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烏克蘭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以0票反對、8票棄權的結果通過投票,一致同意該地區(qū)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并將在3月16日進行公民投票決定歸屬。公投于當?shù)貢r間3月16日20時順利結束。全民公投籌備與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馬雷舍夫計票過半數(shù)后宣布,公投最終投票率為82.71%,贊成加入俄羅斯的選票占96.77%。
此前,聯(lián)合國安理會決議要求各國不予承認克里米亞就是否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所舉行公投的結果。該決議的投票結果為13票贊成、1票否決(俄羅斯)、1票棄權(中國)。由于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俄羅斯行使了否決權,故草案未能通過。
美國、歐盟對于俄羅斯的一意孤行均表示反對,稱將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3月16日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表示,美國拒絕承認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qū)的公投結果,并警告稱美國已準備好就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德國總理默克爾稱,如果俄羅斯愿意通過談判來化解烏克蘭危機,那么制裁活動就不會升級,決定權掌握在俄羅斯手里。俄羅斯此前表示如果歐盟實施制裁措施,該國將采取報復行為。
在烏俄之爭中,西方國家均譴責俄羅斯分裂烏克蘭領土的行為。但是鑒于俄羅斯的全球經(jīng)濟地位的提升,以及各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逐漸增多,因此對俄羅斯的經(jīng)濟制裁有些踟躕,而制裁的作用也令人擔心。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wǎng)站報道,奧巴馬在橢圓形辦公室發(fā)表的簡短講話中說:“如果他們(俄羅斯)真的按照目前的軌跡繼續(xù)下去的話,那么我們在研究整套措施——經(jīng)濟和外交上的,以孤立俄羅斯,并將對俄羅斯經(jīng)濟和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產(chǎn)生負面影響?!?/p>
德國《斯圖加特日報》稱,德國經(jīng)濟界不贊同對俄羅斯實行經(jīng)濟制裁。德國工商總會發(fā)言人表示,如果西方世界通過制裁決定,對兩國之間的經(jīng)濟關系將帶來緊張,俄國目前已拒絕一些德國出口食品入境。
路透社報道,歐盟3月17日對俄羅斯官員采取制裁行動,雙方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對抗升溫。歐盟外交人員草擬出一份克里米亞和俄羅斯人的名單,這些人因采取了“威脅烏克蘭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的行動將受到旅行限制和資產(chǎn)凍結的制裁。外長會議預計還將取消定于6月在索契舉行的歐盟-俄羅斯峰會。荷蘭外長Frans Timmermans稱,預期3月17日采取的制裁措施將“相對有限”,但可能會采取進一步的制裁,最早會在最近的歐盟峰會上決定。德國外長史坦邁爾指責俄羅斯蓄意吞并克里米亞,稱莫斯科沒有接受解決此次危機的建議。英國外交大臣夏偉林在聲明中表示,“向俄羅斯發(fā)出強烈的信號,這種對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戰(zhàn)將帶來經(jīng)濟和政治后果?!?/p>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介入烏克蘭危機,稱其將加強與烏克蘭的合作,同時暫停俄羅斯加入OECD的過程。OECD由34個成員國組成,該組織很少做出此類舉動,OECD通常會努力保持一種中立的立場。俄羅斯最初于2007年接到了加入OECD的邀請,加入該組織的程序已經(jīng)在進行中。去年6月,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曾表示,俄羅斯加入OECD是一種雙贏,不但可以幫助俄羅斯實現(xiàn)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還可以給OECD帶來好處,因為俄羅斯2013年擔任20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2014年擔任八國集團(G8)輪值主席國。烏克蘭不是OECD的成員國。西方國家力推在國際舞臺上孤立俄羅斯,暫停了他們?yōu)榧磳⒃谒髌跖e行的G8峰會的準備工作。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分析,美國和歐洲的制裁無疑對俄羅斯是個打擊,但希望通過制裁達到目的的國家,也必須承擔自我損害的后果。在過去幾十年西方對某國制裁使用的手段無外相同,對特定人群限制入境以及凍結銀行賬戶以示“懲罰”。但從效果來看,這些手段很少起到作用,受損的只是被制裁國家的人民。西方世界對俄羅斯能夠想到的制裁手段還包括,G7工業(yè)國聯(lián)合抵制今年6月將于索契舉行的G8峰會,至于普京是否在乎這個令人懷疑。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鑒于俄羅斯最早從3月17日起就可能因為這場公投受到國際制裁,據(jù)莫斯科金融業(yè)人士透露,俄央行已告訴各銀行,如果需要的話,可迅速重新啟動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首次使用的緊急流動性措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前景,以及莫斯科方面以牙還牙的威脅,已經(jīng)引發(fā)了經(jīng)濟和金融沖擊波,盧布和俄羅斯股市大幅下滑。
德國《鏡報》表示,烏克蘭危機令歐洲面臨經(jīng)濟動蕩的危險,目前俄羅斯市場已受到影響并波及在俄投資的德國企業(yè)。德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jīng)濟關系較之其他歐洲國家更密切,6,000余家德國企業(yè)在俄經(jīng)營,比其它歐盟國家在俄企業(yè)的總和還要多。德國并有30萬個工作崗位與此有關。德國是俄羅斯第三大貿(mào)易伙伴,兩國去年外貿(mào)交易總額達到765億歐元,其中俄羅斯向德國的出口額占405億歐元,比德國向俄羅斯出口額360億歐元稍高。但德國有將近四成的原油及天然氣來自俄羅斯,造成該國在能源領域對俄羅斯的依賴。因此,專家認為,以美國為首的國家主張對俄羅斯制裁是不現(xiàn)實的。德俄兩國的經(jīng)濟相互依靠的程度太深,一方制裁肯定帶來另一方的同樣反應。由于美國的能源并不依賴俄羅斯,這樣做相對容易。
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稱,為應對烏克蘭危機,歐洲領導人表示,他們將同意開展有限的行動,比如暫停與莫斯科方面舉行與此無關的會談,停止武器銷售。不過,他們拒絕以更為全面的舉措來抑制在俄羅斯的商業(yè)活動和投資。
美俄兩國的年進出口總額不超過400億美元。相比之下,歐洲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總額約為3,400億美元,這讓俄羅斯為歐洲帶來了遠遠大于美國的潛在影響力。因此,美國官員擔心,沒有歐洲國家的支持,經(jīng)濟制裁可能不會具有足夠大的懲罰力度,無法說服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調(diào)轉在烏克蘭的行動方向。曾擔任副總統(tǒng)拜登的國家安全助理的朱莉安娜·史密斯說,“對于美國來說,拉歐洲入伙尤其重要”,“就美國設法對俄羅斯施加壓力來說,俄羅斯不會感受到太大的沖擊,除非我們獲得歐洲支持?!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