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榮
從《讀者》雜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忘了,內容記憶猶新,是說在中國一企業(yè)短期工作的一個德國小伙兒,對咱國一些事頗感莫名其妙。其中一件,是他同車間一工人,稱甲同志吧,得了個獎,在領獎會上沒完沒了感謝一大串人,什么局長、處長、科長、廠長、車間主任等等。會后德國小伙兒問甲同志:“你得的獎,為什么感謝他們?”甲愣住,一時無語——因為在國人看來,這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再正常不過。
不過想想也是啊,甲同志得獎,為什么要感謝那么多上司呢?可不感謝,還真說不過去!速滑運動員周洋那回得了冠軍,傻孩子,只說感謝爹媽,就把上司惹毛了——沒領導培養(yǎng),你能得獎?周洋后來找個機會,補充聲明,感謝領導,此事風波方平。
原來,咱們一切成績,全得益于領導的培養(yǎng)之功。別人始終牢記領導,你怎能忘本?忘本即大逆不道,自然當批。慢慢的,咱們習慣了這一套,也認定了感謝領導乃是理所當然之事,反覺得那德國人不通事理,少見多怪。
對這個問題,其實不用細思也能明了,不過咱們已懶得去想。咱們就琢磨琢磨,怎樣?還拿甲同志來說——他感謝的一系列“長”和“主任”,不也是其他工人的領導?領導在其位,即須謀其政,這是責無旁貸的。如果說甲同志做出成績,是因有了這樣的好領導,得感謝領導,那么在同樣領導的領導下,為什么別的工人沒取得甲同志那樣的成績?為什么不把“沒取得甲同志那樣的成績”之“過”,也記在各級領導身上呢?網球運動員李娜“單飛”了,榮獲澳網冠軍,也是領導的功勞嗎?反過來說,那么多網球運動員沒得冠軍,“網管”領導,豈不罪莫大焉?
這個道理,一點兒也不深奧,相信一般智商之人,都明白這理兒。如果咱們得了個什么獎,一定仍須照上述甲同志那樣去“感謝”,沒謝,也要跟周洋一樣“補謝”才行。
這讓我想起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衣》。愚蠢、好臭美捯飭和自以為是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捉弄,但在那個天真的小孩喊出“他什么衣服也沒穿”之前,皇帝真的以為自己是穿著衣服的嗎?只要他不是瞎子,只要他皮膚神經末梢還有正常的觸覺,他肯定知道自己是光著的。
我覺得本文開頭故事中那個德國青年,頗有點《皇帝的新衣》里那個孩子的天真無邪。周作人翻譯這篇童話時,在“著者事略”里說,安徒生是“以小兒之目,觀察庶類”。
譬如“榮譽”這身衣服,當穿在功勞者身上,而不應成為“領導的新衣”,如果領導和眾人都覺得領導自然而然也穿著這件美服,則以小兒之目觀之,他其實是光著的。
【原載2014年4月2日《中國文化報·美文·副刊》】
●遼寧省朝陽 孤山夜雨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