現(xiàn)象延續(xù)六百多年直到明朝萬歷后期始告結束。這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明朝隆慶年間開放海上貿易后,已開辟東亞航線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國先后成為中、日的貿易對象國。因與歐洲市場相聯(lián)系,中日間主要的貿易商品及價格開始發(fā)生變化。日本從中國輸入的最主要商品已由銅錢變?yōu)榱私z綢、瓷器以及中藥[11]。當時日本正值江戶初期,社會上層普遍追求奢華,中國絲綢在日本貴族中大受歡迎,售價極高。海商走私銅錢的獲利率遠不如販賣絲綢等商品,販運銅錢的行業(yè)漸被中日海商所放棄,銅錢外流亦趨低落。
另一方面,日本早在元末就因依靠輸入中國銅錢供國內流通而被認為有損國體。后醍醐天皇曾于1334年 (日本建武元年、元朝元統(tǒng)二年)籌劃自鑄銅錢,事雖未成,但反映了日本統(tǒng)治層中已有擺脫依靠中國銅錢流通的意向。宣德以后,明政府采取限制銅錢外流政策。隆慶以降,日本從中國輸入的銅錢更因海上貿易形勢的變化而不斷減縮,遂促使日本上層決定自鑄銅錢以取代對中國錢幣的依賴。這一主張在豐臣秀吉于萬歷二十年 (1592)因侵朝而與明朝爆發(fā)戰(zhàn)爭后變得更為緊迫。豐臣秀吉遂于1596年 (日本后陽成天皇慶長元年、明萬歷二十四年)決定自鑄貨幣,并主持鑄造了慶長通寶錢,開啟了日本繼唐朝之后的第二次自鑄銅錢的歷史。此后,日本便不再從中國輸入錢幣了。慶長十三年 (1608)幕府下令禁止使用永樂通寶等明朝錢幣。
慶長通寶
寬永通寶
寬永通寶 (水波紋)
日本第二次自鑄貨幣從1596年開始,到1871年結束,相當于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至清穆宗同治十年,歷經275年,大致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
前期,自慶長元年 (1596)至光格天皇天明三年 (1783),相當于明萬歷二十四年到清乾隆四十八年,歷時187年。所鑄錢幣有豐臣秀吉于慶長元年 (1596)首鑄的慶長通寶錢 (慶長十一年德川家康于關東復鑄慶長通寶)、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 (1619)鑄元和通寶錢、后水尾天皇寬永二年 (1625)德川家康鑄寬永通寶錢、東山天皇寶永五年 (1708)改鑄寶永通寶錢。其中,寬永通寶錢各代天皇均鑄,背文有紀地、紀年、記數(shù)之分,亦有不少背鑄各種水波紋或其它圖形,品類繁雜,計有千余種,是日本古代貨幣中使用時間最長、數(shù)量最大、版別最為復雜的貨幣。
后期,自日本光格天皇天明四年 (1784)鑄仙臺通寶錢開始,到明治天皇四年 (1871)實行幣制改革為止。相當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到同治十年,歷時87年。所鑄錢幣有仙臺通寶錢,仁孝天皇天保六年 (1835)鑄天保通寶錢與萬年通寶錢;孝明天皇安政四年 (1857)鑄箱館通寶;孝明天皇文久元年 (1861)鑄琉球通寶、文久二年 (1862)鑄筑前通寶、文久三年 (1863)鑄文久永寶,慶應三年 (1867)鑄盛岡銅山錢。
這一時期,除德川幕府鑄造的錢幣外,一些地方藩主也鑄有地方性的貨幣,如:仙臺通寶、細倉當百、銅山至寶、秋田鐔錢、盛岡銅山、筑前通寶、土佐通寶、琉球通寶、文久貨泉等都屬于地方性貨幣。
明治維新后,日本政府實行幣制改革,明治四年 (1871)使用同治七年 (1868)從香港購入的鑄幣機器鑄造了圓形無孔的金、銀、銅三種西式近代機制幣。自此,日本沿用了一千多年,源自中國的東方傳統(tǒng)手工鑄幣技術,被新從歐洲引入的西方近代機器鑄幣技術取代。但是,直至今日,日本的機制硬幣中,有的中間仍保留有一圓孔,這應當是沿襲了一千多年的東方錢幣文化所遺留的痕跡。
從和銅元年 (708)設鑄錢司,鑄造最早的錢幣和同開診開始,到明治四年 (1871)鑄造近代機制幣為止,日本古代鑄造使用貨幣的歷史約有一千二百年,無論是完全流通使用中國錢幣階段,還是兩次自鑄貨幣階段,日本古代的錢幣文化深受中國影響,亦屬于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錢幣文化體系。具體表現(xiàn)在:
首先,日本最初是受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錢幣,后來自鑄錢幣也完全是以中國錢幣為模本。唐朝時日本第一次自鑄的和同開珍等錢幣,無論形制、文字、輪廓布局以及輕重大小,都是仿照唐開元通寶錢鑄造的。明朝萬歷年間第二次自鑄貨幣時,還是全盤模仿中國,所不同的僅僅是將唐朝的開元通寶錢換為明朝的永樂通寶錢而已。直至十八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在錢幣文化上,仍然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錢幣文化。
其次,在日本古代使用圓形方孔錢一千二百年的歷史中,有一半時間日本自己并不鑄錢,而是依靠從中國輸入的宋朝及明朝的錢幣,這在日本有關錢幣的出土發(fā)掘報告中得到了證明。日本學者根據(jù)對馬等48個地方所出土古錢幣的統(tǒng)計分析,除了無法辨別的不計外,在總數(shù)554714枚出土古錢幣中,中國錢幣為553802枚,占百分之99.8%,其中宋錢占82.4%,唐錢占8.5%,明錢占7.3%[12]。日本古代對中國錢幣的依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這種完全依賴輸入他國貨幣的情況,在世界各國中也殊為少見。
此外,日本鑄造的貨幣,除形制上采用圓形方孔式樣、技術上使用范鑄或澆鑄技術、文字上統(tǒng)一使用漢字外,還在很多其他方面深受中國錢幣文化的影響。如:
鑄造年號錢。第一次自鑄 (奈良時期至平安早期)的 “皇朝十二錢”中的和同開珍、貞觀永寶、寬平大寶、延喜通寶;第二次自鑄 (德川幕府時期)的幾乎全部錢幣如慶長通寶、元和通寶、寬永通寶、寶永通寶、天保通寶等都是年號錢。除使用日本年號外,也使用中國年號,如乾元大寶使用的就是唐肅宗的年號。
鑄造鉛錢、鐵錢及各式花錢。日本古代除銅錢外,也同中國一樣,另外鑄造有鉛錢(延喜通寶和乾元大寶鑄有鉛錢)、鐵錢 (寬永通寶和仙臺通寶鑄有鐵錢)。除行用錢外,也鑄有各式花錢,如十福通寶、南部七福神錢、富士山淺間神社鑄的淺間錢以及南部大迫錢座的開爐錢等,但數(shù)量都很少。
使用紙幣。除金屬鑄幣外,日本在十三世紀末足利將軍統(tǒng)治時期,也曾仿照元鈔使用過紙幣,1319年停發(fā),據(jù)說一部分曾流通到十五世紀。
日本的錢幣文化在模仿中國錢幣文化的前提下,也有所突破,到十八世紀末形成了日本錢幣文化特有的一些風格。如:
名稱上,除通寶、元寶之外,另外新創(chuàng)有:開珍、開寶、永寶、神寶、昌寶、大寶等名稱。除和同開珍外,其余全部都用 “寶”字稱呼錢幣,而和同開珍錢的 “珍”字,也是源自真筆 “寳”字的中間部分,這明顯都是受唐開元通寶錢的影響。而盛岡銅山、細倉當百、秋田鐔錢、文久貨泉、百祿永昌、永十等錢幣則不稱寶。
形制上,日本第二次自鑄貨幣的后期,即從光格天皇天明四年 (1784)鑄造仙臺通寶錢開始,所鑄各種銅錢除盛岡銅錢外,雖然仍遵行寶文錢制,使用漢字,并保留方孔錢式樣。但是,錢幣的外形、孔式等形制、背文或圖紋以及面背的布局等組成錢幣文化之要素,與此前所鑄錢幣相比開始出現(xiàn)若干變化,表現(xiàn)出特有的日本錢幣文化的特點。如:一是方形方孔式錢,如仙臺通寶、細倉當百,又被稱為 “角錢”;二是圓形圓孔式錢,如箱館通寶、富士旗錢等,當今日本貨幣中,仍保留有圓形圓孔這一式樣;三是方形圓孔式錢,如銅山至寶 (有當五、當十兩種);四是圓形無孔式錢,如秋田波錢,像西方的打制幣,中間無孔,一面鑄水波紋,另一面鑄一 “秋”字;五是橢圓形方孔式錢,如天保通寶、盛岡銅山、筑前通寶、土佐通寶、琉球通寶等錢都是橢圓形 (又稱龜形),中間為方孔,另有中間為長方形穿孔,如秋田鐔錢、秋田鍔錢。
上述五種式樣中,以第五種橢圓形方孔式錢最能代表日本錢幣的特點,數(shù)量也最多,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都是當百錢;正面文字分布為穿孔上、下各兩字,與傳統(tǒng)的分列穿孔上、下、左、右的風格迥異;背面則鑄紀值文字。
也有同一名稱的錢幣同時鑄有兩種不同的式樣,或是同一名稱的錢幣書寫為不同字體。如:琉球通寶、天保通寶就鑄有傳統(tǒng)的圓形方孔式樣和橢圓形方孔式樣兩種;文久永寶錢文則分別書寫為 “文久永寶”、“攵久永寶”和 “攵久永寶”三種書體,日本錢幣界分別稱為真文、草文、玉寶。這都可堪稱為日本式對錢。
注釋:
① “和同”一詞出自 《國語·周語》:“財用不發(fā),民以和同”。
② “蓄錢敘位法”詔曰:“夫錢之為用,所以通財貨易有無也。當今百姓,尚迷習俗,未解其理,僅須買賣,猶無蓄錢者。隨其多少,節(jié)級授位?!?/p>
③ 高倉天皇時 (1169-1180)明法博士藤原基廣曾慨然曰:“近時民間恣買用宋國錢貨,雖事異于私鑄,理當停止,而今議者不禁其行用,甚無謂也?!?/p>
④ 《開慶四明志》卷八,轉引自 《中國貨幣史》。
⑤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362頁、425頁、478頁。
⑥ 《元史》卷208《日本傳》。
⑦ 日本使用紙幣的事,見草間直方輯錄 《三貨圖錄》附錄卷之三 《寶鈔為替德政》古文書之部。
⑧ 轉引自朱云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358頁。
⑨ 引自彭信威著 《中國貨幣史》,506頁,注49《日本一鑒·銅錢》條之注?!度惚瓶肌犯戒?《日本風土記》卷一 《倭好》條目記載 “古文錢,倭不自鑄,但用中國古錢而已,每一千文價銀四兩,若福建私新錢,每千價銀一兩二錢,惟不用永樂、開元二種。”轉引自 [日]松浦章著 《清代帆船與中日文化交流》,張新藝譯,35頁,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年1月。
⑩ [明]李言恭 郝杰著 《日本考》卷之二 “貿易”。
[11]徐光啟:《徐文定公集》見 《明經世文編》卷491,“彼中百貨,取資于我。最多無若絲,次則瓷;最急者無如藥。通國所用,展轉灌輸,不厭多也”。
[12]彭信威:《中國貨幣史》,478頁,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