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異常黑暗的年代,政權更迭頻繁,缺乏長時期牢固穩(wěn)定的大一統(tǒng)王朝。但社會越是動亂,思想就越是自由活躍,于是這又成為繼戰(zhàn)國“百家爭鳴”之后又一個思想解放的時代。由于政治環(huán)境惡劣殘酷,許多文人無法接受但又不敢公然反抗,于是紛紛背棄傳統(tǒng)儒教,提倡老莊的自然哲學。其本質就是強調個人精神自由,重視個體價值,并要求社會對此給予尊重。嵇康是其中極為杰出的代表,雖然他最終為自己的理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卻一直影響著后人,本人試圖從多個方面分析其死亡原因。
關鍵詞:嵇康;死亡;原因
魏晉風度是對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整體精神風貌的一個高度概括,那時期的文人“越名教任自由”,崇尚精神上的自由,嵇康和阮籍同為竹林七賢的領袖,都崇尚老莊,不拘禮法,但二人結局大相徑庭。阮籍人情更為練達,雖然他并不認同司馬氏的做派,但身為其幕僚,無法避免地被卷入政治漩渦,于是他采取虛與委蛇、醉酒佯狂的方法來躲避矛盾,既多少能維護些個人意志又不致招來殺身之禍,個人得以保全。嵇康性情更為直爽剛傲,最終不容于司馬氏,被其殺害。他的死亡,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也令不少后人扼腕嘆息。究其原因,可窺探出從以下幾點:
一、家族背景
嵇康雖然出身寒門,但卻成了皇親。雖然嵇康沒有在作品中提及過妻子,但她卻可謂是改變了嵇康一生命運之人。嵇康的妻子究竟何許人也?文獻中有著不同的說法?!段倪x》卷十六李善注引王隱《晉書》:“嵇康妻,魏武帝孫穆王林女也。”《三國志·魏志卷二十》裴松之注引《嵇世譜》:“嵇康妻,林子之女也?!辈还苣姆N說法,有一點確定無疑,嵇康的夫人是曹魏宗親?!稌x書·嵇康傳》中也曾記載:“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币簿褪钦f,嵇康取了曹氏宗女,并有了一個中散大夫的官職。
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靠血緣關系維系的氏族社會,等級制度森嚴,統(tǒng)治者為了保持血統(tǒng)的純正和統(tǒng)治的穩(wěn)定,往往要求貴族之間互相結為姻親,魏晉時期也不例外。嵇康所處的時代正面臨著王權更迭的風暴,一方是當時作為君主無能懦弱的曹魏氏,另一方是作為權臣野心勃勃的司馬氏。雙方經(jīng)過多次較量,在司馬氏誅殺曹氏掌握實權以后,勝負終定。司馬氏開始大力扶持自己的力量,鞏固自己的勢力,并大肆屠殺與曹魏有關聯(lián)的異己分子,造成“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恐怖氣氛。嵇康娶長樂亭主,被視為曹魏的女婿。按照中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政治傳統(tǒng),司馬氏一族的崛起即宣告曹魏一族的滅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嵇康的死,與他的這種家庭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二、性格因素
竹林七賢是當時頗有影響力的文人團體,因此,司馬氏對其并不是采取一味血腥殺戮的態(tài)度,而是想籠絡其成員為自己服務,從阮籍、山濤的境況皆可看出。嵇康身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又是曹魏宗親,更成為司馬氏竭力拉攏的對象。他要是效仿阮籍的做法,當個閑散官員,也是可以保全性命的。然而天生剛烈高傲的性格注定了他無法走上這條委曲求全的道路。至于這種性格最終所招致的禍端,他自己也是十分清楚的。他在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里提到:“以不如嗣宗之賢,而有慢馳之闋;又不識人情,暗于機宜;無萬石之慎,而有好盡之累,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意思就是自己個性傲慢懶散,不通人情世故,不懂隨機應變,既不如阮籍賢能又不比萬石謹慎,直言不諱,容易得罪人而招來災禍。當時司馬氏為了粉飾自己奪權的行為,大力推行傳統(tǒng)儒教,提倡儒家的禮法。嵇康卻是崇尚老莊的自然思想,否定名教,認為名教禮法是違反自然、壓抑人性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面對司馬氏的多次征召,嵇康都拒絕了?!杜c山巨源絕交書》這篇散文更是直接表明了嵇康這種決然的不合作態(tài)度和對名教的反對,成為他最終被殺的一個伏筆。
嵇康心高氣傲、桀驁不馴的性格不僅惹怒了司馬氏這種權貴,也得罪了鐘會這樣的權臣?!妒勒f新語》里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鐘會仰慕嵇康的文學才情,希望結識他,但他帶人登門拜訪時,嵇康依然在大樹下煉鐵,旁若無人,很長一段時間與鐘會沒有任何交流。鐘會自覺無趣離去之時,嵇康說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焙茱@然,這次拜訪令鐘會折了面子,他由此對嵇康懷恨在心,后來找到機會終于將其置于絕境。
三、直接原因
呂安事件是嵇康被害的導火索?!度龂尽の簳ね豸觽鳌纷⒁段菏洗呵铩罚骸俺酰蹬c東平呂昭子巽及巽弟安親善。會巽淫安妻徐氏,而誣安不孝,囚之。安引康為證,康義不負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濟世志力,鐘會勸大將軍因此除之,遂殺安及康?!眳问蟽尚值鼙緛矶寂c嵇康交好。但哥哥呂巽卻奸污了弟弟呂安的妻子徐氏,呂安找嵇康商量想要告發(fā)哥哥。嵇康以為家丑不可外揚,勸呂安兄弟間要以和為貴,呂巽也發(fā)誓此后不會再傷害呂安,此事就此打住。沒料想?yún)钨惝斏祥L史后反咬一口,誣告呂安不孝順,呂安因此被發(fā)配至邊疆。遭受親哥哥如此羞辱和陷害,呂安自然意難平,于是修書嵇康訴說自己的激憤,書中流露出對司馬氏的不滿情緒。此書不幸被司馬氏所截,他將呂安關進了大牢。嵇康義不容辭為呂安作證,結果把自己也給繞進了牢獄。入獄后嵇康寫下了申訴書,揭發(fā)了呂巽奸污弟媳、陷害弟弟的罪行,又飽含憤懣地寫下了著名的《幽憤詩》,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他喜愛老莊、任情肆意的志向,對現(xiàn)實世道險惡的感慨和身陷囹圄后的悲憤。這首言辭俊麗、真摯感人的詩歌很快就傳遍洛陽,在太學生中引起了很大反響,引來三千多太學生聯(lián)名請愿,要求釋放嵇康,留下來做他們的老師。對嵇康懷恨在心的鐘會趁此機會進言司馬氏:“嵇康,臥龍也,不可起。”最終嵇康被司馬氏誅殺?!稌x書-嵇康傳》中記載了這段歷史:“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弊阋婏殿I袖般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能引出三千太學生聯(lián)名請愿,對于這樣的人物,哪個皇帝會不害怕呢?因此,嵇康的死是必然的。
關于嵇康死前的最后情景,《世說新語·雅量》也有記載:“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可見,嵇康雖然即將被處以極刑,卻泰然自若,不為己悲,他這種從容赴死的風度,也令人慨嘆不止。
【參考文獻】
[1]王強.嵇康死亡原因考[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2)
[2]何廣順.權利中的詩人——從“嵇康之死”談起[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06)
作者簡介:賴巧琳(1981-),女,重慶開縣人,河南工業(yè)貿易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