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利朋
摘要:關于媒介及媒介批評的起源,很多學者認為新聞批評與新聞起源一起出現(xiàn),媒介批評和媒介同時產(chǎn)生,但中國古代邸報的出現(xiàn)證明這個觀點有一定錯誤。
關鍵詞:媒介批評;媒介起源;邸報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媒介在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經(jīng)濟社會的當下,媒介事件層出不窮,與之而來的媒介批評也逐漸產(chǎn)生發(fā)展并成為體系。但要論媒介批評何時產(chǎn)生,學者們眾說紛紜,各自看法觀點不一。首先的問題是學者對于“媒介批評”的認識有分歧,再者對新聞媒體的產(chǎn)生的認識上有分歧。本文將從這兩方面入手,展開對媒介產(chǎn)生以及媒介批評如何見之于新聞媒體上進行論述。
一、對媒介批評的認識
對于媒介批評,學術界起初有三種解釋,分別是新聞批評,傳媒批評和媒介批評。
新聞批評是我國最開始使用的概念,一種是指批評性報道,實施輿論監(jiān)督的報道,這種說法有點牽強附會,因為新聞報道本來就是實施社會公器的職能,不應再繼續(xù)將新聞批評視為批評性報道來會混淆視聽。它更主要的概念應該是對新聞及新聞媒體的批評,如劉建明的《媒介批評通論》。而且我國的新聞事業(yè)是劃為文學的一個分支。在文學理論中,文學批評即是對現(xiàn)成的文學進行批評,而非記載批評內(nèi)容的文學,所以為了整齊劃一,也應該將新聞批評視為對新聞報道進行的批評。
1997年劉建明提出傳媒批評的概念,其使用是在批評媒介的角度上。后來肖小穗在《傳媒批評:揭開公中立的面紗》一書中對社會歷史中傳媒,結合傳播學,符號學,結構主義,女性文學等方面對傳媒進行批評分析。但這個概念很少被使用。
媒介批評的相關概念首先是在西方提出的,從相關理論著作與批評實踐來看,西方其實存在著多個概念,如journalism、criticism、press、criticism、mass、communication、criticism、和media criticism這些詞大多數(shù)是對媒介的組成要素進行批評。其指的是對大眾媒介整體進行批評。大眾媒介是一個相當廣泛的概念,除傳統(tǒng)的報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外,還包括電影,網(wǎng)絡,手機,流行音樂,廣告等各種各樣的傳播媒體。媒介批評如今在西方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專業(yè)術語,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構架,如沃里克的《電子媒介批評:應用的視角》,博格的《媒介分析方法》與艾倫的《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這個大眾媒介批評的觀點后來被一些學者,如黃新生,吳迪的引進,研究經(jīng)歷了“呼吁—評介—整合”幾個階段,逐漸成為學術界對于媒介批評的看法,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一門顯學。
(二)媒介批評的理論核心
媒介批評學研究的是對媒介,傳播內(nèi)容,傳播方式與傳播效果的重要解讀,提出修正媒介的傳播規(guī)范,提出批評媒介的原則,方法與要求。媒介批評學通過解讀經(jīng)驗的理論化,揭示媒介的隱蔽性規(guī)律,建立媒介批評的概念體系和理論范疇[1]。顯然,媒介批評是對媒介進行批判。小約翰說:批評使用價值進行判斷[2]。至于如何進行批判,學術界也產(chǎn)生了分歧。
一種說法是在20世紀60年代,繼西方出現(xiàn)的媒介批評專著,稱為批判學派,偏重于對媒體實質(zhì)及社會功能的宏觀分析,高屋建瓴的展開批評,也稱學理批評。這種學派將對媒介的批評上升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哲學等文化層片上,大致有五種批評視角:(1),傳播政治經(jīng)濟學視角,(2)社會責任論視角,(3)信息不平衡流通視角,(4)文本分析視角,(5)文化研究視角[3]。
二是學術中的非學理批判,注重對大眾媒介作品的的解讀與批判,從微觀的角度上對特定媒介作品的影響進行批判,在我國非學理批判多而學理批判少。在陳信凌的《媒介批評芻議》一文中認為媒介批評應該由學理批評和非學理批評構成[4]。
(三)媒介批評的起源
有論者認為,新聞批評與新聞起源一起出現(xiàn),媒介批評和媒介同時產(chǎn)生,都根植于意識同源的互動性[5]。拿歐美來說,美國近代報刊誕生之后就產(chǎn)生了媒介批評,例如,詹姆斯·利溫頓在1777年革命結束期間發(fā)行《皇家公報》,該報一直捏造新聞,歪曲事實,所以當時的愛國派批評它是“利溫頓的扯謊公報。”1665年英國國務大臣派普對《牛津公報》創(chuàng)刊號就發(fā)表了評價,雖然認為它“無比美麗,全是新聞,沒有評論?!?/p>
中國的報紙何時產(chǎn)生,學術界觀點不一,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中國最早的報紙應該出現(xiàn)在唐代,1982年方漢奇《從不列顛圖書館藏唐歸義軍“進奏院狀”看中國古代的報紙》提出唐代“進奏院狀”應為中國最早的報紙。黃卓明先生在《中國古代報紙?zhí)皆础分刑岢鲋袊鴪蠹埵家娪谕硖拼?。姚福申在《有關邸報的幾個問題探索》也明確表明邸報產(chǎn)生于晚唐。
隨著考古業(yè)的發(fā)展,關于中國古代最早報紙的起源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爭議,西漢的“邸報”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報紙,它創(chuàng)辦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初期(約公元前二世紀左右)(一說源于唐代進奏院狀報)。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在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駐京辦事處,這個住處叫作“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lián)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后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這就是《邸報》產(chǎn)生的背景。無論是西漢的報紙還是唐代的報紙,其主要功能是皇帝給官僚或地方的詔旨,大致包括官職的任免,官僚的奏章,戰(zhàn)報,賞罰等。
二、中國古代的報紙算媒介嗎
有觀點認為,中國最早的報紙應該算近代的“申報”,他們并不認為唐代或者西漢的“邸報”可以稱之為報紙。的確,近代報紙承載的新聞實行輿論監(jiān)督,傳播信息,服務社會的功能,它商業(yè)性十足,所以極易產(chǎn)生媒介事件,也易媒介批評的產(chǎn)生于發(fā)展。但筆者認為,中國古代的“報紙”它有以下特點就足以稱之為最早的媒介。
首先,傳播者,媒介,受眾它都具有,宋代還專門設立進奏官(具有邸報記者性質(zhì)),內(nèi)夫人、起居郎、起居舍人等進行采寫,針對特定的受眾群體,士大夫階層,有當時先進的媒介(竹簡或絹帛)和派送人,形成完備的結構。
它履行傳播消息,服務受眾的職能。并且官僚實施中央的詔旨,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反饋的效果,具有比較完整的功能。
因此得出結論,中國古代的“邸報”,無論是西漢還是唐代在報紙,傳媒出現(xiàn)的時候,都沒有產(chǎn)生媒介批評,若要論媒介批評的起源,西方在近代媒體的產(chǎn)生而出現(xiàn),但在古代中國這個論點卻不成立。
【參考文獻】
[1]劉建明.媒介批評的學說構成與視野[N].人民網(wǎng),2008-12-24
[2]斯蒂文·小約翰.傳播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劉自雄,《為“媒介批評”證明》,新聞與傳播評論2002年卷
[4]陳信凌《媒介批評芻議》,南昌大學學報 哲學與社會科學版,1998(3)
[5]劉建明,《媒介批評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