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報道,隴窮村曾經(jīng)是廣西田東縣最窮的瑤族村,全村人均耕地一度不足0.3畝。不過,自2008年10月時任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下鄉(xiāng)調研之后,一切就起了變化,隴窮村的生活逐漸與“窮”字越離越遠。鳥瞰全村,竹板茅草房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兩層高的磚瓦房。
34歲的廣西瑤族人韋新設曾經(jīng)在東莞打過三年工,他向記者講述村莊這幾年的建設與變化。交談中,讓人印象最深的不是窮村如何脫貧的過程,而是察覺到“農民工二代”,又或“窮二代”的維權意識確實抬頭了。他們的組織與動員能力很強,會自發(fā)性地帶頭號召集體改變生活現(xiàn)狀,不愿像父輩那樣聽任命運擺布。
韋新設說, 他一家住在山坡上,村內造路工程遺忘了山坡上的村民,每次收割玉米都必須靠人力搬運,辛苦又費時。于是,韋新設召集左鄰右舍七戶人家一起出錢開路。“每戶出2000 元,我們湊合開了那條路,現(xiàn)在很方便了”,韋新設不滿足于此,還計劃再過兩年又集合大伙兒的力量,一起把沙石路提升為水泥路,無須被動地等待官方施予恩惠。
和韋新設一樣,不少年輕村民都很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也希望能為農村的發(fā)展盡一份力。有的建議,村里的大池塘應該改造成大廣場;有的提出,農村學校的設施必須改善;有的說,要將通往村子的水泥路承包建好。有村民還不避忌地告訴記者:“你寫貪官就可以了,他們是阻礙農村發(fā)展的根源?!?/p>
摘自《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