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俐
人生的最大特點是未知。
我們可以在看過一場電影后,評價其優(yōu)劣;讀過一部小說后,判斷其好壞;面對一座竣工的建筑談論觀感,但是,我們卻始終無法對自己的整個人生做一番估價,蓋棺定論的事永遠屬于后人。
當我們沒有上學的時候,永遠不知上學是怎么回事,一旦從學校畢業(yè),知其所以也悔之晚矣。當我們沒有從事一項工作的時候,永遠不諳此中三昧,一朝使命完成,明白了個中滋味卻早已物是人非。
當我們不懂得愛的時候已經(jīng)在愛,不懂得生的時候不斷在生,不懂得死的時候必定要死。我們知道了什么,便告別了什么;我們悟出了什么,便逝去了什么;我們珍重了什么,便遠離了什么。
人生的另一個特點是無知。
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有人說人是由猴子變的,也有許多人相信了這種判斷,我比大家愚蠢而固執(zhí)了一點兒,萬難相信人類的父母是丑陋的猴子,并好奇地假想,假如人類真的脫胎于猴子,那起碼該有這樣幾只猴子——白猴子、黑猴子、黃猴子、紅猴子,對應現(xiàn)在的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和紅種人。
我們更不知自己的家有多大。宇宙是人類之家,我們卻不知它的面積如何,體積如何,不知它有幾扇“門窗”,有幾座“庭園”,幾幢“別墅”,甚至不知我們人類擁有幾多親眷——星際的智能生命。我們不知道太陽和月亮輪流忠于職守是遵照誰的命令,更不知道科學家所說的“暗物質”的具體內容和邊界。
更為可悲的是,我們還不知道自己生存的意義。數(shù)千年、萬年的人類文明史中最智慧的生命——優(yōu)秀的哲學家們,絞盡腦汁、搜索枯腸,也沒有弄清楚我們生命存活的理由。
人生的原動力之一是求知。
求知,是生命的原動力,也是心靈的基本需要,是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可靠保障。我們見過因貧窮、疾病和天災人禍而變得萎靡不振、失魂落魄的人,卻沒有遇到過一個以求知、求真理為己任的人被貧窮、疾病和天災人禍等苦難所壓倒,相反,那些苦難中的花朵在寂寞中綻放,地獄般的煎熬鍛造了最優(yōu)秀的靈魂,居里夫人和霍金是我們能隨口說出的求知的偉人。
人活在世,求者多多。有的人求官,有的人求錢,有的人求名,有的人求知。不同的追求,異樣的人生。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通過各種機制鼓勵人們在求知的道路上邁進,則人文的精神和文明的風尚將會發(fā)揚光大。因為要求知,就必須兩條腿走路,求知的兩條腿是民主與科學。舍棄了民主的氛圍和科學的態(tài)度,哪里會有什么求知可言?
【原載2014年2月6日《廣州日報·每日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