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林
一、原實驗
在新課標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試驗標準教科書》(化學必修1)中,共有26個隨堂實驗,其中“干燥的氯氣是否有漂白性的驗證”是一個重要知識點,實驗如下。
1.實驗藥品
有色紙片或布條、干燥的氯氣、水。
2.實驗儀器
集氣瓶2個、導管若干、有口瓶塞2個、玻璃片2個。
3.實驗步驟
按如圖1所示搭建好實驗裝置,將有色紙片或布條快速地放入已經準備好的裝滿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馬上蓋上對應的瓶塞,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實驗不足之處
根據(jù)作者的反復試驗及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反饋,作者認為這個實驗存在以下不足:
(1)實驗中所用到的氯氣是在這個實驗前制取并帶入教室的,而氯氣是有毒氣體,無論是收集、制取還是運輸,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2)氯氣會污染空氣,在該實驗中,每一次的驗證實驗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改進實驗方案
1.實驗儀器
兩邊都帶有橫支管的U型管1個、注射器2個、氣球1個、膠塞4個、玻璃管1個。
2.實驗藥品
高錳酸鉀固體、有色紙片或布條、濃鹽酸、無水氯化鈣、氫氧化鈉溶液。
3.實驗步驟
(1)檢查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的氣密性,然后加入0.2 g高錳酸鉀固體于U型管底部,再在U型管的左端中部放置一團棉花,在棉花上面放5 g左右的無水氯化鈣用作干燥劑。
(2)分別放1片有色紙片或有色布條于U型管兩邊的橫支管中,再把橫支管用膠塞塞住。
(3)在U型管右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兩個分別裝有濃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注射器,同樣在U型管左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帶有氣球的玻璃導管,用于收集反應的氯氣。最后慢慢用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濃鹽酸,開始反應。
(4)一段時間后,觀察兩邊的有色紙片或布條顏色的變化情況。試驗完成后,用另外一個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處理生成的尾氣。
4.優(yōu)點
(1)用注射器加入濃鹽酸,控制加入的速率和用量都很容易,操作安全簡單。
(2)在U型管中進行實驗,可以直觀的觀察到有色紙片或布條的顏色變化情況。
(3)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是一個封閉體系,密封性好于原實驗裝置,用氣球儲存實驗產生的氯氣,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尾氣,這樣可以保證有害氣體的零排放,不會對污染環(huán)境,把環(huán)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4)用無水氯化鈣作本實驗中的干燥劑,既簡便又環(huán)保。
(收稿日期:2013-11-13)
一、原實驗
在新課標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試驗標準教科書》(化學必修1)中,共有26個隨堂實驗,其中“干燥的氯氣是否有漂白性的驗證”是一個重要知識點,實驗如下。
1.實驗藥品
有色紙片或布條、干燥的氯氣、水。
2.實驗儀器
集氣瓶2個、導管若干、有口瓶塞2個、玻璃片2個。
3.實驗步驟
按如圖1所示搭建好實驗裝置,將有色紙片或布條快速地放入已經準備好的裝滿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馬上蓋上對應的瓶塞,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實驗不足之處
根據(jù)作者的反復試驗及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反饋,作者認為這個實驗存在以下不足:
(1)實驗中所用到的氯氣是在這個實驗前制取并帶入教室的,而氯氣是有毒氣體,無論是收集、制取還是運輸,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2)氯氣會污染空氣,在該實驗中,每一次的驗證實驗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改進實驗方案
1.實驗儀器
兩邊都帶有橫支管的U型管1個、注射器2個、氣球1個、膠塞4個、玻璃管1個。
2.實驗藥品
高錳酸鉀固體、有色紙片或布條、濃鹽酸、無水氯化鈣、氫氧化鈉溶液。
3.實驗步驟
(1)檢查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的氣密性,然后加入0.2 g高錳酸鉀固體于U型管底部,再在U型管的左端中部放置一團棉花,在棉花上面放5 g左右的無水氯化鈣用作干燥劑。
(2)分別放1片有色紙片或有色布條于U型管兩邊的橫支管中,再把橫支管用膠塞塞住。
(3)在U型管右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兩個分別裝有濃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注射器,同樣在U型管左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帶有氣球的玻璃導管,用于收集反應的氯氣。最后慢慢用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濃鹽酸,開始反應。
(4)一段時間后,觀察兩邊的有色紙片或布條顏色的變化情況。試驗完成后,用另外一個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處理生成的尾氣。
4.優(yōu)點
(1)用注射器加入濃鹽酸,控制加入的速率和用量都很容易,操作安全簡單。
(2)在U型管中進行實驗,可以直觀的觀察到有色紙片或布條的顏色變化情況。
(3)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是一個封閉體系,密封性好于原實驗裝置,用氣球儲存實驗產生的氯氣,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尾氣,這樣可以保證有害氣體的零排放,不會對污染環(huán)境,把環(huán)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4)用無水氯化鈣作本實驗中的干燥劑,既簡便又環(huán)保。
(收稿日期:2013-11-13)
一、原實驗
在新課標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試驗標準教科書》(化學必修1)中,共有26個隨堂實驗,其中“干燥的氯氣是否有漂白性的驗證”是一個重要知識點,實驗如下。
1.實驗藥品
有色紙片或布條、干燥的氯氣、水。
2.實驗儀器
集氣瓶2個、導管若干、有口瓶塞2個、玻璃片2個。
3.實驗步驟
按如圖1所示搭建好實驗裝置,將有色紙片或布條快速地放入已經準備好的裝滿干燥氯氣的集氣瓶中,馬上蓋上對應的瓶塞,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實驗不足之處
根據(jù)作者的反復試驗及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反饋,作者認為這個實驗存在以下不足:
(1)實驗中所用到的氯氣是在這個實驗前制取并帶入教室的,而氯氣是有毒氣體,無論是收集、制取還是運輸,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2)氯氣會污染空氣,在該實驗中,每一次的驗證實驗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改進實驗方案
1.實驗儀器
兩邊都帶有橫支管的U型管1個、注射器2個、氣球1個、膠塞4個、玻璃管1個。
2.實驗藥品
高錳酸鉀固體、有色紙片或布條、濃鹽酸、無水氯化鈣、氫氧化鈉溶液。
3.實驗步驟
(1)檢查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的氣密性,然后加入0.2 g高錳酸鉀固體于U型管底部,再在U型管的左端中部放置一團棉花,在棉花上面放5 g左右的無水氯化鈣用作干燥劑。
(2)分別放1片有色紙片或有色布條于U型管兩邊的橫支管中,再把橫支管用膠塞塞住。
(3)在U型管右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兩個分別裝有濃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注射器,同樣在U型管左豎管上塞上膠塞,再在膠塞上插入帶有氣球的玻璃導管,用于收集反應的氯氣。最后慢慢用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濃鹽酸,開始反應。
(4)一段時間后,觀察兩邊的有色紙片或布條顏色的變化情況。試驗完成后,用另外一個注射器注入已裝好的氫氧化鈉溶液,處理生成的尾氣。
4.優(yōu)點
(1)用注射器加入濃鹽酸,控制加入的速率和用量都很容易,操作安全簡單。
(2)在U型管中進行實驗,可以直觀的觀察到有色紙片或布條的顏色變化情況。
(3)改進后的實驗裝置是一個封閉體系,密封性好于原實驗裝置,用氣球儲存實驗產生的氯氣,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尾氣,這樣可以保證有害氣體的零排放,不會對污染環(huán)境,把環(huán)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4)用無水氯化鈣作本實驗中的干燥劑,既簡便又環(huán)保。
(收稿日期: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