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 鳳
自直面新媒體帶來的挑戰(zhàn)以來,紙媒從來沒有停止過視覺化變革的腳步。從紙媒進入讀圖時代;再升級到向新媒體靠攏、逐步接近甚至“討好”人們的閱讀習慣。
一張報紙給人留下最直觀印象的就是版式外觀。只有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版面,才能在人們匆忙閱覽時吸引眼球,留有印象。這是后消費時代紙媒競爭的殘酷現(xiàn)實,也是紙媒視覺化變革的時代背景。
在紙媒的黃金期,吸引人注意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濃眉大眼”,其突出代表就是《北京青年報》。當時,《北京青年報》倡導厚重標題,提倡“三步五秒效應”,即用突出搶眼的大新聞標題制作,在三步之外就讓讀者看清,五秒之內就讓讀者認出“這是北京青年報”,并決定是不是購買這份報紙。
而近年來,清秀型的報紙版式越來越受到行業(yè)內的追捧和市民的喜愛。以北京報業(yè)市場來說,《新京報》從2003年創(chuàng)刊起就選擇了清秀簡單的版式,字體磅數輕,圖表照片等都盡量少加框甚至不加框,稿件之間只以最簡單的細黑線加以區(qū)分,甚至索性用留白來區(qū)分稿件。
這不外乎幾個原因,一是從時效性上考慮,新媒體的沖擊力越來越大,即時性消息已經不再是紙媒的優(yōu)勢。等報紙頭條刊出時,人們早就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獲知了消息,這樣一來,再突出的標題也沒有了用武之地?,F(xiàn)在,人們買報紙通常不是想看“有什么信息”,而是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其背景、分析其脈絡、預測其發(fā)展。在這種形勢下,對紙媒深度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也帶來了版式的調整。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多家報紙打出改版牌。2010年,《浙江日報》改版。2011年,《北京日報》改版?!侗本┣嗄陥蟆芬苍谕荒陮⒃瓉淼拇趾跇祟}改成黑體,減少了對邊框、花線的使用,使得報紙整體感覺從厚重粗黑變成清秀宜人。
在提倡清秀化版式的今天,所有版面也都從“重裝修”變成了“輕裝修”。在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幾大元素會左右人們對版面視覺的感受——標題和正文的字體、字號,邊框或邊線,版面留白以及版面用色裝飾。
以《北京日報》為例,改版前后,主標題從濃重的黑體變成了筆畫略細的蘭亭黑,欄寬和字距也都有所調整,再加上加大版面留白,要求每篇稿件之間至少有三行的空間。這些措施,都使得原先看起來密密麻麻的版面顯得更加疏朗大氣。
在分割線的使用上,常用來區(qū)分稿件的1磅、1.5磅甚至2磅分割線全部停用,只使用最簡單的0.32磅細黑線。照片和圖表下部經常壓著的底圖陰影也全部停用。另外,對標題和正文字號也做出了改變。以改版前和改版后的版面相比,新的版面明顯清秀了很多。
而在裝飾方面,《北京日報》之前經常使用飽和度高達99的重色塊裝飾圖片,但現(xiàn)在這種裝飾元素已停用。版面盡量避免使用色塊來強調某個稿件或某張圖片,即使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也只用淺淺的底色。
近年來,根據新聞制作圖表已經成為紙媒視覺化變革中的重要一步。很多原本已經被人們熟知的新聞,正是因為圖表的表現(xiàn)力,才再度激發(fā)了人們去閱讀報紙的積極性。這種視覺化的表達效果,有人稱之為“新聞仿真圖”,或“新聞圖解”。這種插圖往往會取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有助于受眾更加直觀地了解新聞事實。
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越來越多的報紙開始熟練使用3D制圖,并加配詳盡的說明文。有時,一張制作完備的圖表完全可以抵得上一篇一兩千字的稿件。這種變化,既提升了紙媒的專業(yè)化水準,也使視覺化效果更上了一個臺階。
例如,2011年7月5日上午9時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扶梯發(fā)生設備溜梯故障,造成一名12歲少年身亡、3人重傷、27人輕傷。
如果說,關于版式和圖片的運用探討早已熱火朝天;那么,圖表、插圖的使用更是突出視覺元素的重要手段。在紙媒視覺化變革的今天,能用圖片反映的,就不用文字;能用圖表和插圖闡釋的,也會盡量選擇圖表和插圖。
圖2為一家紙媒為此次事故制作的圖解,可以看到,事故發(fā)生的整個過程及環(huán)境都通過一張圖片清晰地被展示出來。尤其在還原事發(fā)經過、模擬事發(fā)現(xiàn)場時,插圖的用場往往比新聞照片更加有效。
而在這張圖表上,甚至還延伸涵蓋了北京地鐵動物園站的標志、以及北京地鐵4號線的全程地圖。信息量更大,涵蓋更豐富。從新聞倫理上講,也避免了現(xiàn)場新聞照片血淋淋場面給讀者帶來的不適感。
對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紙媒來說,具備獨特的視覺形象,在受眾中樹立鮮明的目標感,是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手段。而這一衡量標準并不是由紙媒自身完成的,在人們使用新媒體越來越普及的今天,紙媒與新媒體之間的借鑒融合也成了大勢所趨。其最突出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報紙的視覺扁平化。
通俗地講,視覺的扁平化設計就是在視覺元素中除去之前常用的漸變、立體和陰影效果,完全以平面化的圖形來傳達設計信息。相比于擬物化設計,扁平化設計可以讓用戶更加注意信息的內容,視覺感受更簡潔,更直觀,更清晰。
如果對蘋果iOS6與iOS7兩個操作系統(tǒng)進行視覺化效果對比,可以看到,iOS6秉承的是蘋果一貫的擬物化風格——在充電的電池有清晰的立體感,滑動解鎖鍵有一種在下凹槽內設置一個凸起按鈕的視覺感受。而在iOS7上,這些全部被簡化成平面效果。短信的發(fā)送界面也是如此,iOS6的每個字母按鍵都有清晰的立體感,而這在iOS7中則全部遭到摒棄。因為,當新媒體越來越被廣泛的人群所接受,這種精雕細琢的做法不僅會降低效率,也喪失了必要性。
和2013年才剛剛走上扁平化道路的蘋果相比,看似傳統(tǒng)得多的紙媒反而在這條路上的探索腳步更早,更直接。
圖3分別節(jié)選了《北京日報》不同時期的一些見報圖片,依次順序為從左上至左下,由此可以看到圖表由繁至簡逐漸簡化的過程,那些純粹為了美觀或逼真效果而加入的設計元素被不斷刪減,扁平化特征日益明顯。
從圖中能夠清楚地看到,左上的第一張圖片使用于三年前,圖表保持著鮮明的擬物化風格,制作細致,細節(jié)勾勒逼真。不過,制作周期也非常長,制作這樣一張圖片至少需要三四個小時。但左下第一張圖片是近期使用的,則帶有很明顯的扁平化特征,構圖簡潔直觀,非常簡單,只需要十幾分鐘就能完成,但所有信息量同樣全部包含在內,并不影響傳播效果。
圖表風格的扁平化,是和報紙版式的清秀化一脈相承的。作為報紙版式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一個簡單大氣的版面上,卻放著一張元素繁瑣,制作復雜的圖表,就會形成風格沖突。
越來越多的紙媒開始追求扁平化視覺設計。紙媒們不約而同地聚焦于兩點:視覺的極簡主義,功能的最優(yōu)表達。用最簡單的界面達成最詳備的功能。
一直以來,國內許多紙媒都對版面設計寄予厚望,不少報紙每到一個時期都會考慮改版,從視覺上給讀者以全新的感受。不過,頻繁改版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做出一些視覺化設計上的調整,就能夠有效反映讀者需求,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