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是一種用有機化學溶劑對衣物進行洗滌、去除油污或污漬的洗滌方式。由于在衣物洗滌過程中水不直接接觸衣物,所以稱之為干洗。干洗的迅速普及離不開干洗劑的不斷改進,最初的干洗劑并不是有心為之,而是源于一次意外的收獲。
19 世紀中期,喬利·貝朗出生于巴黎一個貧民家庭。為了養(yǎng)活一家人,喬利在13歲時就到一個貴婦人家里當雜工,他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臟活累活。一天晚上,貴婦人為參加第二天的一個晚會準備禮服,她好不容易挑中一件,可是禮服有些褶皺,于是就讓喬利熨燙一下。忙碌了一天的喬利此時已經(jīng)非常疲倦,熨禮服時,一不小心,手肘碰翻了桌子上的煤油燈,燈里的煤油滴在了貴婦的禮服上。喬利被嚇壞了,他知道這件禮服是多么昂貴。貴婦人知道后,生氣又帶著輕蔑的口吻說:“這件衣服我不要了,但我要從你的工錢里把衣服錢扣出來,從今天起,你就準備給我干一年活吧,我不會付給你工錢的?!?/p>
喬利很沮喪,他把這件沾染上煤油的衣服掛在床前,時時提醒自己干活時要小心謹慎。過了些日子,他突然發(fā)現(xiàn),被煤油浸過的地方不但沒臟,反而將原來的污漬清除了,比別處顯得更干凈。對于這個發(fā)現(xiàn),喬利既興奮又好奇,他反復試驗,在煤油里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化學原料,終于研制出了一種特殊的洗衣劑,用這種洗衣劑清洗衣服,比用水清洗的更加干凈。
一年后,喬利在巴黎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服裝干洗店。人們首次見到這樣奇特的洗滌方式,紛紛前來干洗衣服,喬利的生意日益興旺,幾年時間里就成了聞名全國的干洗大王。
干洗誕生后的最初50年間,主要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樟腦萜等溶劑。這些溶劑都具有可燃性,使用時一不小心就容易造成火災,這一致命缺陷使干洗難以推廣。1897年,德國萊比錫的呂德維格·安特林使干洗劑向前邁進了一步,他首創(chuàng)使用四氯化碳作為干洗劑。四氯化碳是無色、易揮發(fā)、不易燃的液體,而且洗滌效果好,但也存在缺點,如帶有刺鼻的異味并且有毒,對設備具有腐蝕性。直到1918年,歐洲人改用三氯乙烯取代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也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它難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但是,三氯乙烯同樣是可燃液體,遇到明火、高熱有引發(fā)火災爆炸的危險。
雖然這樣的溶劑仍然不夠理想,但是人們對干洗的重視使它漸漸發(fā)展起來?,F(xiàn)在干洗店里常用的干洗劑是在1928年被發(fā)明出來的斯陶達溶劑和一種從石油中提煉而成的溶劑──全氯乙烯,它們既無害于人體健康,又沒有起火危險。由于干洗劑的價格比較昂貴,通常在清洗完畢后,還要將從衣物中擠出的溶劑進行蒸餾,再加以過濾,從而可以反復使用。
如今,干洗技術已實現(xiàn)機械化,更加方便人們的生活。(據(jù)蝌蚪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