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的每一個細胞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運轉。人們需要水分來調節(jié)體溫、保護關節(jié)和臟器、幫助消化功能順利運行。大部分人每天都要飲用一定量的水,隨著季節(jié)交替和氣候變換,人們應當時刻關注自己的補水情況。美國《赫芬頓郵報》針對一些常見的飲水誤區(qū)進行了總結,希望幫助人們提高飲水認識,更加健康科學地補充水分。
誤區(qū)一:脫水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但并不危險。
事實一:盡管大部分人只出現(xiàn)過輕度脫水的癥狀(如頭疼、無精打采、排尿排汗減少等),但脫水發(fā)展得很嚴重時,需要就醫(yī)。
根據(jù)美國梅奧診所的報告,脫水的嚴重并發(fā)癥包括大腦腫脹、癲癇發(fā)作、腎衰竭,甚至死亡。幸運的是,成年人通過補充飲水可以將中輕度的脫水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如果在脫水的早期階段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成年人就會感到極度口渴、眩暈和意識混亂,排尿量減少,進入到嚴重脫水的狀態(tài)。兒童和老年人嚴重脫水后更應引起格外重視,特別是在出現(xiàn)腹瀉、嘔吐、發(fā)燒、吞咽困難、興奮和意識迷糊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yī)。
誤區(qū)二:如果感到口渴,就已經(jīng)處于脫水狀態(tài)了。
事實二:有這種感覺還不算太晚。
事實上,口渴是人體告訴我們需要喝水的一種方式。當你感覺稍微有些口渴需要喝水時,你還不存在嚴重脫水的風險。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醫(yī)學教授斯坦利·戈德法布說:“當人們感到口渴時,水分的不足對于人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這時候,人體內的儲水總量可能只減少了1%,僅僅需要補充一些液體就可以了?!?/p>
誤區(qū)三: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喝8杯水。
事實三:這一常見的經(jīng)驗法則已經(jīng)過時了。
那么人到底需要喝多少水呢?美國國家科學院醫(yī)學研究所的專家建議,男性每天喝大約3升水,女性則為2.2升。也有些專家認為,只要不感到口渴,就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喝水。
要記住,這些推薦的飲用量所包含的不僅僅是水,從其他食物來源(如果蔬)獲得的水分也包括在內。所以,更準確的說法是:男性每天飲用3升的液體,女性飲用2.2升液體。如果體育鍛煉后流了不少汗,飲用量要相應增加??Х?、茶、果汁和含糖飲料也能向人體提供水分,但專家并不推薦它們作為補水的最佳來源 (尤其是含糖飲料)。來自食物的水分是可以作為補水來源的,普通人每天有20%的水攝入量來自食物,特別是含水量較高的果蔬,如西瓜和黃瓜。
誤區(qū)四:尿液清澈是體內水分充足的確切跡象。
事實四:雖然總是關注尿液的顏色有些不雅,但它的確能實時反映出人體內的水分是否充足。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人類性能實驗室的運動生理學教授勞倫斯· 阿姆斯特博士通過研究尿液顏色與體內水分充足程度之間的關系后發(fā)現(xiàn):不僅是清澈的尿液說明人體內的水分充足,淡黃色的尿液也是正常的跡象。某些營養(yǎng)保健品和食物會短暫地改變尿液的顏色,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誤區(qū)五:多喝水對身體沒影響。
事實五:喝水太多會極度危險,但比較罕見。
喝水太多會導致低鈉血癥,它是指人體中的鈉含量被過分稀釋,以至于細胞開始膨脹。其癥狀通常包括惡心、嘔吐、頭疼、疲勞和精神錯亂,甚至會升級為抽搐和昏迷。
這并不意味著在你感到口渴時要忍住不去喝水,因為只有狂飲大量的水才會導致所謂的“水中毒”。這就是為什么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在中途補水的過程中最容易患上低鈉血癥的原因。
如果你為此擔心,可以考慮一條通用法則:別把自己喝得水飽了就行。
誤區(qū)六:體育鍛煉者需要喝運動飲料。
事實六:如果每次鍛煉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喝普通的飲用水就足夠了。
只有進行強度比較大的鍛煉超過一小時,才有可能發(fā)生電解質和糖原儲備耗盡的情況。參加耐力項目的運動員可以通過喝混合比例正確(糖和鈉)的飲料而獲益,而現(xiàn)今的運動飲料含有過多的人工添加劑,因此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實際上,人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喝運動飲料;或是吃些可以替代運動飲料功能的食物(如香蕉)。有些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和鈉元素足以起到補充電解質和糖原的作用。
誤區(qū)七:喝咖啡會讓人脫水。
事實七:只有在喝咖啡過量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脫水。
盡管咖啡因有脫水作用,但咖啡中含有的水會抵消這種影響,最終能讓人體保持充足的水分。美國梅奧診所的專家發(fā)現(xiàn):每日對咖啡因的攝入量超過500毫克(大約5杯咖啡),才會讓人存在脫水的風險。
(選自《海外文摘》 2013年第12期,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