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上帝的邏輯

2014-04-29 00:44:03姚孟澤
世界文化 2014年1期
關鍵詞:寵兒莫扎特才華

姚孟澤

在今天,當人們需要肯定一個人的才能時,往往只會說他有才華,而很少再嚴肅地說他是天才了。很可能的原因是,人們在使用“天才”這個詞時,往往暗含有“難以解釋”的意味,或是和“少年”這樣的詞連用。舉例說,我們愿意稱贊喜歡指揮的舟舟是天才,卻只愿說作曲家譚盾有才華。如果我這樣說還算符合事實的話,那么這個事實正說明了人們對“才”這個字的某種理解——天才是只有“天”才能定的,是與生俱來的,而舟舟指揮音樂的能力,使人除了“天賜”以外,想不出別的解釋來。一旦有“才”的是脫離了純凈根基的成年人,那便失去了“天降奇才”的神秘光環(huán)了。

但我們可以馬上舉出反例來。比如,李白是天才,曹雪芹是天才,莎士比亞是天才,達·芬奇是天才,等等等等。這些古人(而且都是成年人)都可以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不會有任何的錯位感,那么,會不會是譚盾還不夠天才?才華和成就高低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但是我想,造成用詞不同的原因并不在這兒,而是在于,譚盾是我們熟悉的人,是一個和我們一起,經歷人的降級、藝術降格的同代人。

在古代,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才華似乎都有一段時間不只源于個人,而更多地是來自一個更高的存在,比如天,繆斯,或者是上帝。那時的人類還受著神的眷顧,在眾生有序的生命鏈條中有著自己獨特的位置,而不只是冰冷宇宙中的一根蘆葦。中國古有“謫仙人”和“文曲星下凡”的說法,而當偉大的荷馬要歌頌阿基琉斯的憤怒時,他則要邀請繆斯來歌唱。同樣,當莫扎特以不可思議的才華將音樂從頭腦中“謄抄”到樂譜上時,他的崇拜者、嫉妒者和毀滅者安托紐·薩列瑞對上帝呼喊道:“我聽到了你的聲音——你的聲音里只有一個名字——莫扎特!”

上面這個情景出自英國作家彼得·謝弗(Peter Shaffer)的戲劇《莫扎特之死》(英若誠譯)。說來有趣,這部戲劇的本名為Amadeus(阿瑪丟斯),正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名字中間的那個詞,意為“上帝的寵兒”。這也恰好證明了上文的論述:天才是上帝的寵兒,他的藝術和創(chuàng)作是上天的饋贈。

然而,這樣的邏輯是令人沮喪的,尤其是對于那些像莫扎特一樣有著藝術上的野心,但卻不夠“受寵”的藝術家——例如薩列瑞——來說。劇作中,薩列瑞自小熱愛音樂,內心虔誠,一心想用音樂來歌頌和侍奉上帝。十六歲那年,上帝垂恩于他,讓他離開了家鄉(xiāng)倫巴第,來到維也納學習音樂,并順利地成為了宮廷作曲家。三十一歲時,他已經成為一個多產而廣受歡迎的音樂家。為了報答上帝的寵愛,他恪守道德和宗教戒律,加倍努力,一心想做上帝的奴仆。

然而這一年,莫扎特來到了維也納。在彼得·謝弗的筆下,他是一個品位低下、舉止粗俗、滿嘴臟話、行事幼稚的怪胎?!按巳艘豢桃察o不住,手腳總是不停地在活動,他的嗓音單薄,調門很高,他還有一種令人難忘的習慣,動不動就痙攣地格格尖笑——聲音刺耳,狀態(tài)幼稚。”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用音樂的繩索”,把薩列瑞捆了起來。在第一次聽到莫扎特的音樂后,薩列瑞說:“是痛苦的繩索又捆住了我,又刺到我的心里。啊,那種痛苦??!是我一輩子沒有經歷過的痛苦,我抬頭尋找我的老相識,我那位精明的上帝?!@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告訴我呀,我的主!那種痛苦是從哪兒來的,誰需要這種聲音,但凡聽到它的人,都能充分得到滿足。上帝,是你需要它嗎?難道是你?……我忽然感到恐怖,我覺得我好似聽到了上帝的聲音——而它竟然來自這樣一個家伙,我親耳聽到的,這樣一個傷風敗俗的娃娃!”

然而對于莫扎特來說,他似乎不認為自己的音樂是上帝的聲音,而是上帝應該聽到的聲音。他在描述《費加羅的婚禮》的創(chuàng)作構思時,說:“我告訴你們,我想寫一個延續(xù)半個小時的尾聲!四重奏變成五重,五重變成六重,越變越多,越變越廣——所有的聲音重疊,倍增,同時升起——在一起造出一種完全新的聲音來!……我敢打賭,上帝就是這樣聽見世界的,成千上萬,上億的聲音飛升到他耳朵里,變成了永不結束的音樂,我們無法想象的音樂?。▽λ_列瑞)這就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作曲家的職責!要把他,還有他,還有他,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他們的內心世界融合在一起——有丫頭的,也有宮廷作曲家的——這樣就叫聽眾變成了上帝?!?/p>

多么驚世駭俗的話語!在這話語的震懾下,薩列瑞愈顯平庸,愈發(fā)痛苦。與薩列瑞相比,莫扎特似乎是不敬神的——他要讓上帝聽見世界,要讓聽眾變成上帝。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成了上帝的寵兒,是個天才音樂家。為什么?薩列瑞問。上帝選擇寵兒的邏輯是什么?更令他痛苦的是,上帝在他身上開啟了對音樂的野心,卻不給他相應的才華;給了他理解天才的心靈,卻拒絕使他也成為天才:“那個尖聲狂笑的娃娃, 手里耍著那個臺球桿,心不在焉地往樂譜上隨便一涂一抹,就能把我嘔心瀝血創(chuàng)造的音樂變成一錢不值。謝謝吧,我的主,是你給了我為你效力的愿望——大多數人根本沒有這個要求,——然后你又叫我一聽我自己創(chuàng)造的東西就無地自容,謝謝吧!是你叫我懂得了神的世界無比的完美——大多數人根本不明白這是什么?!缓竽阌植贿z余力地叫我明白,我一輩子只能是個庸才!……你給我的唯一獎賞——我天賜的特權——就是讓我成為當代惟一能夠看清楚誰是你化身的人!”接著,薩列瑞像是突然擁有了莫扎特的力量:“狡猾的上帝!——你是敵人!我現(xiàn)在就給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敵人!我還要宣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就會竭盡全力在人世間破壞你的意圖?。ㄋ麗汉莺莸叵蛏系芍系?,然后,對觀眾)說來說去,要是不給上帝點教訓,那人還有什么用?”

那個崇敬上帝的、忠貞的庸才哪里去了?他開始像莫扎特一樣不敬神,甚至走得更遠,成了撒旦的寵兒。然而,盡管劇作中不斷將莫扎特和薩列瑞進行對比,作者卻并不試圖引導我們蔑視薩列瑞。既然冊封天才的權力歸于上帝,那么凡人又有何資格指責庸才呢?因此,在整個劇作中,薩列瑞更多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值得同情的角色。他理解什么是卓越,卻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無力前行。他的藝術野心越大,他的痛苦就越大。更有甚者,上帝又不斷通過莫扎特來嘲弄他,激怒他。漸漸地,他萌生了罪惡的念頭,打算著手破壞莫扎特的生活。畢竟,上帝的寵兒生活在俗世,光靠著創(chuàng)作音樂,他無法維持肉體的存在。

如果拋開前后的關節(jié),那么莫扎特和薩列瑞在這里的關系便很容易被理解為善和惡的對立,然而作者并不這樣認為。那是一個受到上帝垂憐的世界,但薩列瑞的痛苦和罪惡似乎又不斷地質疑上帝的邏輯,甚至是上帝的存在。薩列瑞說:“上帝需要莫扎特打開他通向這個世界的路,莫扎特需要我才能在這世界上出頭露面……你們看我下決心在這個世界上堵住上帝的路,而他一邊賞給我額外滿足,同時又放手讓我破壞了一個我討厭的競爭對手的前途?!边@樣,“上帝的寵兒”這個主題也就愈發(fā)含混不清,也愈發(fā)有悲劇意味。

就在莫扎特的才華不斷綻放,幾乎要沖破薩列瑞的阻撓時,他的父親,里奧波德·莫扎特去世了。對于莫扎特來說,父親像是上帝在人世的化身。他給了莫扎特才華和命名,真正使莫扎特成為“寵兒”;同時,他又是扼住莫扎特咽喉的人,使莫扎特在精神上受到控制,不敢擅自行事。他的死給莫扎特造成了極大的痛苦。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時的莫扎特和薩列瑞之間產生了神秘的感情聯(lián)系,于是有了下面的場景:

莫扎特: (悲痛地)我不聽他的懇求,結了婚。我把他一個人丟下,我跳舞、打臺球、胡鬧,讓他一夜又一夜地在空屋子里孤零零地待著,連個照顧他的女人都沒有……哦!上帝?。?/p>

薩列瑞: (驚惶地站起來)伍爾夫岡,我親愛的伍爾夫岡,不要責備你自己!……靠在我身上吧!只要你愿意……靠在我身上吧……

薩列瑞伸開雙臂,充分擺出一副慈愛之父的姿勢。莫扎特朝他走來,差一點就屈從于這個擁抱……

在這一刻,薩列瑞成了慈愛的父親,而莫扎特則是受傷的寵兒。有趣的是,正是通過莫扎特對自己心靈創(chuàng)傷的暴露,薩列瑞發(fā)現(xiàn)了控制莫扎特的終極手段:他裝扮成里奧波德的鬼魂,向莫扎特索要《安魂曲》,最終耗盡了他的生命。在莫扎特臨死前,薩列瑞說:“上帝并不愛你,阿瑪丟斯,給你起這樣的名字,阿瑪丟斯,上帝的寵兒,也沒用!上帝誰也不愛!他只是利用,他利用了誰,他剝奪了誰,對他說都無所謂!你現(xiàn)在沒有可利用的東西了,你太虛弱——你病入膏肓了!他把你用完了!你現(xiàn)在只能去死!”

莫扎特死了,薩列瑞成了歐洲最有名的音樂家。然而他也沒有擺脫命運的悲劇——“我被名封閉起來了!緊緊地裹住了!埋葬了!——可是叫我出名的那些作品我自己清楚,毫無價值!這就是對我的判決!我必須容忍被人叫做 ‘卓越!……而到了最后,上帝還留了最狠的一手!他等到我淹沒在名利,等到我對名都惡心了——突然,我的名消失了,一點不剩!……他叫我活到親眼看見被所有的人遺忘!……莫扎特的音樂在全世界越來越響!而我的音樂完全沒聲音了,最后沒有人演奏了!”

上帝通過對庸才的折磨來踐行自己的邏輯。然而,這樣的邏輯除了庸才薩列瑞之外,誰也無法理解,包括作者謝弗,包括作為讀者的我們——盡管薩列瑞是作品中最質疑上帝的人。在作品的最后,薩列瑞選擇了自殺(未遂)。按照他的邏輯——叫一個人墮落,就是叫上帝墮落——來說,自殺實際上等于否定上帝。似乎薩列瑞想說而未說的是,神設秩序,上帝有限的寵愛只是為天才準備的,而庸才則是被上帝冷落的人,遺忘的人。因此他們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守護神。那么,上帝還是那個全能的神嗎?在我們這個最終失去了他全部寵愛的世界,又有誰不是被神祇冷落和遺忘的呢?也就是說,又有誰不是庸才呢?或許正是如此,薩列瑞才對觀眾(舞臺下現(xiàn)實中的觀眾)奉上他的“神諭”:“輪到你們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我就站在周圍的黑影里。你們也會被失敗折磨,你們也會聽到那個高不可攀、麻木不仁的上帝的冷嘲熱諷——到那時候,我就在你們耳朵邊上自報姓名,‘薩列瑞,保護一切庸才的圣人!……世界各處的庸才——現(xiàn)在的和未來的庸才——我赦免你們!阿門!”無論自知與否,我們都是庸才,都需要薩列瑞的赦免和庇護。

然而,又有誰是天才呢?是否真的存在完美無缺的藝術,如薩列瑞眼中的莫扎特音樂一樣,“去掉一個音符,整個曲子就有了缺欠,刪去一個樂句,整個結構就垮了?”這是人類藝術的真正高度,還是作者對現(xiàn)實藝術的想象?對此,我更愿意理解為,薩列瑞的野心不僅是自己的野心,同時更是謝弗的野心;薩列瑞的痛苦,也是謝弗的痛苦。因此,莫扎特不是上帝的寵兒,而是薩列瑞和謝弗的寵兒,是他們野心的化身,以及痛苦的源泉;薩列瑞需要擺脫莫扎特,而謝弗則需要莫扎特來不斷提醒他藝術上的缺憾。

從這個意義上說,《莫扎特之死》這部戲劇不僅是在為莫扎特作傳,也是在為薩列瑞作傳,為天下的庸才作傳。因此,整部戲劇是由薩列瑞來講述的,而莫扎特只不過是一個被展示、講述和觀看的對象。在劇作一開始,薩列瑞就如開場道白那樣對著觀眾宣布:“高雅的先生們,慷慨的女士們!我現(xiàn)在向諸位提供——只公演一次——我最后的作品,題目是‘莫扎特之死又名‘上帝的寵兒……”

劇作的作者是誰?薩列瑞還是謝弗?抑或二者為同一人?觀眾們從一開始就看不清楚,正如同看不清楚上帝判定天才和庸才的邏輯一樣。清楚的是,莫扎特作為“上帝的寵兒”,昭示著上帝可能的存在;又如星辰一樣,提醒我們當中的佼佼者——那些藝術家的心之所向。

猜你喜歡
寵兒莫扎特才華
封面:傾聽莫扎特
萬松浦(2023年6期)2023-04-08 11:57:16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題的六個視角
我攢了一年的才華,都用在了年終總結上
莫扎特
花卉的寵兒——吳昌碩
童話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短視頻因何成了寵兒?
新產經(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6
輕淺不是莫扎特
歌劇(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寵兒》中的后現(xiàn)代敘事策略
拼才華的古代花美男
學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03
殘忍”的才華*——五篇小說的比較分析
峨山| 乌拉特前旗| 格尔木市| 赤峰市| 广宗县| 云浮市| 寻乌县| 宜兰市| 武鸣县| 乃东县| 腾冲县| 阿拉善右旗| 广元市| 额敏县| 陇西县| 清涧县| 广安市| 岗巴县| 开江县| 枣阳市| 永州市| 安庆市| 孝义市| 岳普湖县| 涟源市| 梨树县| 易门县| 沅陵县| 临泉县| 黔江区| 农安县| 花垣县| 洛川县| 苍南县| 墨竹工卡县| 桑植县| 大姚县| 庆阳市| 普兰县| 仁怀市| 莎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