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去年夏天,在美國普林斯頓一個社區(qū)里,我和一對來自上海的老夫婦聊天,都是來看望孩子的,便格外聊得來,聊得興致濃郁,竟然忘記了時間,從夕陽落山聊到了繁星滿天。那時,我們坐在一泓小湖旁邊的長椅上,面前是一片開闊的草坪,一直連到湖邊。當(dāng)夜色如霧完全把草坪染成墨色的時候,抬頭一看,忽然看見草坪中有光一閃一閃在跳躍,再往遠(yuǎn)看,到處閃爍著這樣一閃一閃的光亮。最開始的感覺,它們是上下在跳,高低不一,但跳躍得非常有節(jié)奏,讓人覺得有種置身童話世界的感覺。
起初,我沒有反應(yīng)過來那光亮是什么東西。老夫婦去年就來過這里,早見過這情景,笑著告訴我:是螢火蟲。我不好意思地對他們說:我都有好幾十年沒有見過螢火蟲了。想想真的是久違了,我以前看見螢火蟲,還是童年,住在北京胡同里的大院的時候。算算日子,至少有五十年的光景了。那時,我住在一個叫粵東會館的三進(jìn)三出的大院里,在花草中和墻角處,不僅能見到螢火蟲,還能聽得見蟋蟀、油葫蘆和紡織娘的叫聲。夏天的夜晚,滿院子里瘋跑捉螢火蟲,然后把螢火蟲放進(jìn)透明的小玻璃瓶里,制作我們自認(rèn)為的“手電筒”,再滿院子里瘋跑,是我們孩子最愛玩的游戲。
如今,在北京,不僅這樣的四合院越來越少,就是有這樣的四合院,孩子們也再見不到螢火蟲,玩不成這樣的游戲了。如今的城市,有霓虹燈和電子游戲,比螢火蟲的閃爍要明亮,甚至炫得神奇,但是,那些畢竟是人工的,不是來自大自然的光亮。如今,童話般的心理感覺和視覺沖擊,往往來自電腦制作或3D電影。其實,對于孩子,乃至成年人,那種童話般的感覺,更多的應(yīng)該是來自大自然。越來越高科技現(xiàn)代化的城市,讓我們遠(yuǎn)離了大自然。
之所以想起了去年和螢火蟲重逢的事情,是因為前兩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這樣的消息:如今,在淘寶網(wǎng)上可以買到螢火蟲,每只螢火蟲賣3元到4元,一般批量出售是以一百只螢火蟲為單位的。接到訂單之后,商家指派人到野外去捉螢火蟲,把螢火蟲捉到后,再把它們裝進(jìn)扎了小孔的塑料瓶里,空運過來。淘寶網(wǎng)的廣告上說:送她可愛的螢火蟲,可以營造出非常溫馨浪漫的情調(diào)。
……
想起了法國作家于·列那爾寫過的一首題為《螢火蟲》的散文詩,只有一句話:“有什么事情呢?晚上九點鐘了,他屋里還點著燈。”如今,他屋里還能夠為我們點著燈嗎?
(選自《肖復(fù)興散文100篇》,有刪節(jié))
欣賞感悟
報紙上的一則網(wǎng)購螢火蟲的新聞打開了作者塵封的記憶,讓他不禁想起了在美國普林斯頓的湖邊見到螢火蟲飛舞時的驚奇,想起了兒時在四合院里螢火蟲給童年帶來的快樂,讓我們不禁慨嘆:在經(jīng)濟(jì)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城市與自然能否真正地和諧相處,讓昔日人類的伙伴重新回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