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霄
最近,一段內(nèi)地幼童在香港街頭小便,被拍后父母與港人發(fā)生沖突的視頻,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皫抨犎颂啵y道讓孩子憋著嗎?”孩子母親無奈地說,她用一片尿不濕接著,并沒有弄濕地面。這一次,網(wǎng)友們大多站在了內(nèi)地游客一方。
港澳通行證越來越好辦,去香港的內(nèi)地人越來越多,因為兩地規(guī)則意識的不同,摩擦也時有發(fā)生。但我認為,這是相互融合過程中的插曲。
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那個“他者之島”和我們不太一樣。在香港坐地鐵,地鐵來了,先下后上,等地鐵的人排成“一字型”不會歪。地鐵里,我說話的聲音有點大,都會被同伴提醒小聲一點。老弱病殘孕的座位,沒人去坐,我也不敢去坐,聽香港的同學說,坐了會被鄙視。
去參加九龍的戶外音樂節(jié),狂High散場后,會場的草坪上居然沒有什么垃圾,清潔工阿姨都不用怎么打掃。
不過,他們也有“世故”的一面。去銅鑼灣地下的超市買東西,結(jié)賬時,我們用普通話溝通,店員態(tài)度就比較一般,但旁邊的顧客用英語交流,店員態(tài)度立馬轉(zhuǎn)變,有了笑臉。
但我在香港碰到的大多都是好人,比如走好幾里路帶我去目的地的A Sir,在魚丸店買魚丸,小老板知道我們從大陸來,多送我們兩串。出行前,我會了解當?shù)氐纳钜?guī)則,比如地鐵里不能吃東西,電梯要靠右行,巴士不報站你要自己搖鈴下車等等。
我想,不越界,尊重當?shù)亓晳T,是內(nèi)地人赴香港旅游的“小貼士”。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要被港人罵,那就是他們在吹毛求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