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鵬飛
化學一般是在九年級開始學習的,所以初中是化學學習的起始階段,也是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關鍵的階段沒有打好基礎,那么就會使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更難以進步.如何打好基礎,學好初中化學呢?作為教師,不得不提出興趣的培養(yǎng)這一關鍵因素.如果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并加以培養(yǎng)和保持,會使學生不畏懼化學的“難”,愛學化學,喜歡上化學課,那樣才能做到化學學習的高效性.然而化學這門學科是比較系統(tǒng)、繁雜的,如何才能使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聯系生活,讓學生體會到學習
化學的樂趣
化學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生活中有很多化學現象,化學中很多內容都是源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以利用.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生活,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入手,引發(fā)學習興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教師可以以生活中的鐵鍋、鐵棍生銹的現象,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鐵制品會生銹呢?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相關的化學知識,則會一頭霧水,迫切地想知道,然而在系統(tǒng)學習了化學知識后,學生就可以清楚鐵為什么會生銹——鐵的內部含有雜質碳,碳與空氣中的氧在常溫條件下會發(fā)生發(fā)應.在水的作用下,空氣中的氧與鐵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也就是說,只要接觸水,時間一長,鐵就會生銹.教師還可以問:怎樣做,才能使鐵不生銹呢?學生討論,總結出防治鐵生銹的方法.在鐵的表面涂上一層油漆,就會杜絕鐵與水接觸,自然就會避免鐵生銹.教師從生活中的化學入手,分析了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學生會感受到自己所學知識的價值,自然就會產生學習的樂趣.
二、采用游戲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對于初中生來說,依然還是愛玩的年齡,雖然面臨著中考,可是他們愿意在課堂上做游戲,在游戲中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適當采取游戲法來輔助教學,講解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等比較復雜的問題.
例如,對于學生剛開始學習而無從下手的化學式,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法激發(fā)學生興趣.當然,游戲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采取擊鼓傳紙片拼寫化學方程式的方法,隨著時快、時慢咚咚的鼓聲,學生手中的紙片依次相傳,鼓聲驟停,接到紙片的學生打開紙片迅速閱讀有關元素符號和化合價,在兩分鐘之內把所有的能拼寫的化學式及其名稱書寫在黑板上,全對為勝.這樣,學生為了在游戲中取勝,就會刻苦學習,記憶化學式.
教師還可以通過化學猜謎的方式進行教學,加深印象,激發(fā)興趣.
例如,調味佳品,來自海中;清水一沖,無影無蹤(打一物質的名稱);雙手抓不起,一刀劈不開,煮飯和洗衣,都要請它來(打一物質的名稱);吹不響的喇叭(打一化學儀器);盛酒不是瓶,叫燈不照明(打一化學儀器);玻璃身子橡皮頭,苗條身子尖尖足,大量收進再零賣,進出都從一個口(打一化學儀器)……這樣的化學猜謎,會讓學生充分動腦,考慮所猜謎面表現出來的物質性質和特性,根據這些再來猜想謎底,這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內容.
三、研討釋疑,提高學生興趣
化學中有很多神奇的現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疑惑,有時候剛解決一個問題,就會又衍生另外一個問題,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研究、探討的機會,讓學生參與到研討之中,將自己的疑惑和對其他學生的疑惑的解答都交流出來,這樣會對這些化學現象認識得更加全面、清晰,而學生的學習也會得以提升,興趣會大大提高.
例如,在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筆者沒有按照課本上的步驟,而是分組,讓學生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誘導學生熄滅酒精燈火焰,由此得出,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在這個質疑、釋疑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分析、推理,提高了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利用活動課,保持學生的學習
興趣
活動課是所有學生都喜歡上的,面臨中考壓力的學生更是渴望有些課外活動的機會,所以教師可以多多設置、組織一些活動課.如何組織呢?有下列三個原則:
1.根據化學教材來設計活動內容,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生活結合,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增加趣味性.
2.活動課要與課內化學知識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同時又要有不同的表現,不能與課堂授課沒有區(qū)別.
3.在活動課時,要注重活動的實效性、知識性,同時要注意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化學活動,要講求實效,要有知識性、趣味性,活動內容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其實,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并非只有這些,要想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就要嘗試將各種教學方式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每節(jié)課力爭都有變化,時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樣,學生處于變化與新奇之中,就會時常保持興趣,教學質量自然就會提高.這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