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昌C油田海相儲層隔夾層類型、分布及其對油田開發(fā)的影響

2014-04-27 07:07陳之賀劉登麗孔令輝梁文鋒歐振能
石油地質與工程 2014年3期
關鍵詞:井區(qū)含水泥巖

陳之賀,劉登麗,孔令輝,梁文鋒,歐振能

(中海石油(中國)湛江分公司研究院,廣東湛江524057)

文昌C油田位于中國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該油田ZJ2I油組儲層以潮汐濱海相沉積為主,相帶分布范圍廣,砂坪為有利的儲集體,井點鉆遇厚度在一定范圍內比較穩(wěn)定,儲層毛厚度在22 m左右。該油組投產9口水平井,經過多年高速開采,油田已進入中高含水期。儲層為能量充足的邊底水油藏,水體以底水錐進為主,但受隔夾層的影響,個別井含水上升顯示出邊水驅動的特點,而部分井又含水上升較快,顯示出不同的含水特征。因此,研究該儲層隔夾層的影響對該層含水上升規(guī)律的認識及油藏后期的開發(fā)調整有重要意義。

1 隔夾層類型及分布特征

1.1 隔夾層類型

隔層是指儲層中能阻止或控制流體運動的非滲透層,分布面積較大,在井間可以對比,厚度從幾十厘米到幾十米,一般位于單元層與單元層之間。夾層是指在單元砂巖層內分布的相對非滲透層,分布較隔層不穩(wěn)定,面積小,延伸短,多處于砂層內部,厚度通常為幾十厘米到幾米,不能有效阻止或控制流體的運動,但在局部地區(qū)能影響油水的分布[1-2]。

巖心觀察及測井資料顯示,本油田隔夾層主要是沉積作用形成,可分為兩類:一是由生物灘沉積形成的鈣質干層,巖心巖性為砂質生屑灰?guī)r,電測曲線呈低伽瑪、低中子、高密度、高電阻的特征;一是由泥坪沉積形成的泥巖夾層,巖性為泥質粉砂巖及泥巖,電測曲線呈高伽瑪、高中子、高密度、低電阻顯示。

1.2 隔夾層分布特征

通過井間對比及沉積旋回研究,該油藏含油儲層段可細分為1U、1L、2U小層,鈣質隔夾層縱向上主要分布3套,分別在1U小層頂部和1L小層中底部,并稱為頂鈣、中鈣和底鈣(圖1),泥巖夾層在1U的中部和2U的上部;頂鈣層分布在油層頂部,對油藏開發(fā)沒有影響,其中底鈣及泥巖夾層分布特征如下。

圖1 隔夾層聯井對比圖

(1)中、底鈣層:中鈣層分布在1L砂層中部,分布不甚穩(wěn)定,厚度?。ㄐ∮? m),平面連續(xù)性稍差,如A1hp井中鈣層幾乎消失,其厚度僅0.33 m;底鈣層分布在1L砂層底部,平面區(qū)域分布廣泛,平均厚度3.3 m。鈣質層的形成與沉積微相相關性很大,從巖心上看,鈣質層主要為含生物介殼豐富的生物灘沉積。平面上,中鈣層主要分布在含油范圍的中部和西北部,其中A3hp井區(qū)厚度分布大,向西南至A5H、A7H井區(qū)逐漸減薄以至消失,只對儲層局部有隔擋作用;底鈣層在整個含油范圍都有分布,且分布厚度相對較厚,約厚1~4 m,其中,厚度大致從北部向南逐漸變薄,對儲層有較大隔擋作用。

(2)泥巖夾層:泥質夾層位于1U砂層底部及2U砂層的中部,1U砂層底部的泥質夾層分布較穩(wěn)定,厚度1.4~3.2 m;沉積相上看,該泥巖夾層主要為含泥質重、巖性較細的混合坪及泥坪沉積。泥巖夾層分布較廣,含油范圍北部夾層厚度大,A1H井區(qū)及其北部厚度大于3 m,A2H井區(qū)最薄,厚度小于0.5 m,其他區(qū)域厚度1.5~2.5 m。

2 隔夾層三維地質模式

隔夾層模型的建立是在上述隔夾層分布與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做出評價井、領眼井和單井的地質模式,在綜合考慮各井地質模式的基礎上,對隔夾層分布范圍和分布厚度有一個定量認識,應用確定性建模方法結合測井解釋滲透率參數,建立隔夾層的滲透率模型。

圖2與圖3分別為過單井地質模式與隔夾層滲透率模型,從模型與地質模式的對比看出,模型剖面與地質認識是吻合的。

圖2 過A1h井地質模式

圖3 過A1h井滲透率模型

3 儲層流動單元研究

開發(fā)初期,根據油層物性、天然能量差異和相似性,以砂組為單元劃分開發(fā)層系。此時砂組作為一個相對均質的流動單元,油田開發(fā)重點放在減弱層系間的矛盾。隨著油田開發(fā)的深入,開采對象從砂組、油砂體向油砂體內部轉移,注入水優(yōu)先流動部位和剩余油富集部位都是儲層物性相對均質的流動單元[3]。為結合隔夾層研究,弄清開發(fā)井含水上升影響因素,本文結合現有資料選擇測井解釋小層為單位進行了流動單元的劃分。

3.1 流動單元類型及其識別

本文用滲透率(K)、有效厚度(he)、孔隙度(Por)、含油飽和度(So)和 K×he、he×Por×So、FZI等8個參數進行儲層流動單元的聚類分析,并且用代表滲流性能力的K×he和代表儲層能力的he×Por作交會圖。依據聚類譜系和交會圖(圖4),將儲層劃分為4類流動單元:Ⅰ類,儲層最好,代表了最好的滲流能力和儲存能力的那部分儲層,物性為高孔特高滲儲層;Ⅱ類,儲層好,僅次于Ⅰ類儲層,為高孔中高滲儲層,有效儲層厚度5~8 m;Ⅲ類,儲層一般,為中高孔中高滲儲層,有效儲層厚度0.9~3.5 m;Ⅳ類,儲層稍差,物性為中孔中低滲儲層,有效儲層厚度0.2~2.5 m,滲流能力和儲存能力最差。依據上述聚類和交匯圖分析,制定了流動單元劃分標準(表1)。

圖4 儲存系數與滲流系數交匯圖

3.2 流動單元縱向分布

依據上述聚類得到流動單元分類結果,以分類結果為判別規(guī)則,劃分單井流動單元類型。每口井中將流動單元類型相同的所有縱向上緊鄰的單層合并,若相鄰單層的流動單元類型不同,則不進行合并。經過這樣的處理,將現有的儲層細分后得到的流動單元在某種程度上可看成“均質條帶”,最后“合并”得到的流動單元層內在一定程度上可認為是均質的。

表1 流動單元劃分標準

根據以上方法做出流動單元聯井圖(圖5),從聯井圖上可以看出,1、A1hp井區(qū)即油藏的北部,以Ⅳ類單元為主,下部發(fā)育較好Ⅲ類儲層單元,而從A3hp井區(qū)向南上部儲層普遍好于下部儲層,形成物性、滲流性質上好下差的反韻律儲層,同時,也可以看到A3hp井區(qū)鈣泥質夾層數變多,單層變薄,夾層內部形成次一級的流動單元,該處次一級流動單元可能形成剩余油分布區(qū)。

圖5 流動單元劃分聯井對比圖

3.3 流動單元平面分布

在流動單元聯井對比的基礎上,綜合定性、定量分析結果,把各井的流動單元類型標在單層平面圖上,可以確定出各類流動單元的平面展布范圍。圖6為1U、1L小層流動單元分布圖,可以看出,Ⅰ類最好的儲層分布范圍較窄,儲層主要為Ⅲ類和Ⅳ類流動單元,Ⅲ類分布在含油范圍中部。

4 含水上升特點的地質分析

該層為底水構造油藏,開發(fā)井A7H、A9Hb兩口水平井在構造高部位,且井軌跡鉆在油層“頭皮”,兩井開采至今未見水;除該兩口外,其他井都不同程度見水。從各井生產情況看,主要有兩個含水上升類型:一是以A2h、A4h、A8h井為代表,該類型見水較晚,含水上升速度比較平穩(wěn),含水率曲線顯示出邊水驅動特點(圖6a);二是以 A1h、A3h、A5h、A6井為代表,該類型見水早,含水初期上升速度快,含水率大于60%后,其上升速度開始減緩(圖6b)。

圖6 含水率與月累計產油量關系曲線

通過以上隔夾層模型建立及流動單元研究認為,開發(fā)井見水除構造影響外,主要受隔夾層的影響,其次是儲層非均質性的影響。如A6井為定向井,該井最早見水,從隔夾層平面分布圖上可以看出,A6井區(qū)為中鈣層、底鈣層分布都較薄的區(qū)域,且為定向井生產,鉆穿底鈣層,底水較容易于該處突破底鈣層;從流動單元上看,A6井區(qū)分布Ⅲ類儲層,為含油范圍內相對較好儲層,因此該井也最易較早見水。

從夾層厚度等直線圖上看出,含水上升晚的井區(qū)中底鈣層厚度分布較大,或者泥巖夾層分布厚,當水突破底鈣后,中鈣層雖然分布范圍較窄,但對底水仍有隔擋作用,如A5H井與A3H井相比,A5H井更早更快見水,分析認為主要是中鈣層對A3H井含水起到一定的隔擋作用。但當突破中鈣層后,因為A3H井區(qū)為Ⅱ類儲層,該井含水上升開始變快。

綜合分析研究認為,隔夾層對ZJ2I油組開發(fā)井含水上升起到較大阻擋作用,結合流動單元研究,可以較好的解釋含水上升的特點。

5 結論

(1)該油田ZJ2I油組隔夾層可分為兩類:一是由生物灘沉積形成的鈣質干層,一是由泥坪沉積形成的泥巖夾層;在對隔夾層地質認識基礎上,建立了較精確的隔夾層地層模型,模型與地質情況吻合。

(2)把儲層劃分為四類流動單元,給出了四類流動單元中的分布圖和聯井剖面對比圖,并對含水上升因素進行了解釋。

(3)該油藏底鈣層對儲層起到很大隔擋作用,而中鈣層、泥巖夾層分布范圍窄,但也對底水起到一定隔擋作用。

[1] 劉春林,王紅星,尚育秋.大慶油田高含水后期隔層物性界限——以喇嘛甸子、薩爾圖、杏樹崗油田為例[J].新疆石油地質,1995,16(2):149-152.

[2] 鄒志文,斯春松,楊夢云.隔夾層成因、分布及其對油水分布的影響——以準噶爾盆地腹部莫索灣莫北地區(qū)為例[J].巖性油氣藏,2010,22(3):66-70.

[3] 周方喜,流動單元研究在油田開發(fā)中的應用[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2,24(3):30-32.

猜你喜歡
井區(qū)含水泥巖
鎮(zhèn)北油田某油藏延長低含水采油期技術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氫催化劑研究
風化泥巖地質斷層水疏排工藝探討
復雜孔隙結構低阻油層含水飽和度解釋新方法
基于三維地質建模的定錄導一體化技術在J 58 井區(qū)中的應用
高孔低滲泥巖滲流-損傷耦合模型與數值模擬
石南21井區(qū)水淹解釋方法對比及應用
風城油田重18井區(qū)結垢原因分析及對策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層砂泥巖薄互層地震分辨率研究
從密井網區(qū)到探評井區(qū)沉積微相平面圖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