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敏
摘 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合理的實驗操作,可以提高生物教學的效率。但是在很多中學里,因為課時較緊,或者不重視生物這門課程,實驗被取消了,這不利于教學的開展。針對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guān)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提升;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效率
一、為什么要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在初中的生物課堂當中,實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了解得更深。進行實驗的時候,必須讓學生完整參與整個過程。即“提出問題、作出假設(shè)、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jié)論、表達與交流”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要想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和討論,就需要設(shè)計合理的實驗和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仔細的去觀察和研究。因為生物課是一項很抽象、很復雜的課程,一節(jié)課40分鐘的時間,教師所講解的理論知識,學生不可能完全地吸收,比如“根的什么部位生長速度最快”,僅僅靠理論知識的講解,非常難理解,所以必須做實驗。
二、如何提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1.有目的地進行實驗
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必須先進行預(yù)習,然后明確實驗的根本目的,預(yù)先提出任務(wù),有步驟地完成實驗,這樣才能保證實驗的效果。比如,在觀察小魚尾鰭心臟收縮的過程中血液的流動情況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進行預(yù)習。預(yù)習的內(nèi)容如下:小魚尾鰭在心臟收縮的時候,血液在血管中定向流動,從動脈流入毛細血管,再從毛細血管流入動脈。然后用顯微鏡對小魚尾鰭進行觀察,如果沒有小魚尾鰭,用蛙蹼以及蛙腸系膜也可以,觀察其內(nèi)血液的流動方向以及流動的速度,根據(jù)血管壁的厚度以及血管的粗細程度、血液流動情況來認識動脈血管以及靜脈血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比如毛細血管的標志是什么,為什么毛細血管的管壁很薄,魚尾鰭的哪個地方最容易找到毛細血管等等。當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的時候,實驗就會更加有效。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目前使用的生物教材內(nèi)容深、難度大,學生難以理解其中的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也為了使學生打下高中生物學習的基礎(chǔ),必須教會學生進行觀察。觀察,是指人們對周圍所存在的事物進行認識的過程。但是,科學的觀察又不僅僅指“仔細察看”,而是指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通過一些科學儀器、科學設(shè)備,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研究。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1)要督促學生對所觀察的材料進行整理以及記錄;(2)在實驗中要對重要和無關(guān)的因素進行分辨;(3)要勇于思考,善疑多問;(4)要進行對比、比較;(5)先觀察整體,再觀察局部。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對根毛和根尖進行觀察的時候,要讓學生先用肉眼觀察根的形態(tài),掌握直根系以及須根系,然后再指導學生用顯微鏡對根毛的位置進行觀察,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根尖的結(jié)構(gòu)以及根冠的知識點,最后掌握根毛區(qū)的細胞結(jié)構(gòu)。
3.開展課外活動
僅僅靠課堂實驗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提高學生的能力,還必須開展一系列的課外活動,比如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觀察,對動植物進行研究等等。這樣一來,學生才有自己動手設(shè)計實驗的機會。教師不能局限于課內(nèi)知識,課外的知識也非常豐富,素材也非常多,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實踐與活動,對遇到的現(xiàn)象進行觀察,去主動獲得知識。舉個例子,教師可以讓學生采集動植物的標本,開展一些關(guān)于生物知識的比賽。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寫觀察日記。在學習植物的呼吸作用的時候,要求學生做個關(guān)于植物呼吸的實驗,可以用兩個黑塑料袋,一個塑料袋中裝入生蔬菜,另外一個塑料袋中裝入燙過的蔬菜,最后與石灰水相連,觀察石灰水的變化。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保證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而不進行光合作用。這樣的實驗學生在家就可以完成,簡單方便,還可以讓學生很快地了解課本中的知識點。
4.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初中的學生由于剛接觸生物這一門課程,如果沒有興趣,就很難靜下心來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實驗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能量和呼吸的時候,因為過去沒有涉及這方面的知識,所以學生可能不能理解。為了讓學生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設(shè)計這樣一個實驗,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學生隨著口號一起做迅速起蹲的動作,一分鐘的時間看哪位學生做得最多。做完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從中理解了關(guān)于人體呼吸的哪些知識,比如呼吸的概念和作用,并且讓學生互相討論。這樣一來,擺脫了過去生硬的教學模式,在歡樂中完成了教學任務(wù)。
三、總結(jié)與體會
生物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只是對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那么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必須要將實驗融入課堂中,指導學生觀察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彭旭杰.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進行生物實驗[J].商情,2013(46).
(作者單位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第八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