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杰
父母雙亡的陳粹芬,自從1891年認識了比自己大七歲的孫中山之后,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一直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她經(jīng)常給革命同志洗衣做飯、傳遞密函,甚至從事秘密運送槍支彈藥之類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驅孫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侶。
《中山樵傳》里的陳粹芬
據(jù)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介紹,孫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誕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譜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長取名文。1895年10月26日,廣州起義因計劃泄露而宣告失敗,陸?zhàn)〇|、朱貴全、丘四等人被捕犧牲。遭到通緝的孫文,與鄭士良、陳少白等人經(jīng)香港流亡日本,于11月13日抵達橫濱,并在橫濱組建興中會分會。在此后將近十年的時間里,橫濱一直是孫文最為重要的居留地。
1896年10月11日,孫文在英國倫敦考察西方政治期間,被清政府公使館翻譯鄧廷鏗挾持到使館內(nèi),經(jīng)其恩師康德黎奔走營救,終于10月23日獲釋。
1897年8月16日,孫文乘坐英國輪船抵達日本橫濱,入住陳少白住所。同年9月,日本政客犬養(yǎng)毅委派平山周、宮崎寅藏、可兒長一前往橫濱迎接孫文到東京相見時,由平山周給孫文取了中山樵的化名。后來家喻戶曉的孫中山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
1898年9月25日,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十日,與嚴復、康有為、梁啟超關系密切的天津《國聞報》刊登的《中山樵傳》,是國內(nèi)公開發(fā)表的第一篇關于孫中山的中文傳記。這篇據(jù)說是“從東友處輾轉傳抄”的傳記文章,是以日本人的口吻夾敘夾議的,其中充滿了對孫中山的詆毀之詞:“清國逸犯孫文,字逸仙,自到日本后,改名中山樵,始到時我日本人皆為震驚,以為絕大本領之人。乍與之處,尚不覺其有他,至與之往還三五次,即覺其言語仿佛,非有豪杰推誠之慨,心竊疑之。及考察于寓此之華人,則多以無恥視之?!?/p>
關于孫中山的生平,該文介紹說:“細察其行于香江,少習英文,未卒業(yè),就其地瓦麗氏醫(yī)院習醫(yī)學。此院為華人何啟律師之妻瓦麗氏遺產(chǎn)所置,以西文教西醫(yī),兼贈藥施醫(yī)者。中山樵學之數(shù)年,卒業(yè)后往來廣東省城香江。香江有利銀行辦房馮瑞之小妻生喉癥,就中山樵醫(yī),中山樵誘而奸之,舉香江之體面華人無不切齒此事?!?/p>
關于孫中山的宗教信仰,該文介紹說:“中山樵原從孔圣教讀孔孟之書,后入耶教,教內(nèi)不得有小妻,中山樵違例,教眾未及攻,而中山樵刊報招醫(yī),又自稱學宗孔孟。耶教之樸誠者懟其反復無常矣。”
關于孫中山的革命事跡,該文寫道:
中山樵又嘗在廣東創(chuàng)開藥房,系香江富人秦芳嘗受其醫(yī),故借款與之為辦理。不數(shù)月,盡將秦款為花酒夜合費,無以見秦,遂欲圖借圖不軌之事以消滅之,故遍告于人,謂于陰歷重陽后五日起事,香江有二千西兵相助,銀行亦允助款數(shù)千萬兩,實并無其事?!试O一館在廣東省城,一館在香江。中山樵有欲恐人不知,日必告人,于是支那官知之,即行查封。中山樵早預備行計,故受其愚者皆就執(zhí),而中山樵由別徑走香江,人不容,乃改西裝往歐米。其在英國被清欽差拿獲之事,久已揚播。今來我邦,欲惑商人棍騙財物以為自娛,此其狀大略也。
由于這篇《中山樵傳》的詆毀傾向過于明顯,反而讓人更加懷疑作者所謂的“推誠之慨”。查勘《孫中山年譜長編》,所謂“香江”就是今天所說的香港?!巴啕愂厢t(yī)院”,指的是何啟為紀念英國籍亡妻Alice Memorial而創(chuàng)辦于1887年2月17日的雅麗氏醫(yī)院。孫中山于1887年由廣州博濟醫(yī)校轉學到香港時,這家醫(yī)院已經(jīng)升格為英國式的五年制醫(yī)科大學香港西醫(yī)書院;由何啟任名譽秘書,湯姆生任秘書,史特渥地任掌院,名譽贊助人包括李鴻章等人。實際負責教學工作的,是先后擔任教務長的孟生和康德黎。而所謂孫中山的“小妻”,指的就是1873年出生于香港新界屯門的陳粹芬。
陳粹芬的革命傳奇
1883年底,孫中山與同鄉(xiāng)好友陸?zhàn)〇|一起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教名為“日新”,后來又改為“逸仙”。
1884年5月26日,18歲的孫中山與17歲的盧慕貞結婚。
1891年3月27日,26歲的香港西醫(yī)書院四年級學生孫中山,與四十多名教友在香港創(chuàng)立少年會,并設立“培道書室”。孫中山在署名孫日新的《教友少年會紀事》中介紹說,“道之不可無培也”,之所以要設立“培道書室”,是因為“每見教中子弟與惡少交游,以致流入邪途而不悟”。
這一年的10月20日,盧慕貞為孫中山生育了長子孫科。同樣是在這一年,孫中山經(jīng)香港西醫(yī)書院同學陳少白介紹,與19歲的教友陳粹芬在屯門基督教堂(美國紀慎會)相識并開始同居。父母雙亡的陳粹芬從此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但孫中山與陳粹芬的婚外同居,確實違背了基督教提倡的一夫一妻制。
1900年8月21日,神奈川縣報送日本外務省的密報中提到,孫中山當天晚上與住在山下町的張能之、黎煥墀、譚發(fā)、趙嶧琴及“孫的妾(日本人)”一起,在橫濱市相生町二丁目嘉以古餐館參加送別宴會。在場的中國人當場籌資300日元,交給孫中山充當革命經(jīng)費,孫中山于第二天便離開橫濱前往上海。
孫中山在日本流亡期間親密交往的多名日本籍妻妾中,留下姓名的只有兩位。一個是出生于1888年的大月薰。1898年,孫中山在日本橫濱初次見到大月薰時,她才剛滿10周歲。孫中山向大月薰的父母求婚時,對方以女兒年齡太小為由加以拒絕。1903年,38歲的孫中山與16歲的大月薰結婚?;楹蟛痪茫瑢O中山離開日本前往東南亞及歐美各國宣傳革命。1905年,孫中山回到日本看望大月薰并參與組織同盟會。1906年,大月薰生育了孫中山的女兒宮川富美子。1907年3月4日,孫中山收取日本政府7000元贈款離開橫濱,從此再沒有回到大月薰身邊。大月薰此后兩次改嫁,宮川富美子從小被送給另一個家庭收養(yǎng)撫育。在與大月薰結婚生育期間,孫中山還與日本橫濱一位名叫淺田春的少女保持著情愛關系。
關于孫中山的革命情侶陳粹芬,宮崎寅藏的夫人宮崎褪子在《我對辛亥革命的回憶》中說,宮崎寅藏的哥哥宮崎民藏曾對宮崎褪子稱贊陳粹芬道:“在照顧孫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國婦女同志,真是個女杰。她那用長筷子、張著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飯的樣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這樣才能擔當大事。你看她聲音之大,應該向她看齊才對?!眅ndprint
1936年3月20日,《逸經(jīng)》第二期刊登馮自由的回憶文章,其中談到孫中山“頗精于三十年前盛行之廣東天九牌,乙巳以前居橫濱時,每與陳四姑(名香菱)、張能之夫婦玩之”。
這里的“乙巳”,指的是孫中山一邊在日本參與組織同盟會,一邊讓大月薰懷上女兒的1905年?!瓣愃墓谩本褪窃懔?,又名瑞芬,在自己家中排行第四的陳粹芬。
1945年,馮自由的《革命逸史》第三集出版,書前有同盟會元老劉成禺題詩十首,其中第八首寫道:“望門投宿宅能之,亡命何曾見細兒。只有香菱賢國嫗,能飄白發(fā)說微時?!?/p>
馮自由在為該詩所寫的注解中介紹說:“橫濱日本郵船會社華經(jīng)理張果字能之,與總理有通家之好。陳夫人瑞芬原名香菱,曾寄居張宅一年??偫砭尤毡炯霸侥夏涎髸r,陳夫人恒為往來同志洗衣供食,辛勤備至,同志咸稱其賢?!?/p>
1907年12月1日,黃明堂、李佑卿、何伍等人的會黨武裝,在孫中山、黃興等人的遙控指揮下,于廣西鎮(zhèn)南關發(fā)動起義,攻占鎮(zhèn)北、鎮(zhèn)南、鎮(zhèn)中三個炮臺。孫中山得到報告后,于3日早晨告別伴隨他從橫濱來到越南河內(nèi)的陳粹芬,率領黃興、胡漢民、胡毅生、盧伯瑯、張翼樞,以及日本人池亨吉、法國炮兵大尉D氏,在隨從衛(wèi)隊保護下奔赴前線,于當天晚上9時抵達鎮(zhèn)北炮臺。孫中山在炮臺上親自為傷員包扎并且親自發(fā)炮,當場表示自己反對清政府二十多年,這是第一次親自炮擊清政府軍隊。在此期間,被革命同志親切地稱呼為“陳四姑”的陳粹芬,依然是經(jīng)常為革命同志洗衣做飯、辛苦操勞。
1949年,劉成禺在收入《世載堂雜憶》的《翠亨村獲得珍貴史料》中,再一次談到時年75歲的陳粹芬。大意是說抗日戰(zhàn)爭以來,陳粹芬先在澳門居住,之后到時任中山縣縣長的女婿孫乾家里養(yǎng)老。她聽說劉成禺到了中山縣城石岐鎮(zhèn),便很高興地表示說:“我已經(jīng)與劉成禺有四十年沒有見面了,沒有想到他還活在人間?。 ?/p>
劉成禺登門拜訪時,兩個人回憶起四十多年前流亡海外的情景,陳粹芬感慨道:“我未做飯與汝等吃,已四十八年矣。今日重逢,下午請吃飯。”
于是,陳粹芬親自派送寫著“孫陳粹芬”的大紅帖,并且表示說:“如今已經(jīng)不像當年在橫濱街頭隨意買菜了,請人吃飯應該講究排場格調(diào)了。”
劉成禺當天下午再次來到孫乾家里時,陳粹芬老太太站在門口招呼說:“我們這些人過了五十年都還活著,回憶當年亡命受苦,簡直就是大夢一場,不可不留下一個紀念?!?/p>
接下來,賓主一起請人拍攝了一張合影照片,然后才各自就座。
據(jù)劉成禺介紹,陳粹芬在與他暢談過程中,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其中特別談到發(fā)生于1900年10月的惠州起義:
陳老太太為言革命時期惠州之役。香港李紀堂、梁慕光等商議在惠州起事,軍械皆由海員公會海員秘密輸運,經(jīng)日本郵船與美國、高麗等郵船運來者最多,以橫濱為居中策應,視情勢如何,在橫濱定行止。陳老太太任來往船只起落密件之責,故橫濱郵船一到,老太太即往接船,以港方確實消息,轉告密運槍械之海員。日本因婦女上下,毫未注意。及事敗,梁慕光來橫濱,盛稱陳老太太英勇不已。老太太曰:我當時傳遞書簡,并不害怕,大家拼命做去,總有辦法。
陳粹芬的出走與回歸
孫中山在男女情愛方面嚴格遵守基督教一夫一妻的規(guī)定,是他與宋慶齡結婚之后的事情。1918年10月17日,他在寫給遠在英國的恩師康德黎的書信中表示說:
從您最近的來信,我發(fā)覺您還沒有獲悉三年前我在東京第二次結婚的消息?!业那捌薏幌矚g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里,她從未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需要和她的母親定居在一起,并老是勸說我按照舊風俗再娶一個妻子。但我所愛的女子是一位現(xiàn)代的女性,她不能容忍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她。這樣一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xié)議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假如“按照舊風俗再娶一個妻子”算是結婚的話,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姻顯然不是他的第二次結婚。1910年12月10日,前往歐洲宣傳革命的孫中山,在從埃及蘇伊士運河寫給女兒孫娫、孫婉的家信中寫道:“愛女娫、婉收看:父今晚行到第四個埠,即蘇伊士運河,再六日便到步矣,可告兩母親知之也?!?/p>
這里所說的兩母親,指的是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以及與盧慕貞一起住在馬來西亞檳榔嶼的陳粹芬。由此可知,孫中山當年是承認陳粹芬為自己“按照舊風俗再娶”的第二房妻子的。
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原配夫人盧慕貞離婚后與宋慶齡在日本東京結婚。自1891年起就以革命伴侶身份追隨孫中山四海為家的陳粹芬,直到1917年依然與盧慕貞一起居住在澳門風順堂4號孫眉家中。據(jù)國民黨元老鄧家彥回憶:“總理寓橫濱時,妾四姑隨之同居,善烹飪,個性溫柔。后亦遣離。民國6年,總理返粵護法,住士敏土廠。一日,四姑復來,門警森嚴,不得入,佇立遙望??偫砺動?,登陽臺,頻揮手令離去。嗣后馬湘語人如此。馬任總理之侍衛(wèi),因得親睹此幕也?!?/p>
陳粹芬在此之后,不得不主動選擇離開孫家遠走南洋,并且在南洋抱養(yǎng)蘇氏華僑的幼嬰作為養(yǎng)女,取名孫容。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陳粹芬應時任行政院長的孫科的邀請,帶著孫容入住孫科的廣州家中。在此后的五年里,她悉心照料孫科的兒子孫治平和孫治強,使得他們先后考取大學。1936年蔣介石南下廣州,為答謝陳粹芬早年的革命貢獻,親自委托司法院長居正致送養(yǎng)老金十萬元。
1937年,陳粹芬的養(yǎng)女孫容與孫眉的第二個孫子孫乾相愛??紤]到兩個年輕人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孫科建議孫容恢復原姓并且改名為蘇仲英,然后與孫乾遠赴意大利留學結婚。有了孫乾與蘇仲英之間的這樁跨代婚姻,陳粹芬像大部分從一而終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那樣,取得了生是孫家人、死是孫家鬼的正統(tǒng)待遇。
1960年,陳粹芬在香港去世。1986年,陳粹芬的女婿孫乾到香港收拾岳母陳粹芬與妻子蘇仲英的遺物,改葬陳粹芬遺骨于中山縣翠亨村孫氏家族墓地之內(nèi)。墓碑上寫著:“孫陳粹芬夫人之墓,婿孫乾率外孫必勝、必興、必達、必成、必立建立?!痹凇洞浜鄬O氏達成祖家譜》中,關于孫中山的婚姻情況是這樣敘述的:原配盧慕貞(1885年結婚,1915年離婚)享壽86歲。側室陳粹芬(1891年開始與孫中山同居,1912年秋離開孫中山)享壽89歲。妣宋慶齡(1915年22歲的宋與49歲的孫中山結婚)享壽89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