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原睿 馬耀宏 郭少華 左振京
(1.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2.南京天華化學工程有限公司;3.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螺旋輸送機作為輸送物料的設備,適宜輸送各種粉料、粒狀和小塊的物料,但不宜輸送易變質、粘性大和易結塊的大塊物料[1]。螺旋加料器具有結構簡單、橫截面尺寸小、密封性能好、便于中間進料/出料、操作安全方便及制造成本低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采礦、化工、建材、冶金、機械制造、輕紡織工業(yè)及糧食等行業(yè)。螺旋結構可按使用場合的不同分為實體螺旋、帶式螺旋和葉片螺旋。實體螺旋適宜輸送干燥、粒度小的顆?;蚍蹱钗锪希渎菥嗟扔谥睆降?.8倍;帶式螺旋適宜輸送塊狀物料或粘性中等物料,其螺距等于直徑;葉片螺旋適宜輸送粘性大和可壓縮性物料,其螺距等于直徑的1.2倍。
決定螺旋輸送機的工作性能、生產效率和使用壽命的主要零部件是螺旋軸。螺旋軸一般由空心軸管外焊螺旋葉片和管兩端裝配軸頭組成,軸頭部位由軸承支撐,中間懸空。螺旋軸主要受自身重力所產生的彎矩作用力、傳動端扭矩作用力和軸向作用力。螺旋軸每轉動一周,軸上對應點的應力完成一個周期循環(huán),所以螺旋軸長期處在交變應力作用下進行工作,即使最大應力遠低于材料的許用應力,在沒有發(fā)生塑性變形的情況下也會發(fā)生疲勞斷裂。
螺旋軸結構如圖1所示,它由軸頭、軸管和螺旋葉片組成,兩端軸頭通過軸承支撐,在傳動端軸頭裝有驅動裝置用以提供軸體轉動所需的動力,轉動的軸體通過螺旋葉片推動所需輸送物料流動。
圖1 螺旋軸結構簡圖
螺旋軸受到的力有4個主要來源:由自重產生的應力;傳動端軸頭受到驅動而在軸體上產生的扭矩作用;進料口物料由高處掉落而產生的沖擊載荷;輸送物料過程中物料對螺旋軸產生的反作用力??紤]到螺旋軸結構和受力的復雜性,并長期處于交變循環(huán)應力環(huán)境下,采用常規(guī)的經驗公式無法準確計算螺旋軸各處的應力及其壽命,筆者利用有限元軟件ANSYS[2],采用參數化建模的研究方法,對螺旋軸的應力分布狀況、變形情況進行分析,并通過疲勞分析法準確預測其壽命情況。
筆者以某化工企業(yè)螺旋輸送機螺旋軸為研究對象,螺旋軸轉速約為40r/min,葉片外徑為800mm,軸管規(guī)格為φ180mm×20mm,軸承支撐跨距為6 198mm,螺旋輸送機所輸送物料為CTA,螺旋軸各部件所用材料及其特性見表1。
表1 螺旋軸各部件所用材料及其特性
三維有限元數值分析可以準確地描述螺旋軸的受力情況,使應力的計算更為精確[3],螺旋軸有限元模型如圖2所示,為了方便同類結構軸體的分析計算,筆者利用ANSYS的參數化建模方法和APDL代碼建立了完整的螺旋軸有限元模型,所選用的有限元單元均為三維實體單元SOLID45[4],為了保證求解的準確性,筆者通過特有的建模方式,確保有限元模型中全部網格均為求解性能良好的六面體網格。
圖2 螺旋軸有限元模型
螺旋軸所受載荷有自重、物料作用力、傳動端所施加的扭矩、來自上游的物料沖擊載荷和物料對螺旋軸的腐蝕作用??紤]到有限元模型所用單元類型為solid45,施加豎直方向的重力加速度即可,該螺旋軸所加重力載荷為988kg。物料施加在螺旋葉片上的力按作用在葉片上的壓力施加于葉片表面,物料密度為1 050kg/m3,填充率為30%,該壓力載荷沿整個螺旋軸長度均勻分布,物料載荷的施加情況如圖3所示。傳動軸功率為14.8kW,傳動軸轉速為40r/min,故傳動端所受扭矩為3 533N·m。物料墜落高度按4.5m考慮,計算得到上游物料跌落對螺旋軸的沖擊力為4 725N。由于物料具有腐蝕性,在計算中軸管和葉片考慮1.5mm的腐蝕裕量。軸頭與軸管采用過盈配合的連接方式,在本計算中通過設置接觸單元來實現過盈配合。
圖3 模型物料載荷的施加
在所施加載荷的作用下,螺旋軸豎直方向的最大變形約為1.586mm,該最大變形位于螺旋軸的中點,是螺旋軸的最大撓度,如圖4所示。螺旋葉片與軸管連接部位的應力分布云如圖5a所示,應力最大位置位于螺旋軸最中間位置,最大應力為13.0MPa,根據JB 4732-1995應力強度的定義[5],螺旋葉片與軸管連接處應力幅為6.50MPa。軸頭位置的應力分布云如圖5b所示,最大應力值位于軸頭直徑最大端的第一個軸肩處,其值為49.80MPa;軸管位置的應力分布云如圖5c所示,軸管的應力最大值位于軸管與軸頭過盈配合的最外側,應力最大值為91.00MPa。
圖4 螺旋軸撓度分布云圖
a. 螺旋葉片與軸管連接部位
b. 軸頭
c. 軸管圖5 螺旋軸應力分布云圖
筆者所研究螺旋軸的轉速為40r/min,壽命按10年考慮,故所研究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為1.92×108次,按照文獻[5]附錄 C4進行應力評價,考慮到焊縫削弱的影響,軸管與葉片焊接部位的焊縫許用應力幅為28.75MPa,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此處應力幅只有6.50MPa,遠遠小于焊縫許用應力幅;同樣,軸頭與軸管連接處的許用應力為115.00MPa,而根據計算結果,此處的最大應力分別為49.80MPa與91.00MPa,也小于許用應力。
對螺旋軸的結構特點和受力狀況進行了分析,考慮到疲勞斷裂是螺旋軸損壞的主要因素,以常規(guī)強度校核為主的設計手段無法對螺旋軸壽命進行準確預測。筆者建立螺旋軸有限元模型進行分析計算,通過疲勞循環(huán)應力評定的方法對螺旋軸使用壽命進行預測,確保所研究的螺旋軸在使用工況下完全達到設計壽命要求,對實際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 劉相東,于才淵,財德仁.常用工業(yè)干燥設備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商躍進.有限元原理與ANSYS應用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 付光杰,甄東芳,邢建華.開關磁阻電機的三維有限元分析及性能研究[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10,37(6):68~71,75.
[4] 博弈創(chuàng)作室.ANSYS 9.0經典產品高級分析技術與實例詳解[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5] JB 4732-19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S].北京:中國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