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zhàn)與未來B廳
展廳位于四層東側,包括“基因·生命”、“海洋開發(fā)”、“太空探索”、“走向未來”四個展區(qū)。
“基因·生命”展區(qū)
展示克隆技術、轉基因工程、基因制藥、基因診療等基因工程的創(chuàng)新科技成果及其影響,引導觀眾對基因技術的關注與思考。
主要展項:
我來克隆多莉羊
展示了克隆羊技術的實施過程及相關原理。對如何從一個細胞得到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羊,克隆羊的遺傳特征來自哪只母羊等問題形象地進行了闡述。
克隆——復制生命的技術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譯,是利用生物技術通過無性生殖的方式,產生和原來個體基因組織完全相同的生命體。
1952年,科學家們最早用克隆技術“復制”了蝌蚪。
有些植物天生就有克隆的功能,比如番薯、馬鈴薯、玫瑰等植物,插枝就能夠進行繁殖。
餐桌革命
以農田和超市場景為背景,通過游戲的方式,讓觀眾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轉基因食品以及轉基因食品的特點。
病毒入侵
觀眾可以從智能魔方獲得病毒信息,還能看到病毒入侵宿主的過程及其產生的后果,從而獲得六種病毒的相關知識。
轉基因食品
所謂轉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屬性,使得改造后的生物向著需要的方向轉變。以轉基因生物為直接食品或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我們能看見病毒嗎?
病毒有多大?我們用肉眼肯定看不到,要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呢。人們很早就記錄下病毒的危害,如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紀就有天花的記錄。但發(fā)現(xiàn)和鑒定病毒是19世紀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