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鐘,坐在巴格達街邊的一家餐廳門口,翻譯一定要我們嘗嘗當?shù)厝顺缘脑绮汀?/p>
同桌的是一個伊拉克人,他堅持請我們喝阿拉伯茶。隔壁一桌四個老人圍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讓人想起成都的茶館。
看過一個關(guān)于幸福指數(shù)的調(diào)查,伊拉克人的幸福指數(shù)比中國人要高不少。這讓很多人覺得奇怪:一個人們印象中因為戰(zhàn)爭而生靈涂炭,每天都生活在炸彈恐懼之中的國家的國民,一個生活在動蕩和貧困中的國家的國民,如何高興得起來?
不管是十年前,還是現(xiàn)在,生活在暴風(fēng)雨中的人們,從來不是外人想象的那種狀態(tài),因為這里的人要面對的,是如何一天天地過下去。
至于恐怖襲擊,外人看到的是數(shù)字,但對當?shù)厝藖碚f,那是概率的問題,他們甚至?xí)X得,這和自己沒有太大關(guān)系。就好像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香港是一個黑幫盛行的地方,當然,很多人是從港產(chǎn)片里得來的印象。事實上,普通人會覺得,那是另外一個世界,和我無關(guān)。
如果人們對于幸福的理解不同,或者能夠讓自己產(chǎn)生幸福感的來源不同,那顯然就無法相互理解。
能夠安安定定地坐下來吃頓豐盛的早餐,和不期而至的陌生人聊聊天,并且因此享受和滿足,那幸福不就來得容易很多了嗎?
(花間魚摘自《羊城晚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