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勇
我想至今還有很多人依然清晰地記得2011年NBA扣籃大賽上,格里芬縱身飛躍起亞K5完成震撼扣籃的一幕。就在那一刻,起亞當著全世界數億計觀眾的面兒,開始了狂攬粉絲的壯舉。無論在北美還是在中國市場,起亞顯然嘗到了擁有龐大數量粉絲的甜頭。除了彼得.希瑞爾這位用才華征服無數“設計粉”的大師級人物之外,起亞還為旗下多款車型搭配了當紅明星作為“吸粉”利器,比如這次為K3S選擇的韓國帥哥李敏鎬。僅長腿歐巴在上海為K3S拍攝廣告的幾天時間內,線上與起亞官方微博微信互動的粉絲數量就高達九千萬之多。九千萬粉絲可能會產生的消費力量,恐怕遠比從技術層面剖析K3S要強大得多。話雖如此,我還是要兢兢業(yè)業(yè)完成這篇試駕文章,才不枉我作為汽車之友忠實粉絲的身份。
S并不代表運動
讓我稍感意外的是,東風悅達起亞K3S的“S”,并不是運動版的意思,它僅僅代表著兩廂車型,或者說它通過掀背版的設計,在外觀上顯得看起來運動一些罷了。K3S的前臉使用了起亞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與先前上市的速邁(K3的Coupe車型)一致,而與市面上的K3三廂版相比,區(qū)別還是非常明顯的。中網通過拉伸變得更加細長,而下部進氣格柵則明顯增大,視覺上的層次感突出,辨識度相當高。
相比令人印象深刻的前臉,雖然三廂變兩廂,但K3S的尾部造型以簡潔明快為主要訴求。后車窗上方的小尾翼稍有新意,LED光源的尾燈造型靈動,突出了年輕化的氣質。除此之外,K3S的尾部就沒有什么讓人過目不忘的亮點了,相對來說算是中規(guī)中矩。
沒有一堆拿得出手的配置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韓系車往往以同級中較為豐富的配置來占得先機,這一傳統(tǒng)優(yōu)勢在K3S身上依然得以保持,不夸張地說,如果單看舒適性配置的話,K3S絕對不輸于市場上的大部分中級車。K3S的內飾布局與K3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中控臺依舊向駕駛席偏移,整體風格明顯偏運動,在配色上有全黑、黑米、黑棕三種色調。中控臺上大部分的塑料面板質感較硬,而仿碳纖維裝飾板的使用則再次強調了其運動、時尚的氣質。真皮包裹的三輻多功能方向盤手感細膩,竟然帶有同級中罕見的加熱功能,令剛剛度過寒冬的我頓覺暖意。
此外,前排座椅加熱、駕駛席座椅通風、座椅記憶功能、倒車影像、前后倒車雷達、8英寸觸摸液晶屏、導航……豐富的舒適性配置一股腦地“填鴨”在試駕車上,我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坐在K5車廂內。不得不說,激烈的市場競爭推動了車廠將一系列高成本配置下探到中小型車的區(qū)間,現在的年輕消費者真是幸福。
駕駛感受并不只考慮動力
說K3S并不是一款運動型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的動力來源依然是起亞γ系列的那款1.6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并且目前來看是唯一的選擇。與其匹配的是一款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它的表現算是盡職盡責,行駛中積極地、頻繁地升擋是為了保證較低的油耗,顯然在起亞看來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更為重要。它做出了自己的取舍。
放棄了在動力上與對手們一較高下,K3S將寶押在了提升駕駛感受的其他方面上。方向盤的回饋力度不重,轉向也稱不上精準,不過輕盈的轉向確實讓駕駛變得輕松;懸架的調校絕對屬于舒適型,無法提供明晰的路感,不過確實讓駕乘者告別了坑洼和顛簸;而換擋撥片、胎壓監(jiān)測、自動大燈、定速巡航、HAC上坡輔助等系統(tǒng)或配置的應用,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駕駛者的“幸福指數”。有人開車尋求操控和刺激,有人開車貪圖舒適與享受,顯然K3S滿足了后者。
等待懸念揭曉
兩廂車已經告別7、8年前沒人搭理的慘淡光景了??纯丛落N量動輒萬臺的兩廂福克斯以及常年沒有優(yōu)惠的高爾夫,車廠們顯然窺見了這一細分市場的前景,最近兩年,兩廂車猶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如今東風悅達起亞K3S也躋身其中,憑借韓系車獨有的個性外觀以及慣有的超高配置,K3S的到來會不會讓這個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呢?4月中旬的上市發(fā)布會將揭開最后的懸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