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子
晚睡
欣欣媽每次趕女兒去睡覺時,欣欣都反復磨嘰,百般不情愿;欣欣媽已多次發(fā)現(xiàn)女兒裝睡——緊閉眼睛,呼吸均勻,等她跟欣欣爸感覺迎來“自由時光”時,女兒卻像一個躡手躡腳的小間諜一樣,光著腳,披著毛巾被,過來偷看他們都在干啥。好奇心都讓這妞兒著涼得了兩次肺炎了,欣欣媽特別郁悶:“每次寶寶表現(xiàn)好,問要什么獎勵,她都說,她要和爸爸媽媽一樣晚睡。甚至說,你們要當小寶寶,先去睡,等你們都睡著了我再睡?!眿寢層X得奇怪,晚睡就有這么大魅力?
分析看看:蠢蠢欲動的好奇心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嗎?別不信,你也一定是那個死活不愿睡的寶寶!因為在任何寶寶眼中,在自己睡著了的那幾個小時中,世界發(fā)生了莫大的變化,愛麗絲的兔子洞打開了,大人們開始看電視里火爆無比的電影,調(diào)制他們不會給小孩子喝的飲料,吃咔咔響的垃圾食品,打電子游戲;爸爸媽媽放下了一本正經(jīng)的模樣,他們像小孩子一樣放肆地講笑話、哄鬧以及親吻……世界就像打開了另一扇門。當寶寶起夜上廁所時發(fā)現(xiàn)了這一切,你要說服他按時上床睡覺就成了一件最困難的事,寶寶裝睡、偷窺你們、被好奇心折磨得失眠,同時感覺爸爸媽媽合伙欺瞞他,不給他進入快活世界的門票。
想想對策
在你發(fā)現(xiàn)寶寶在裝睡時,若無其事地調(diào)整你晚上十點以后的計劃,可以洗衣服、做清潔、把第二天要做的菜都準備好,看書或者做報表……總之,就是要在孩子的眼皮底下做些“辛苦又無聊”的事,保管孩子偷窺過幾次后,就打著哈欠回去睡覺了。
你也可以和小偷窺者談判:“天天晚睡,小朋友會長不高的;這樣吧,周末你可以有一天晚睡,不過,你要準備節(jié)目,讓我和爸爸都不瞌睡……”適當?shù)刈寣殞毾硎芤幌麓笕说摹疤貦?quán)”,滿足一下他的窺探欲,一旦好奇被滿足后,他反而不會對晚睡有這么高的期待了。
穿高跟鞋
或刮胡子
過了年,于倩的一對活寶龍鳳胎4歲了,不知是電視劇看多了還是怎么的,最近龍鳳胎中的小姐姐,迷上了偷穿媽媽的高跟鞋,不知為此跌了多少跤;又偷涂媽媽的口紅,發(fā)現(xiàn)了被批評,小家伙不服氣,爬到媽媽的梳妝臺上,用口紅當畫筆,亂涂了一鏡子;小弟弟也好不了多少,最近無比羨慕爸爸能刮胡子,自己把剃須泡沫擠出一大坨來,準備在自己的嫩臉蛋上下刀,要不是保姆阿姨及時發(fā)現(xiàn),這孩子估計是要破相的,媽媽既驚又怒:這兩孩子怎么這樣愛惹事?
分析看看:成長的小小煩惱
雙胞胎姐弟的行為,在3~6歲的孩子中極為常見,到了這一年齡段,孩子已經(jīng)意識到他能力的局限性,他(或她)會很天真地認為,他不如爸媽那樣力氣大,能做決定,是因為他(或她)沒有涂口紅、穿高跟鞋、刮胡子;他(或她)天真地以為,模仿成年男女的這些行為,就可以提前擺脫孩童的局限性,進入大人的行列;當然,不可否認,連拍給寶寶看的電視劇、電影和綜藝節(jié)目中也有類似的成人化行為,也對孩子的早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想想對策
堵是堵不住的,不如趁此機會,跟寶寶好好談一談兒童與成人有什么分別,哪些是成年人的行為,不是寶寶們應當做的。比如,小男孩是沒有胡子的,“要到你十二三歲的時候,才會長胡子,那時你就是小大人了,聲音也會發(fā)生變化,那時再刮胡子不遲。”
也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日本藝術(shù)家大冢千野制作的系列攝影作品《找自己》給寶寶看,大冢千野把她成年以后的照片與她5歲、6歲、10歲的照片通過后期制作軟件,在同一拍攝地點天衣無縫地拼在一起,讓童年與成年的“我”重逢,再也沒有比這組照片,更能讓寶寶直觀地理解:“我們終究會長大,而未來的我成了大人,說不定會懷念自己的小時候呢?!?/p>
去聽音樂會
4歲半的迪迪開始學彈琴,媽媽就帶他去聽過一次音樂會,還買了最昂貴的前中區(qū)的票??墒?,特意穿得一本正經(jīng)的兒子坐了不到一刻鐘,就在座位上扭來扭去,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飲料,一會兒……因為感覺到周圍聽眾眼睛里飛出的小刀子,沒辦法,媽媽只有提前帶兒子退場。誰想過了一陣子,迪迪竟然會為爸媽準備結(jié)伴去聽音樂會生氣:“我不去,就沒有機會穿得像你們那么帥,晚上就跟著保姆阿姨看電視,多沒勁!”
分析看看:偶爾也想要與眾不同的活動
迪迪很誠實,他已經(jīng)說出了喜歡去音樂會或話劇院的原因:小人兒也期待著晚上“與眾不同”的活動,期待著穿小西裝的神氣模樣,而不是早早換了睡衣聽臨睡故事;但事實上,四五歲孩子的注意力,又不可能集中兩個小時以上,要是他真去了音樂會或話劇現(xiàn)場,很快又會對節(jié)目高深的內(nèi)容失去興趣,完全坐不住,同時不停地折騰大人。因此在國外,有很多城市規(guī)定12歲以下孩童不能進入高雅音樂會的現(xiàn)場,這也是為了保證其他聽眾的安靜與權(quán)益。
想想對策
弄清寶寶究竟是對晚上派對的氣氛著迷,還是對音樂或話劇本身有一定興趣。若是前者,很簡單,在家里辦一個大人孩子都“穿得漂亮”的聚會,讓孩子盡情相聚和玩樂。
若是后者,要么就要嚴選適合寶寶觀看的兒童劇或喜劇,要么就是在買票前,向組委會打聽下有沒有“大師會琴童”的環(huán)節(jié),因為中國琴童多,你會發(fā)現(xiàn),在正式音樂會上解決不了的練琴困惑,在見面會上反而可能得到指點。
不吃早餐
元旦,媽媽要小宇許個新年心愿,4歲的小宇說,“我就想和爸爸一樣,想吃早飯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媽媽你不要硬喂我早飯,搞得我這樣痛苦干嘛?你看奶奶還管她兒子吃不吃早飯?”爸爸在一邊聽了,又好笑又氣惱:“你媽這是為你好,你去了幼兒園又要做操又要上課,沒空吃早飯,你老爸餓了隨時可以到公司樓下買點心吃,你跟我比!”
分析看看:寶寶和我們一樣“沒胃口”
很多大人不吃早飯或晚吃早飯的理由是,一早起來沒胃口。其實孩子的腸胃更嬌弱,“蘇醒”得更慢,而很多媽媽因為要趕上班,心急火燎給孩子“填鴨”下去的早飯,如噎人的蛋黃和團子,油膩的小籠包,冰涼的水果和溫吞的牛奶,都令孩子腸胃不舒服;孩子的早餐更應當溫熱、細膩、清爽、好消化;另外,孩子說得對,爸爸都不以身作則吃早飯,他憑啥要吃呢?在孩子這個年紀,你要跟他宣傳吃早飯符合養(yǎng)生之道,他是完全聽不懂的,要他心甘情愿吃早飯,早飯一定要“看上去就有食欲”。
想想對策
去參考下網(wǎng)上愛心爸媽做的可愛早餐吧,做成小兔子模樣的小蒸包,旁邊放著胡蘿卜沙拉;用黑米和白米做成的功夫熊貓小飯團,旁邊配以愛心形的煎蛋;在平展展的小米粥上用黑芝麻粉或成溜的枸杞子“描畫”出笑臉。
就算這些可愛的早餐費時較多,只能偶一為之,那至少也要養(yǎng)成全家人前一晚一同準備早餐原料,一同坐下來吃早餐的習慣。當有一部分早餐出自孩子的創(chuàng)意,他自然會有胃口;如果爸爸趕著上班來不及,那就用保溫飯盒帶一份早餐走。
關(guān)于“迫不及待想長大”的想法,爸媽可以和寶寶解釋:“當年,我們也是這樣想的,但只有當你是小孩子時才會無憂無慮,有奇妙的想象力,等你長大了,老天爺就把這些給你的禮物收走了。當然,長大了老天爺會給你別的禮物,比如,有力氣、有擔當,更勇敢。”一定要讓寶寶理解小時有小時的好處,長大有長大的好處,成長是必將到來的,急不得,急也沒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