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定剛 文美道 李賢 碧萬寧 方運鳳
摘要:應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在核桃桑盾蚧越冬代成蟲期和第一代若蟲期進行了林間防治試驗,結果表明: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對桑盾蚧成蟲沒有殺滅作用,但對下一代若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00,200,400倍液噴霧防治控制效果分別為8617%,7457和6425%,在生產中應用以100倍液效果最好;在若蟲期施藥對若蟲的殺滅效果非常明顯,500,1 000,1 500,2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別為9565%,9541%,8434%和6594%,其中500,1 000倍液防治效果達到了95%以上,在生產上推廣使用以1 000倍液濃度為宜。
關鍵詞:噻嗪酮;桑盾蚧;防治試驗
中圖分類號:S763. 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020(2014)04-0001-04
核桃桑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Tozzetti是核桃樹上危害較重的蟲害之一,以雌蟲和若蟲群集枝干上刺吸皮層汁液,引起枝枯樹死\[1\] ,該蟲在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1年發(fā)生2代,以雌成蟲在枝干上越冬,越冬雌蟲3月上旬開始復蘇,第一代若蟲出現(xiàn)在5月初~6月上旬,第二代若蟲出現(xiàn)在7月初~8月上旬,思南縣鸚鵡溪鎮(zhèn)核桃示范基地的核桃樹有蟲株率高達35%,因桑盾蚧危害造成部分枝條枯死的樹達386株,造成全株枯死的有12株,若不加以防治,示范基地將毀于一旦,但由于示范基地的核桃已進入掛果期,對農藥的安全性要求很高,為此本文選擇了無公害農藥噻嗪酮開展了防治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到如下。
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鸚鵡溪鎮(zhèn)石階水村核桃示范園基地2號小班,面積166 hm2,地理位置在東經108° 15′31″,北緯27° 57′03″,海拔780 m,試驗林分為5~7年生核桃人工林,林分長勢中等,樹高30~45 m,冠幅22 m×25 m~25 m×30 m、桑盾蚧有蟲株率為30%,蟲口密度為25~101頭/標準枝。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材料
藥劑為25%的噻嗪酮可濕性粉劑,重慶樹榮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藥械為及時雨牌3WD-16充電式噴霧器,河北石家莊市益農植保機械有限公司生產。供試蟲種為越冬代桑盾蚧成蟲和第一代若蟲。
2.2試驗設計
施藥時期為桑盾蚧越冬代成蟲期和第一代若蟲期,越冬代成蟲期施藥試驗設計4個處理: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200,400倍液及清水(CK),每個處理重復3次;第一代若蟲期施藥試驗設計5個處理: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500,1 000,1 500,2 000倍液及 清水(CK),每個處理重復3次。在林間選擇感蟲樹作為標準株, 每個試驗小區(qū)處理并調查10株標準株,每標準株調查3個標準枝。
2.3試驗方法
2.3.1越冬代成蟲期防治試驗
2013年3月10日施藥,噴藥前調查標準株上的活成蟲蟲口數(shù),噴藥后10,20 d調查活成蟲數(shù),計算成蟲蟲口減退率,5月3日在第一代若蟲期調查標準株上的第一代若蟲的蟲口數(shù),計算第一代若蟲的蟲口數(shù)與施藥前越冬代成蟲的比值和對第一代若蟲的控制效果。
成蟲蟲口減退率(%)=施藥前成蟲活蟲數(shù)-施藥后成蟲活蟲數(shù)施藥前成蟲活蟲數(shù)×100%\[2\]
對第一代若蟲控制效果(%)=(1-施藥區(qū)第一代若蟲與越冬代成蟲的比值對照區(qū)第一代若蟲與越冬代成蟲的比值)×100%
2.3.2第一代若蟲期防治試驗
2013年5月5日施藥,施藥前調查標準株上的若蟲活蟲數(shù),施藥后5,10,15 d調查若蟲活蟲數(shù),計算若蟲口減退率和施藥15天后的防治效果。
蟲口減退率(%)= 施藥前若蟲活蟲數(shù)-施藥后若蟲活蟲數(shù)施藥前若蟲活蟲數(shù)×100%
防治效果(%)=施藥區(qū)蟲減退率-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100-對照區(qū)的蟲口減退率×100%\[3\]
3結果與分析
3.1越冬代成蟲期施藥對成蟲的防治效果
用25%的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200,400倍液在越冬代成蟲期進行噴霧防治,藥后10,20d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081%,229%,112%和177%,381%,289%,而對照區(qū)的蟲口減退率為193%和322%見表1。施藥區(qū)與對照區(qū)的蟲口減退率無明顯差別,說明25%的噻唪酮對桑盾蚧成蟲沒有殺滅作用。
3.2越冬代成蟲期施藥對第一代若蟲的控制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施藥區(qū)的若蟲蟲口數(shù)明顯低于施藥前成蟲蟲口數(shù),對照區(qū)的若蟲蟲口數(shù)大大高于施藥前若蟲蟲口數(shù),施藥區(qū)的第一代若蟲數(shù)與越冬代成蟲之比僅為022,040,057,而對照區(qū)的第一代若蟲數(shù)與越冬代成蟲之比高達159,說明在越冬代成蟲期施藥對第一代若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00,200,400倍液對第一代若蟲的平均控制效果達8617%,7457%,6425%,對第一代若蟲控制效果數(shù)據(jù)經sin-1xi轉換后再經方差分析得見表2可知:三濃度的控制防效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對3種濃度的控制效果進行多重比較得見表3可知:各濃度之間的控制效果存在極顯著差異。
3.3若蟲期施藥對若蟲的防治效果
從表4可以看出:500,1 000,1 500,2 000倍施藥后5 d蟲口減退率僅為146%,103%,155%,216%、而對照為141%,施藥區(qū)和對照區(qū)無差異,施藥后10,15 d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7468%,7128%,6898%,5476%和9588%,9566%,8519%,6777%,對照區(qū)為288%和583%,這說明噻唪酮對若蟲藥效比較慢,藥后5 d基本無作用,藥后10 d開始產生作用,15 d達高峰。校正防效數(shù)據(jù)經經sin-1xi轉換后再經方差分析得表5可知:4種濃度的防效存在顯著差異,進一步對4種濃度的校正防效進行多重比較見表6,可知:500倍液與1 000倍液之間差異不顯著,1 000倍與1 500倍和2 000倍之間差異極顯著。由此可確定若蟲期施藥以1 000倍液濃度為最佳。
4結論與討論
(1)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桑盾蚧越冬代成蟲,對成蟲沒有直接的殺滅作用,但對下一代若蟲有控制作用,100,200,400倍液防效分別達8617%,7457%,6425%,在生產中建議使用100液效果最好。
(2)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桑盾蚧若蟲,對若蟲的殺滅效果非常好,500,1 000,1 500,2 000倍液15d的防治效果達9565%,9541%,8434%,6594%,其中500,1 000倍兩個濃度的防治效果達到了95%以上,考慮到防治成本因素,在生產中推廣使用以1 000倍液為宜。
(3)在成蟲期施藥,能降低下一代若蟲的蟲口密度,在若蟲期施藥能真接殺死若蟲,原因是噻嗪酮能抑制昆蟲幾丁質合成,破壞昆蟲的新生表皮形成,干擾昆蟲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引起害蟲死亡。具觸殺、胃毒作用強,具滲透性。不殺成蟲,但可減少產卵并阻礙卵孵化\[4\];另外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在成蟲期施藥的樣株上的若蟲存活時間比較短,可能是受藥的成蟲產的卵活性比較低,孵化的若蟲抗性差的緣故,具體原因有待進行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孫益知.核桃病蟲害防治新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209-211.
\[2\]賀春榮,顏見恩,王宗堯.70%噻嗪酮水分散粒劑對柑橘介殼蟲的防效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2,21:138.
\[3\]張華峰,魏招云,魏初獎 等.1%噻蟲啉微膠囊顆粒劑防治松墨天牛林間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10,29(5):35-37.
\[4\]徐映明,朱文達.農藥問答精編\[M\].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2007:65.
(責任編輯:鄭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