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兒
這棵樹為何生長在這?在它生活的幾年、幾十年里是否都這樣孤獨而無聲地度過?
樹不說話,只是鎮(zhèn)靜地站在天地之間。
它的前方,一片森林被霧靄籠罩,隱隱約約顯得不真實。它們默默地在不遠處望著這棵卓然獨立的樹,這算不算一種陪伴?也許很久以前,這棵大樹的祖先也生活在這片森林里,和所有樹一起沐浴著陽光,在風中相互交談,某一只頑皮的鳥攜帶著它的果實,又隨意地將種子丟在寂寞的土地。也許很久以前,這片空曠的土地上也有花、有草、有樹,但終于在某一場風暴中只剩下這棵寂寞的樹,也許……
總之,這棵樹,遠離了,孤獨著。
我不知道這棵樹如何想,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一種孤獨,一個人的孤獨,無人相伴的孤獨,獨立于天地之間的孤獨,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情感都在一瞬間的孤獨中蘇醒了。
你是否面對過漆黑的夜晚,一片寂靜中你深深淺淺地走著,沒有人幫助你,沒有聲音回應你的恐懼,只有月光,冷冷清清,悄無聲息。你是否曾在熱鬧擁擠的人流中找不到方向,在他人的交談中默然惆悵?你是否有過一棵樹的孤獨?
樹的孤獨,很多人都體味過。譬如蘇子,在無人問津的時候泛舟赤壁,譬如福樓拜,四十年如一日在自己的小房間面壁寫作,譬如陳子昂高吟那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放眼望去,一切的人和事仿佛都和自己不相關(guān),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甚至沒有容身之地,只有別人不理解的眼神,匆匆離去的背影,該是怎么樣的孤獨?是排擠,是不知所措,是生命的放逐與流亡。
每顆星都希望閃耀,每個人都希望被關(guān)注,然而孤獨從來像水一樣無孔不入,它流淌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中,浸沒了所有人的時光。有些事,只能自己扛,有些路,只能自己走。孤獨像是天生的魔鬼或天使,它讓許多人恐懼,同時也成就了很多人。所有的思想與偉大,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誕生在孤獨之中,那些思想的先驅(qū),在所身處的時代里被無知者嘲笑,被世人拋棄,但歷史總會證明他們的價值。他們的身影,從無限的孤獨與悲哀中姍姍而來,穿過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構(gòu)成人類智慧的光輝,千秋萬代,生生不息。
因為與眾不同,所以孤獨,因為孤獨,所以有時間思考。若是明白孤獨的價值,又何來孤獨?
評點:紀勇
本文構(gòu)思新穎,思路開闊,描述細膩,把“孤獨”的感覺從多方面呈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了很好的文字駕馭能力。作者選擇了一個非常恰當?shù)臄⒄f形式:內(nèi)心獨白。而這種內(nèi)心獨白是最好表現(xiàn)“孤獨”時的“胡思亂想”的形式。說是“胡思亂想”,卻是很有章法,且愈說愈顯示深刻的思想。在不動聲色中,顯出思想積淀的豐厚。而這也正是“孤獨”中才有的成果。每天都生活在燈紅酒綠之中,哪里還有產(chǎn)生思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