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鎖珍 林清
【摘要】為糾正糖尿病病人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對2010年1月——12月份來我門診就診的180例糖尿病病人采取強化干預生活方式,使他們在飲食,運動,血糖檢測等幾方面都產生了明顯改變,減少了血糖波動。
【關鍵詞】干預生活方式;糖尿??;血糖波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54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220-01
通過干預病人生活方式,節(jié)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對糖尿病病人來說能改變病人身體的代謝功能,降低或幫助病人體內消耗血糖,從而減緩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生活質量。有很多糖尿病病人在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上做不到位,直接影響糖尿病的治療。
我們對2010年1月-12月份來我門診就診的180例糖尿病病人存在不健康行為的病人實施干預生活方式,取得良好效果。
1臨床資料
選擇對2010年1月——12月份來我門診就診的180例糖尿病病人。其中女98例;男82例;年齡33-77歲;病程1年以下78例;1-4年63例;5-9年22例;10年以上17例。
病人就診時詢問病史能嚴格按糖尿病飲食原則控制36例;不吃零食控制主食54例;不控制飲食90例;規(guī)律運動72例;偶爾運動68例;很少運動40例;有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70例;定期檢測血糖97例;偶爾檢測血糖73例;從不檢測血糖10例。
2實施方法
2.1控制飲食按固定時間就餐,主食量固定以粗糧為宜每天<6兩,三餐按比例分配為1:1:1或2:2:1,不額外吃零食,每日烹調油攝入量植物油25-30克,不吃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每日烹調油攝入不少于0.5千克,每日食鹽攝入<6克且不吃咸菜;每日全脂或脫脂牛奶250毫升,雞蛋或蛋清一個,瘦肉(最好魚肉)及豆制品150-200克。餐后血糖<7mmol/L時可在兩餐之間吃水果,每次不超過100克。
2.2規(guī)律運動適合運動的病人餐后一小時中等強度運動,散步每分鐘100步30分鐘;慢跑每分鐘100步20分鐘;小跑每分鐘120步10分鐘。
2.3控制煙酒大量吸煙的病人先控制每日吸煙少于10支,逐步過度到不吸煙;大量飲酒的病人先控制限量飲酒,逐步過度到不飲酒。以上實施方法取得病人及家屬的支持。
3行為認知階段
首先讓病人清楚了解到自己需要控制的代謝指標和并發(fā)癥,激勵病人產生主動改變行為的愿望。向病人講明要想控制血糖,血脂,血壓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必須采取健康的行為,如控制飲食,規(guī)律運動,定時監(jiān)測血糖戒煙戒酒等。讓病人認識到只有采取健康行為才能減少糖尿病的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
4行為矯正階段
糖尿病病人食量大,突然減少食量會產生饑餓感,這時讓病人攝入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增加飽腹感,不額外吃零食。大量長期吸煙和飲酒的病人短時間戒煙戒酒是很難的,采用逐步改變的方法,使病人從大量飲酒過度到限量飲酒最后逐步過度到不飲酒;對吸煙的病人也采取同樣的方法。
5監(jiān)督階段
病人定期復查時,詢問病人飲食,運動,血糖控制,吸煙飲酒幾方面控制情況,對病人提出遇到的困難及時給予有效的解決方法。鼓勵病人在行為改變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時對他們重復出現的不良行為及時糾正。
6評價
糖尿病病人實施干預生活方式后,病人的糖化血紅蛋白如果超過7%,此時就應該在強化干預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聯(lián)合藥物治療,盡早口服二甲雙胍。因為二甲雙胍不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同時沒有體重增加及低血糖等情況出現。如果病人在采取干預生活方式及口服二甲雙胍2-3個月后,病人血糖還沒有達到控制目標,此時應在干預生活方式及口服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用基礎胰島素。通過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監(jiān)測調整治療方案,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目標。
7小結
通過強化干預生活方式是治療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要特別強調糖尿病是終身疾病,需要長期堅持治療。干預生活方式聯(lián)合藥物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干預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階段必不可少的措施。只有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聯(lián)合藥物治療才能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目標,減少血糖波動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Martha MF,Cheryl H,Karmeen K,et al.A core curriculum for diabetes education[M].Chicago:Illinois,1994:363-388.
[2]Rena R,James E,Michael G,et al.Behavioral science research in diabetes-lifestyle change related to obesity,eating behavior,and physical activity[J].Diabete Care,2001,24(1):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