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
陳衡哲,雖然今天已經鮮為人知,但是在一百年前的1914年夏天,她卻以全國第二的成績,成為首批九名清華留美女生中的一員。1920年學成回國,被北大校長蔡元培聘任,成為現代中國第一位大學女教授。
在民國,陳衡哲是個幸運的孩子,因為她出生在一個知書達禮又家道中等的人家,父親飽讀詩書,母親是一個富有才華的女畫家。孩童時期,為了女兒能擁有最好的前途,父母親決定,家里不設私塾,不請教書先生,夫婦倆隨機輪流做女兒的啟蒙教師。
跟著母親學識字
從小,陳衡哲不是立志要穿比別人漂亮的衣服,而是希望比別人聰明、在學業(yè)上有前途。所以當父母有一天問孩子們誰要先學認字時,小衡哲就站出來大聲說:“我想先學?!?/p>
母親先在幾張一寸見方的紅紙上寫上幾個漢字,上課的時候,把那些紅紙在桌子上一字排開。開始每課教四個漢字,以后漢字的數量逐漸增加,直到每次教二十個漢字。
春節(jié)之后,母親臥室門邊的方桌上,一溜排開放著四張紅紙。虛歲四歲的小衡哲坐著太矮,就跪在桌子邊上的凳子上,很認真地讀起那四個漢字來,心里為自己是三個姐妹中第一個認字的孩子而感到驕傲??墒?,在天井里玩耍的姐姐和妹妹,她們的笑聲和叫聲,很快就吸引住了小衡哲,分散了她學習的注意力。驕傲越來越少,嫉妒越來越多。她更想和姐姐和妹妹一起在天井里玩耍。在她學習“火”字,跟著媽媽重復讀“huo”的讀音時,由哭腔到顫抖的聲音,最終變成大聲哭嚎。
母親趕緊把她抱下凳子,放出房間,安慰女兒說:“算了,算了,我知道你認字還太小呢!”直到兩年后,母親才重新開始教她認漢字。
跟著父親學讀書
因為陳衡哲的早慧,父親決定,妻子教另外兩個女孩子,自己單獨教陳衡哲。
父親沒教她容易背誦的《四書》、《五經》,而是先教《爾雅》這本同義詞字典,比如,“開始”這個詞有十二個同義詞,而有的詞有二十四個同義詞。在父親的嚴厲教授下,陳衡哲就得整天背誦、大聲朗讀這些極其難懂的古典學問知識。而她的姐姐妹妹卻可以在母親的指導下吟誦像仙樂一樣的《詩經》、《唐詩》、《宋詞》。只有在父親不在的時候,母親才會讓她也背誦唐詩宋詞。
父親教陳衡哲的第二本書,是他所記錄的兩千多個中國各地地名。第三本書是父親的歷史筆記,包括中國歷史君主的稱號和統(tǒng)治年代。父親認為這兩本書是地理和歷史的基礎,自己的女兒將來要想在知識界取得一定的地位,這兩本書的教育至為關鍵。
而這第四本書,是舅舅莊蘊寬選擇推薦的八大本的《黃帝內經》,因為舅舅和父母認定陳衡哲將來要是當醫(yī)生的話,最好的醫(yī)生就是儒醫(yī)?!饵S帝內經》精深、枯燥、無味,好在陳衡哲因為背誦過了父親的地理和歷史筆記,學起《黃帝內經》也就如履平地。這八大本《黃帝內經》,陳衡哲直到十三歲才讀完。
學寫白話書信
七歲那年,陳衡哲的母親病了,父親又要去京城趕考。父親離開家時特別不放心,心疼妻子,就給妻子推薦了醫(yī)生,并一再囑咐妻子趕快去看醫(yī)生。父親走后很想知道妻子是否按自己的囑咐那樣去看醫(yī)生,病治好了沒有,他的每一封家書都訴說著無限的關切。
為了讓父親放心去趕考,母親就教小衡哲給京城的父親寫信。但是母親只教會她文言寫信的格式,卻沒空教她怎么把不同的內容變成文言的固定格式。就這樣,陳衡哲便在每封信的開始和結束時用固定格式,中間部分由自己發(fā)揮創(chuàng)造寫內容。
這封開頭結尾用傳統(tǒng)文體和禮節(jié),中間部分用家鄉(xiāng)話,其中還夾雜了很多小衡哲自己獨創(chuàng)的白話方言詞匯的信,母親看了很高興。她讓陳衡哲一字不改地把信寄給父親,母親認為女兒的這封信充滿了真情,父親看了肯定會喜歡。
當陳衡哲人生中的第一封信寄到北京時,父親和大伯覺得這封信特別新穎有趣,內容中的白話語言很有創(chuàng)造性。父親像母親一樣鼓勵自己的女兒,一定要多寫信。
在白話文運動的倡導者胡適的美國留學生中,陳衡哲是唯一支持和同情老師胡適用白話文取代文言的人,原因正是陳衡哲對白話文的喜愛。這位民國時期典型的“才女賢妻良母”結婚生子后,也像父母一樣親自做孩子的啟蒙老師,教孩子們識字、讀書、用白話文寫信。孩子們在國外留學期間,也一直用寫信的方式,保持與父母的感情溝通和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