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賀國
我曾見過樣一個畫面:三個孩子在公園撲蝴蝶,看蜜蜂,同時觀察到一個問題:為什么蜜蜂飛過來會發(fā)出嗡嗡的響聲,而蝴蝶飛起來卻悄然無聲呢?于是,三個孩子都去問各自的父親,第一個孩子的父親說:“你管那么多干嗎?你只要學習管好就行了!”第二個父親告訴孩子:“這是因為蜜蜂的翅膀比蝴蝶的翅膀扇動得快,所以你才會聽到嗡嗡的聲音?!钡谌齻€孩子的父親沒有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他從包里拿出一張紙,先慢慢地抖動,就沒發(fā)出聲音。然后,他加快了抖動速度,紙張發(fā)出了嘩啦嘩啦的響聲。孩子看完之后,低頭思索了一會兒,并自己動手抖了一遍紙片,然后興奮地跳了起來,他將答案告訴了父親。
這就是三類家長對孩子們同樣問題的不同解答方式,姑且將他們稱之為權威型家長、支持型家長和啟發(fā)型家長。
在權威型家長的眼中,無疑是以孩子的締造者和擁有者自居的,他們或許在物質條件上對孩子有求必應,但在精神支持方面,卻從不懂得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當做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人來看待,總是不顧孩子的感受替他安排好一切。今天,很多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讓孩子做與學習無關的任何事情。甚至當孩子想做點家務時,父母也說:“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別的你都不用管!”如果父母長期以這樣簡單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的問題,就會熄滅孩子純真的思維火花。對于孩子任何奇怪的想法,父母都不應該用固有的觀念去打壓,要讓孩子的心靈在想象的空間自由飛翔。
支持型家長占據大多數地位,他們的典型特征就是自以為很愛孩子,很懂孩子的需求,也會想辦法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他們或許還會運用網絡以尋求技術支持,來完成孩子的提問。從這一角度來看,這種支持型家長其實已經很不一般了,至少,他們會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哪怕暫時不能夠以孩子的童眼童心去觀察這個世界,不能從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但就尊重孩子這一點上,他們無疑完成得非常出色。對每一位父母來說,孩子都是最應該珍視的財富,在他什么也不懂的時候,父母教給他做人的道理,當他面對困境的時候,父母的諄諄教誨能幫他渡過難關。而這一切,都是以平等地對待孩子,平等與孩子交流為基礎的。但這一類父母對孩子還只停留在支持階段,沒有進一步地打開孩子的思維。
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每個人在他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跡滿懷好奇和敬畏。啟發(fā)型家長能激勵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他們的孩子會在這樣的啟發(fā)型教育中脫穎而出,成為某一領域的杰出人才。心理學的某個流派認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毋庸置疑,啟發(fā)型家長能從根本上達成孩子被賞識的渴望,讓孩子自己也賞識自己,悅納自己,從而更加積極向上。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專制造就懦弱,溺愛培植驕橫,放任會促成孩子的孤獨與冷漠。成為什么類型的家長,選擇權其實就在我們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