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鍇
時下,社會上有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醫(yī)學上所說的“退休綜合征”。表現(xiàn)為:內心空虛,無所事事,失眠多夢,脾氣暴躁,行為古怪。自己受煎熬不說,還影響家人的生活。究其原因,“退休綜合征”主要還是“心病”所致。俗話說,心病還得心藥醫(yī)。那么,究竟該如何治療退休老人的“心病”呢?
一曰靜心。一些老年人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后,內心十分空虛,心理上不適應。有個別老年人甚至不想出門見人,覺得退休是件丟面子的事。其實,退休如同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根本不是丟面子。退休老人自己要明白這個道理,家人也要做好退休老人的思想工作,解開老人心中的糾結,告訴老人退休不是人生的終結,而是一種新生活的開端。
二曰開心。其實,退休對于老年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好的人生機遇:可以趁時間相對充裕的這一人生階段,挖掘和培養(yǎng)一些興趣愛好,在投身興趣愛好中快快樂樂地過好充實的每一天。老年人可以結伴出游,在旅游中飽覽祖國的秀美河山,圓一下年輕時沒有實現(xiàn)的夢想;可以參加老干部大學、老年志愿者組織,在活動中充實自己,在發(fā)揮余熱中實現(xiàn)晚年的人生價值;還可以寫寫回憶錄,記錄自己的人生軌跡,給后人留下一份珍貴的精神財富;常外出走親訪友,在聯(lián)誼中感悟人間真情??傊?,退休老人完全可以憑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我調理晚年生活,把自己的暮年烹調得有滋有味、豐富多彩。
三曰熱心。人到老年,忙是最佳的“保鮮劑”。老年人若想活得好,必須忙起來。退休老人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健康狀況,積極投身社會各項公益活動,如身兼交通協(xié)管員、校外輔導員、小區(qū)調解員、社區(qū)慈善大使、老干部大學教員等,在奉獻中感受個人的價值,在參與中收獲快樂。這種快樂對于“養(yǎng)心”有著極好的療效。
四曰信心。人怕老,樹怕空。人到老年,最怕“獨居小樓成一統(tǒng),不管冬夏與春秋”。老年人退休后,還要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接受新生事物,要學會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只有融入社會和時代,才能視野更寬、胸襟更廣、人更年輕。老年人可以接觸網(wǎng)絡,熟練掌握微信、博客、視頻對話等現(xiàn)代技術,通過上網(wǎng)了解國內外大事、新事,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鍍亮自己的暮年。
五曰童心。多與年輕人接觸,可使退休老人保持一顆童心;而擁有一顆童心,又可使老年人永久保持心理上的年輕。因此,退休老年人平時要多與年輕人來往,多與晚輩在一起。在與年輕人交往中,開闊眼界,廓清心空,接受新生事物,看到外面的世界,從而走出“小我”的視野圈子;多與晚輩在一起,可使老年人體味到天倫之樂,從而實現(xiàn)心理上的“返老還童”。另外,老年人還要在穿著等細節(jié)上向年輕人看齊,多穿一些時尚的衣著,追求“老來俏”,從服飾細節(jié)上暗示自己“人雖老,心不老”,從而送給自己一個快樂、年輕的心情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