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820~884),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號沖天大將軍?!白怨庞⑿劢越庠姟保S巢就是一個“馬上打天下,筆下寫壯志”的“解詩”英雄。他精通武藝,也愛讀書,能詩能文。科場失利使他透過吏制腐敗看清李唐王朝的本質(zhì)。本詩借詠菊抒領(lǐng)袖情懷,表達起義必勝的信念和美好憧憬。
起句“待到”二字意味深長。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正是菊花開放的鼎盛時期。所以詩人熱烈企盼的“遍地黃花”盛開是指日可待的。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既押韻,也透露出呼喚革命暴風雨早日到來的戰(zhàn)斗激情。
承句稱菊為“我花”,蘊含濃烈的主觀情感,菊花即我,我即菊花,正如周敦頤愛蓮、林逋愛梅、黃庭堅愛蘭,黃巢是對菊花情有獨鐘,他在另一首詩中似乎把菊寫得更加幽寒:“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倍掷镄虚g仍滿溢對菊的愛憐?!拔一ā薄鞍倩ā毕鄬Γ鹁瞻了㈤_,百花遇霜而凋,突出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又將菊和百花比作敵我兩個陣營,菊花指代起義軍,百花象征不耐風霜的唐朝將士?!皻ⅰ弊旨葘懬餁饷C殺,百花凋殘,更贊美菊花凌寒獨放,壓倒百花的英姿。
第三句寫菊花綻放的盛景:京都長安,菊花滿地,金光閃閃;濃香四溢,直沖云天;花團錦簇,彩繡輝煌。真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菊花的盛大節(jié)日!“沖天”極寫香味之盛,直沖云天,比之“撲鼻”更甚,透露出戰(zhàn)斗的豪邁氣概;“香陣”化無形濃香為有形香陣,以虛化詩筆寫金菊數(shù)量之盛;“透”字突出菊香沁人心脾、無所不至的進取精神,浸透長安城之氛圍可觀可感。原來金菊勝利時決非一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觀念和平均主義思想。
尾句用黃金盔甲喻菊,立意獨特,是全詩點睛之筆。詩一改陶潛筆下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為封建文人孤標傲世精神象征的俗套,結(jié)合自身生活戰(zhàn)斗經(jīng)驗進行奇特想象,寫出戰(zhàn)斗生活豪邁粗獷、戰(zhàn)天斗地的動態(tài)美。滿城活色生香的菊花披上戰(zhàn)斗盔甲,極易使人聯(lián)想到農(nóng)民起義軍一舉拿下長安城的勝利前景,詩人正是借菊花來渲染起義軍大獲全勝,笑逐顏開的喜悅。
本詩是黃巢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詩以菊抒懷,語言凝練含蘊,想象奇特合理;詠菊而不見一“菊”字,讓人看到起義軍即將攻破長安的磅礴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