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舒
(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根據Krashen的輸入理論,和Swain的“輸出假說”,我們知道,有效閱讀是一種可理解性輸入,而寫作是一種表達自己觀點,考量一個學生對英語詞匯,語法,及其英語思維,認知方式的標尺。這兩種教學的結合,可以使閱讀不僅僅局限于找出文章大意,學習文章中詞匯用法,語法規(guī)則等,而是可以將閱讀中的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以及作者的行文思路,英語的慣用表達方式用在寫作中,這樣使閱讀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實用性;學生在寫作時在兩種語言思維之中轉換,這樣很容易造成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出現一些“中國式英語”的錯誤。對此,當學生寫作時,可以不必把母語翻譯成目標語,而是運用目標語思維和用語習慣,這樣有效地避免了母語的負遷移作用。將英語讀寫融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閱讀的材料,使讀寫都更加有效。
閱讀是去讀別人的文章,了解別人文章的思路,結構,學習文章中的詞匯和語法;寫作是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去表達自己的思想。但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思維的培養(yǎng)都很關鍵,有很多學生抱怨作文課完全沒有思路,不知道寫些什么,這是由于學生搜索不到寫作可以用到的素材,或是不知道從哪些角度去寫。當學習完一篇文章以后,作者是如何對所寫主題進行展開的可以給學生寫作提供思路。例如一篇描寫風景的文章,當我們首先看到的應該是這篇文章的展開角度與行文結構,而這種思維的展開方式恰好可以應用到類似的作文寫作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思維導圖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思維的工具,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可以應用到英語閱讀中,也可以應用到英語寫作中,在分析一篇文章時,可以將文章作為中心圖,分支分別說明文章用詞,語法,中心思想,行文結構,這樣以整體的方式展開可以絕對的感受到文章的整體美,這有別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將文章分割成幾部分,每一部分都寫了什么。在之后的寫作中,可以仿照文章中的思維方式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盡全力想到一切可以為自己文章服務的素材和角度,這樣的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是很有效的。
談到讀寫結合的教學,不是所有文章都適合讀寫結合,因此,選材也很關鍵。所選文章要適合模仿,多角度展開,用詞準確,語法規(guī)范。詞匯是英語課堂中花費大量時間講解的項目,詞匯是寫作的基礎,沒有大量的詞匯積累,即使是有思路,有角度也難以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如何積累大量的詞匯?比起簡單地拿起本單詞書一遍一遍地重復背誦單詞,在閱讀中積累詞匯顯得更加輕松。我們都知道,英語詞匯分為積極詞匯與消極詞匯,消極詞匯量的大小和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基本無關,而只有那些聽到后馬上想到含義,想說時馬上跑到嘴邊,寫作時自然流露筆端的“積極詞匯”,才真正算是你的詞匯。而我們寫作文就需要這樣的詞匯。閱讀就是拓展積極詞匯的很好的方式,閱讀中的單詞是在具體語境中習得的,不僅有含義而且還連帶著用法,學單詞不是為了應付單詞聽寫,而是應用到我們的說話與生活中。語法也是英語寫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很多學生的語法錯誤中,時態(tài)不加以區(qū)分,或者是動詞第三人稱單數被忽略,這些都是因為漢語中不以詞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示時態(tài),而是通過狀語來實現,并且漢語中不存在單數第三人稱,兩種語言的差距,使得學生在用英語進行寫作時,語法錯誤頻發(fā),通過閱讀大量的英文文章,必要時候加以背誦,有助于學生掌握目標語的語法規(guī)則,熟能生巧,避免由于母語干擾所產生的語法錯誤。
在課堂上實現英語閱讀與寫作將閱讀與寫作融會貫通,打開學生閉塞的思路,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在課堂上學習一篇文章,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是描寫人物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想出形容人物的形容詞。也可以仿照文章的寫作角度,例如文章是通過外貌,性格,年齡特點等角度進行對人物的描述,那么可以讓學生們發(fā)散思維,以自己熟悉的一位親人或朋友展開聯想,想到這個人使他們想到了什么,或是與這個人一起經歷的事件,并且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談談你對這個人的評價。有了課堂上頭腦風暴似的思維拓展,這時候如果再讓學生去寫一篇描寫人物的作文,有了之前的詞匯,角度,事件的積累,想寫出一篇文章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英語與漢語之間的詞匯和語法不是一一對應的。比如說中文中的紅茶,在英語中不是“red tea”而是“black tea”。如果不注意這點,學生會誤認為一個英語單詞對應一個漢語詞匯,造成分不清什么語境用什么英語詞匯,使得寫作的時候,用詞不準確,因為他們只記住了單詞表的詞匯,不是在具體語境中學習的單詞。不僅是詞匯,有些英語的表達方式也是特有的,在漢語中找不到準確對應的語句。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這一點在翻譯中也是最實用最捷徑的方式。模仿寫作,不是簡單的照搬,只是替換詞語,卻沒有自己的想法。說到底寫作的本質還是在表達作者本身想表達的感情。模仿的是準確的用詞,包括在什么語境中用哪個詞,如何區(qū)分英語中的近義詞,還有語法規(guī)則和文章結構。同時,在進行仿寫訓練時,要注意選材的寬泛性,選取多種文體,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寫完后相互批改,交換意見,交流學習。通過模仿寫作,可以讓學生了解單詞如何在具體語境中應用,以及語法規(guī)則,英語慣用語等,還可以提高學生寫作的謀篇布局的能力。
英語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降低了英語寫作的難度,拓寬了學生學習閱讀與寫作的思路。讀寫不可分割,一個是輸入,一個是輸出,將二者融會貫通實現了有效的輸入與輸出。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閱讀中的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英語慣用語可以為寫作提供基本素材。理解閱讀文章的思路與行文結構,并在此基礎上發(fā)散思維,可以為寫作拓寬思路。閱讀與寫作二者的有機結合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1]陳海梅.淺析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J].學周刊:教學研究,2014(01).
[2]管秀貞.淺析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J].濰坊學院學報,2006(03).
[3]李季美.從英語閱讀與寫作看學生輸入與輸出之間的距離[J].陜西教育高教,2013(12).
[4]周莉.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模式促進有效寫作教學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11(09).
[5]鄭書萍.新課程下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整合研究[J].英語教師,2008(01).
[6]朱文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拓展和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