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之藩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每星期有作文課。語文老師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語外,還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當堂點名發(fā)還。我本來就喜歡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發(fā)還時,名字常在前幾名之中。
一次作文,寫完后自己很得意。當時覺得下星期發(fā)還時,我一定是在前幾名之中。沒有想到,不僅前幾名沒有我,甚至中間也沒有,而是排在最后一個。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課,去問語文老師。老師說:“這不像你這個小學生寫的,一定是抄自什么雜志上的?!蔽殷@訝得不得了。我說:“確實是我寫的?!崩蠋熣f:“你不可能寫這么好。你是抄的。你如果說你不是抄的,就拿出證明來!”我無從反抗,委屈地哭了一場。
小時候的多少事情,現(xiàn)在幾乎都忘了,唯獨那次所受的委屈,總是記得清請楚楚。
事情竟然無獨有偶,我在大學三年級時,又出現(xiàn)了一次類似的事。那是考交流電路的課,有一道關(guān)于最低還是最高功率的問題,教授所講過的是用微積分求最值的方法。我在考試時嫌那個方法麻煩,竟異想天開用幾何方法作圓,利用切線的關(guān)系,找出答案來。那一次考試,我又是很得意,卻沒有想到這一題竟然得了零分:教授說我不會微積分,而這個幾何方法一定是從別處抄來的。于是我在小學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時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國當了教授,又遇到一次類似的事,不過我扮演的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的角色。
有一個美國學生提交一篇學期論文,我翻來覆去地看他這篇論文,發(fā)現(xiàn)不僅風格清新,而且新意滿紙,令人不能相信是一個大學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懷疑他是從什么地方抄來的。問題就這么極端:如果是抄來的,只有給不及格;如果不是抄來的,那就太好了。我到圖書館查了兩天最新的期刊,看看有無類似的東西卻不得要領(lǐng)。于是請教一位同事,問他該怎么辦。
我這位同事對我提出的問題,倒顯得有些驚異。他說:“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學生是抄來的,你就不能說他是抄來的。你的學生并沒有義務(wù)去證明他不是抄來的,這是羅馬法的精神……我覺得這是常識,你卻覺得這是個問題,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虧同事提醒,否則,那種委屈又會再版。
聽了這一番教訓后,我倒沒什么慚愧的感覺,而是想起中國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須有與想當然的故事。
(選自《世界中學生文摘》,有刪改)
讀后一品
有時,老師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沒有相信學生,就像文中所說的那樣“想當然”地指責學生,讓學生的優(yōu)點變成了讓人斥責和批評的錯誤。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學生委屈,也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思有所悟
1.本文主要寫了哪三件事情?
2.本文圍繞中心選取了三件“類似的事”作為材料,這三個材料的“類似”點是:
3.在第二件事中,“于是我在小學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這里,“再版”一詞的意思是:
4.在第三件事中,當了教授的“我”對學生作業(yè)(論文)的處理是很慎重的,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5.在看待學生作業(yè)的問題上,國外那位同事是從什么高度來談?wù)摰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