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退市制度改革關鍵在于嚴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過程中的違規(guī)發(fā)布和虛假陳述,強化罰賠機制,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全面性,才是中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改革核“新”所在。
首先,提高財務報告披露的時效性。
國內上市公司財報披露的滯后性已成嚴重缺陷,應縮短財務報告時間周期,保證財報準確及時反應企業(yè)經營狀況。在當下知識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追求高效、高速成為人們的共識。隨著計算機升級、網絡普及和企業(yè)ERP系統(tǒng)廣泛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大大提高了企業(yè)的財務工作效率,縮短了財務信息產生、報告的時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與未來相關的企業(yè)財報若不能及時披露,就會喪失其應有的價值。監(jiān)管機構應縮短財報的披露時限,即上市公司財報應以定期披露為主,輔以相關實時財務報告(每周財務快報,月度財務報告)。
換言之,上市公司的定期財務報告只需對過去的財務信息進行簡要的匯總與評價,重點突出經營者和利益相關者所關注的信息;至于具體數據等信息,可以借助網絡提供在線實時查詢,以滿足市場對財務信息及時性的需求,同時減少上市公司財務操作上的空間。如果財報總是滯后三個月甚至半年,可能半年前該上市公司已經符合退市標準,卻因為沒有及時披露而未受到監(jiān)管。
其次,加強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廣度。
信息披露越全面完善,上市公司虛假陳述難度就會成倍增加,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這就需要擴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圍,爭取做到充分提示風險,不僅要披露財務信息等確定性信息,還要盡可能多地披露非財務信息和上市公司關聯(lián)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狀況有全面、透徹的了解。除財務信息外,還應包括:主營與非主營具體業(yè)務、資產狀況、市場份額、發(fā)展目標、客戶體驗、新產品開發(fā)和服務等;有關股東和主要管理人員的信息,對于不便公開的信息,如公司員工個稅、社保繳納信息,企業(yè)所擁有的無形資產與技術力量,人力資源信息,要提供主要投資機構和投資者代表方便查閱的系統(tǒng)平臺;非財務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對上市公司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及對上市公司前景作出判斷。
再次,加大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懲罰力度。
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主要問題是重大事件不及時披露或遺漏、信息披露虛假以及誤導性陳述。提供虛假信息的發(fā)行人和上市公司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對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董事、監(jiān)事等高管人員,及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及信用評級等中介機構不僅要承擔連帶民事責任,還要承擔相應明確的刑事責任。同時,對保薦人等中介機構也要加大處罰力度,讓其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
在立法層面,可以借鑒被喻為美國證券交易綱領的薩班斯法案,將造假欺詐行為的性質上升到危害金融市場穩(wěn)定與安全,甚至擾亂國家金融秩序的高度。從舉證方式/證據收集/判決時效性等方面多管齊下,強化立法可執(zhí)行性。
此外,注重投資者利益賠償機制。
在退市改革中,要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秉持穩(wěn)中求進的原則,既給予市場緩沖期以釋放風險,又通過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降低退市制度的實施成本,完善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體系,以及全國性場外市場系統(tǒng),或其他符合條件的場外交易市場,促使退市行為市場化、正?;?、常態(tài)化。
切實執(zhí)行證券市場民事賠償責任,因發(fā)行人、上市公司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fā)行人、上市公司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