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俊
2014年3月召開的中央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議提出,充分發(fā)揮巡視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的作用。從會議上傳遞出的信息可以看到,新一輪巡視擴大了巡視范圍,拓展了巡視內容,增加了巡視方式,體現出巡視工作將進一步強化與創(chuàng)新。
第三輪中央巡視工作具有巡視范圍進一步擴大、巡視內容進一步拓展、巡視方式進一步創(chuàng)新的特點。第三輪巡視中,中央巡視組將對北京、天津、遼寧、福建、山東、河南、海南、甘肅、寧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常規(guī)巡視,同時對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開展專項巡視,共巡視14個地區(qū)和單位。而前兩輪巡視中,巡視對象均為10個。
巡視內容進一步拓展。從第三輪巡視開始,巡視內容將得以進一步擴充,其中落實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正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求。檢查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的落實,要看巡視對象是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辦法,發(fā)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時,能否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倒查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包括黨委和紀委的責任。
巡視方式進一步創(chuàng)新。專項巡視首次出現在中央巡視工作中。第三輪巡視中,除了常規(guī)巡視,還將對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開展專項巡視,這在前兩輪巡視中是沒有的。專項巡視既可以針對某個地方或單位,也可以針對某個具體案件或具體工作,比如可以就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貫徹落實情況、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落實情況等開展專項巡視。專項巡視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利于煥發(fā)巡視工作的持久活力,進一步發(fā)揮其震懾力。
從常規(guī)巡視到“專項巡視”,既是巡視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也是反腐工作的一個進步。廣大群眾希望通過更務實、更有針對性的專項巡視能夠取得更豐碩的反腐倡廉成效。常規(guī)巡視往往側重于空間的全覆蓋和整體效應,專項巡視則更突出時間的高效及問題導向。同常規(guī)巡視相比,針對特定問題、特定領域、特定人員進行的專項巡視,方式靈活、人員配備更專業(yè)化,也將更“短平快”地突出發(fā)現問題,強化震懾作用。實踐證明,只有將專項巡視與常規(guī)巡視有機結合,才能既實現巡視領域的“全覆蓋”,又實現巡視效果的“短平快”。
巡視工作是黨內監(jiān)督的重要制度性安排,發(fā)現和反映腐敗線索是巡視制度的重要功能。
誠然,巡視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發(fā)現和報告腐敗線索,但是巡視反腐不能只交了“問題清單”了事,必須給公眾一個交代。公布“問題清單”只是“打虎滅蠅”的開始,不能將巡視發(fā)現的問題和線索束之高閣或久拖不決不了了之。諸如江西某氣功大師的問題,江西有關部門早先聲稱全力查處,可大半年過去了也沒有下文。正是這種能拖就拖的消極態(tài)度和不作為,放縱了多少只貪婪的老虎逍遙法外。倘若有關部門對巡視工作的“問題清單”、“線索清單”敷衍了事,那么巡視工作的實際效果將大打折扣。
期望隨著巡視制度的全覆蓋,專項巡視的發(fā)力,巡視工作的“雷達”和“千里眼”能夠讓“老虎”和“蒼蠅”無處遁形,巡視反腐能夠提交更多實實在在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