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路
“達達”一詞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詞,也有人則認為它來自羅馬尼亞藝術家查拉和詹可頻繁使用的口頭語“da, da”,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是的,是的”。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1916年,一群藝術家在蘇黎世集會,準備為他們的組織取個名字。他們隨便翻開一本法德詞典,任意選擇了一個詞,就是“dada”。在法語中,“達達”一詞意為兒童玩耍用的搖木馬。
因此,這場運動就被命名為“達達主義”,以昭顯其隨意性,而非一場一般意義上的“文藝運動”。因此,達達主義成為20世紀西方文藝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顛覆、摧毀舊有歐洲社會和文化秩序的產(chǎn)物。達達主義作為一場文藝運動持續(xù)的時間并不長,波及范圍卻很廣,對20世紀的一切現(xiàn)代主義文藝流派都產(chǎn)生了影響。
達達主義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tài)、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這場運動的誕生是對野蠻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一種抗議。達達主義者們堅信是中產(chǎn)階級的價值觀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而這種價值觀是一種僵化、呆板的壓抑性力量,不僅僅體現(xiàn)在藝術上,還遍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達達主義運動影響了后來的一些文藝流派,包括超現(xiàn)實主義和激浪派。
達達主義者認為“達達”并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無論現(xiàn)行的藝術標準是什么,達達主義都與之針鋒相對。由于藝術和美學相關,于是達達干脆就連美學也忽略了。傳統(tǒng)藝術品通常要傳遞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潛在的信息,而達達者的創(chuàng)作則追求“無意義”的境界。對于達達主義作品的解讀完全取決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藝術訴求于給人以某種感觀,而達達藝術品則要給人以某種“侵犯”。諷刺的是,盡管達達主義如此的反藝術,達達主義本身就是現(xiàn)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流派。“達達”作為對藝術和世界的一種注解,它本身也就變成了一種藝術。
盡管達達式的精神狀態(tài)在當時西方青年中非常普遍,達達主義也確實一度引起人們注意,但它最終如曇花一現(xiàn)。1921年,巴黎大學生抬著象征達達的紙人,把它扔進了塞納河。達達主義也為超現(xiàn)實主義所取代,但是一些本質的思想影響,卻一直貫穿至今。比如,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波內爾的“風景”,就被攝影家認為是一種日常生活的“達達”。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風景攝影,就是展示“土地的造型”,是一種“真實”的地域。然而在英國,年輕的女攝影家斯納·波內爾則以幽默的方式,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風景提出了挑戰(zhàn),并且提出了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將自然與人類的生存史巧妙地關聯(lián)在一起,引發(fā)思考的空間。
第一眼看上去,她的影像似乎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呈現(xiàn)出的外表甚至會讓人失望,然而一旦深究下去,就會找到許多令人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最近兩年,波內爾的影響不斷增強,作品頻繁出現(xiàn)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以及被倫敦的畫廊所代理。
曾經(jīng)想成為一個雕塑家的波內爾,最終選擇了攝影,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由于她經(jīng)常做一些裝置或并置的雕塑藝術,于是很快就發(fā)現(xiàn),最終都需要攝影或者是一種記錄。結果她又決定讓攝影不僅僅成為一種記錄或者紀實,因為作為一種圖像的結果—攝影實際上就可以成為一種作品。于是至今為止,人們很難對波內爾進行明確的定義或分類:雕塑或是攝影。
實際上她非常積極地將雕塑和攝影融為一體,而且她的雕塑也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雕塑,而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實驗性“拼貼”和發(fā)現(xiàn)。當光線穿越表面,時間在流逝,一片新的風景也就誕生了。她的作品的確和達達主義的觀念非常吻合: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狀態(tài)、拒絕約定俗成的藝術標準、幻滅感、憤世嫉俗、追求無意、偶然和隨興而做的境界等等。因此,她的“雕塑”也好,“影像”也好,都是對人類生活的一種反思或者延伸,讓人在微笑中接著這樣一種無奈的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