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合文言文“文”的體裁、文本主旨和蘊含情感,提高學習“言”的興趣
部分高中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認為文言文陌生、晦澀生硬、枯燥難懂,因此學習積極性較低,加上考試得分低,學習自信心受挫,對文言文學習產生抗拒或者抵觸的負面學習心理。而一些高中語文教師采用了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的單方面講述總結和學生的被動接受、記憶學習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部分,會導致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抓住文本賦予的機會激發(fā)和鼓舞學生主動、自發(fā)參與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文言學習熱情,即利用高中語文教學課本中文言文體裁多種多樣、文本主旨鮮明,簡練卻又不失豐富等特點,幫助學生找到文言文學習的樂趣所在,例如《離騷》(節(jié)選)、《孔雀東南飛》(并序)、《念奴嬌·赤壁懷古》、《琵琶行》、《蘭亭集序》等課文,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古代文學作品,作者將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抱負、追求志愿寄托于作品之中,或者表達了對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的不滿和批判,或者抒發(fā)了對人生美好事物的追尋和向往,或者寄托了對祖國昌盛、民族振興的美好心愿。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此為基礎開展探索學習。
二、把握文言文“文”的結構,為學生講解“言”的內容
在文言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把握好課文的文章結構和前后文聯(lián)系,將寫作框架結構、段落文意和前后文內容串聯(lián)貫通,并在此基礎上穿插講解古代漢語知識點,便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一邊分析、理解,一邊加強記憶和學習掌握。由于高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接觸和使用的語言是區(qū)別于古代漢語的現(xiàn)代漢語詞匯,因此要特別注意現(xiàn)代漢語詞匯對高中生古代漢語學習產生的負效應,尤其是現(xiàn)代漢語的詞意用法、句式結構與古代漢語部分相差較大的部分,教師應指導學生力戒認知沖突和使用混淆,尤其注意古代漢語知識中的通假字、實詞和虛詞的使用方法、古今異義字詞、詞性活用、特殊句式等語法內容。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知識內容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在文言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多將文章結構、前后文聯(lián)系、段落文意、創(chuàng)作情境與文章內容串聯(lián)起來。在《荊軻刺秦王》中,有一段節(jié)選:“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睂υ捴小吧睢币蛔謶斃斫鉃椤翱潭尽被蛘摺皣揽痢钡囊馑?,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和日常生活中,“深”一字通常用來形容時間長、程度高,為了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古代漢語中“深”一字的含義,老師應當指導學生從段落文章的前后句理解入手,發(fā)現(xiàn)在之后緊接的一句中,作者寫到:“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狈g成現(xiàn)代漢語的解釋是:“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因此反推前文的合理準確解釋為:“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在此,保證了前后文的解釋含義一致、統(tǒng)一。
三、分析文言文“文”的詞匯、句式,將“文”、“言”學習緊密聯(lián)系
在高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文言文教學內容既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學生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活動中的普遍感受和體會是,文言文課文學習知識點和學習任務多,文言文中的古代漢語知識點相對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從分析詞匯、句式入手,將古代漢語知識學習和文章內容理解分析結合起來。在《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課文中,首段介紹:“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蔽恼轮械摹皣币蛔诌\用精準明確,間接地向讀者介紹出幾國軍隊所處的位置和軍力的部署,為鄭國孤立無援、存亡危難的困境遭遇營造出緊急氛圍,同時也為后文故事發(fā)生、發(fā)展打開了場面。后文中,當見到了秦伯,燭之武說:“……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這句話的現(xiàn)代文含義是:“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其中“唯”一字的正確翻譯是“希望”,燭之武在談判說服秦伯的過程中,先是擺明自己的立場,再分析了鄭國滅亡后的各國利益變化和保護鄭國對秦國的政治利益優(yōu)勢,最后以史為鑒,以晉國的背信棄義、不守承諾提醒秦伯,一番道理講述之后,燭之武又用“希望”做結尾,將決定的權利交給秦伯,表現(xiàn)出對秦伯的尊重,凸顯了燭之武有勇有謀的愛國形象。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一方面應當抓住機會激勵和鼓舞學生主動、自發(fā)參與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樂趣所在;另一方面,教師需要注重把握課文的文章結構和前后文聯(lián)系,便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和掌握,將文言文中的“文”、“言”學習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參考文獻:
[1]毛忠平.讓文言文教學也充滿情趣[J].文學教育(下).2009(02)
[2]徐雪.文言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J].文學教育(上).2009(04)
[3]衛(wèi)月琴.提高文言文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做法[J].文學教育(下).2009(04)
[4]陳連玉.文言文教學的生活化策略[J].文學教育(下).2009(05)
[5]陳海清.自助餐式文言文教學探索[J].文學教育(下).2010(02)
作者簡介:顧小燕(1976-)女,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文言文中文和言的結合。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