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熹
我家養(yǎng)了十二條鸚鵡魚。它們的顏色很鮮艷:有的全身金黃,有的通紅,還有的是黃紅相間。這些魚都有圓圓的、大大的眼睛,鼓鼓的小肚皮,裙子一樣的大尾巴。因為它們的嘴巴長得像鸚鵡嘴,所以名字叫鸚鵡魚。
(開頭介紹漂亮的外形及名字的來歷,用詞準確。)
這些魚兒膽子很小。
(過渡句引起下文。)
記得鸚鵡魚剛剛來到我家,爸爸把它們放進了一個大魚缸里。我準備給它們喂食,剛走到魚缸附近,小魚們迅速地躲到魚缸里的加熱棒后面。只有一條小紅魚因為沒地方躲了,緊張地擺著尾巴在魚缸里游來游去……我趕緊放慢速度,放輕腳步,悄悄地走到魚缸跟前,捏了點魚食輕輕地撒下去。只見那條小紅魚急忙游到魚缸邊上,大尾巴擺來擺去,本來就合不攏的嘴巴張得更大了,看起來很慌張。可它又不時地看著慢慢下沉的食物,應該是不想放過這些美味吧!過了一小會兒,它也許是感覺到沒有危險,才悄悄地游到食物旁邊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魚食吃光了。這時,它左看看,右看看,好像在說:我還要吃。我心里想:你這個小可愛,這回因“禍”得福了吧!
(通過“躲”、“只有”、“游來游去”等詞語,可以看出小作者觀察細致。)
(小魚由緊張到吃光食物,描寫細致,也表達了小作者的憐愛之心。)
雖然其他的魚都還餓著,但我也不敢往魚缸里再撒食了,我是擔心這條小魚一會兒搶著吃把自己撐著,只好把其他小魚一條一條地撈到盆子里去喂。
我相信,總有一天,這些小魚熟悉了環(huán)境,不再害怕我這個小主人,對我擺尾巴要食吃。
(表達了對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期盼。)
(指導教師: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