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華等
摘 要:2005-2012年對全省71.09萬農戶大田作物施肥調查和3.04萬戶果樹、茶葉施肥調查表明,近年安徽省化肥用量逐年增大,2012年化肥年用量317.48萬t,比2005年增加49.84萬t。全省大田作物氮肥持續(xù)增長,2012年增至169.9萬t,比2005年用量增多22.5萬t;全省磷肥出現緩降的趨勢,2012年磷肥總量60.05萬t,僅比2005年多2.10萬t;鉀肥用量已超過磷肥,2012年71.37萬t,比2005年用量增加17.01萬t。全省多年平均氮肥、磷肥、鉀肥比例為1∶0.4∶0.42,投肥比例總體合理。但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長過快,基肥過量,追肥不合理等盲目施肥現象不能忽視。
關鍵詞:農作物;化肥;用量;安徽省
中圖分類號 S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6-74-04
在耕地面積有限,農產品長期處于自給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化肥提高產量或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是農業(yè)發(fā)展的客觀需求[1-2]。隨著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對環(huán)境的負面效應增大。2013年全國人代會前后,生態(tài)建設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新華社記者來我省調查農民施肥情況,省有關領導十分關注并做出重要批示。為此,省土壤肥料總站組織開展了全省農戶施肥調查,并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農戶調查工作,總結近年來全省農作物化肥用量的變化情況,研究分析本省化肥使用增長趨勢和主要問題。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農戶施肥大樣本調查(以下簡稱施肥調查)的方法[3],從2005年至2012年共分析大田作物施肥調查71.09萬農戶,果樹、茶葉施肥3.04萬戶。2013年又補充調查水稻、小麥、玉米、油菜、棉花、梨、葡萄、柑橘、獼猴桃、石榴、蘋果、黃桃、枇杷、草莓、山核桃、板栗、茶葉和蔬菜等18種(類)作物6 900農戶施肥,對我省化肥施用量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評估。
2 結果
2.1 全省施用化肥逐漸趨于合理
2.1.1 化肥用量逐年提高,但過快增長趨勢減緩 據各縣農作物施肥調查:2005年全省化肥總量267.64萬t,2012年總量達317.48萬t,全省大田作物化肥年用量與2005年相比,平均增加35.21萬t(見表1)[4-5]。
從全省大田作物年用量增長分析,2006年增長最多28.76t,2008、2009年又分別比上年增長8萬多t。而2011年大田作物化肥總量僅比上年增長1.34萬t,2012年比上年減少2.93萬t,說明目前處于緩慢增長階段。
2.1.2 氮磷鉀用量增長速度趨緩,投肥比例總體合理 近年來農業(yè)部門不斷宣傳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農民投肥趨于理性,盲目施肥現象有所減少[5]。據施肥調查分析(表2):一是全省氮肥持續(xù)增長。2012年比2005年增加22.5萬t,平均年增加3.21萬t。二是全省磷肥近年出現緩降的趨勢。2012年磷肥總量僅比2005年增加2.10萬t。三是鉀肥用量超過磷肥,近年也出現緩降的趨勢。2012年比2005年增加17.9萬t,平均年增加2.43萬t。但2011、2012年分別比2010年減少2.01萬t和0.87萬t。
2.1.3 化肥對作物增產的作用在穩(wěn)步提高 據農戶施肥產量調查統(tǒng)計,化肥對全省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和經濟作物產量變化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以化肥逐年增加的小麥、玉米、水稻為例(見表3),農戶調查產量逐年提高(玉米2007年調查產量例外)。其中,2012年農戶調查表明,小麥2012調查產量比2005年提高68.6kg,多年平均年增加約10kg;玉米2012年調查產量提高最明顯,達到113.3kg,年平均增加約16kg;水稻2012年調查產量提高66.3kg,年平均增加約10kg。油菜年度間化肥用量基本穩(wěn)定,棉花投肥受農民種植意愿影響增減無規(guī)律,農戶油菜、棉花年產量徘徊無明顯增加。
肥料的農學利用率是化肥增產作用的重要指標之一[1]。2012年我省每kg化肥平均生產小麥17.3kg,比2006年增加2kg;玉米2012年每kg化肥平均生產糧食18.6kg,比2005年增加2.5kg;一季稻每kg化肥平均生產稻谷25.3kg,比2005年增加2.1kg;油菜每kg化肥平均生產油菜籽9.8kg,比2005年增加0.9kg;棉花每kg化肥平均生產籽棉6.6kg,比2005年減少1kg(見表3)。
2.2 化肥用量增加原因分析
2.2.1 化肥是作物增產的物質基礎 全省糧食產量的迅速提高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是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2005年秋,我省開展了小麥高產攻關活動。此后,又啟動了全省水稻提升行動和玉米振興計劃等一系列糧食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以小麥為例,7a間總產、單產分別從2005年的808.1萬t和270.8kg/667m2,躍升至2012年全省小麥總產1 294萬t和單產357.14kg/667m2,單產增幅達31.88%,總產增60%[4-5]。
由農戶習慣施肥和高產區(qū)施肥對比調查:棉花高產示范區(qū)667m2平均施肥量比習慣施肥多6.50kg,晚稻示范區(qū)平均667m2施肥量則比一般習慣施肥多1.21kg,玉米多0.51kg/667m2,早稻多0.43kg/667m2。農民追求高產投肥量增加,說明我省化肥使用中大多數作物仍處于增肥增產階段。
2.2.2 農民種植趨向的改變,不同作物化肥用量增減明顯 2012年與2005年比較,化肥大幅增加的作物(見表4)主要是:小麥凈增加24.46萬t、玉米增加11.74萬t、蔬菜增加8.60萬t、大豆增加5.39萬t,是近年化肥用量增長最多的作物。其中,小麥年平均增長3.49萬t,玉米年均增長1.68萬t,蔬菜年均增長1.23萬t,大豆年均增長0.77萬t。大幅下降的作物主要是:油菜2012年比2005年減少9.2萬t(結構比下降4.42%),棉花比2005年減少2.12萬t(下降1.69%),芝麻比2005年減少1.33萬t(下降0.56%)。endprint
2.2.3 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用量呈過快增長態(tài)勢 調查結果顯示:糧食作物化肥用量占全省用肥的50%以上,經濟作物其次,蔬菜作物后來居上。以2005年為例,前4位的是:水稻占27.56%,小麥占26.65%,油菜占9.91%,蔬菜占9.65%。2012年化肥用量前4位的是:小麥占31.09%,水稻占24.36%,蔬菜占11.18%,玉米占10.98%。
2.2.4 果樹、茶葉和林業(yè)化肥用量迅速增加,是化肥使用新的增長點 這次嘗試對各地經濟林果用肥進行了廣泛調查,初步摸清蘋果、梨、山核桃等10多種主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全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從2005年的7.85萬t增加到2012年的16.14萬t,增長近1倍。2005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3.02%,2012年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5.35%,增速較快。
2.3 化肥利用率總體提高,但盲目施肥仍普遍存在
2.3.1 自2005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來,我省化肥利用率有明顯提高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近年試驗:全省化肥平均利用率34.00%,其中氮肥利用率32.99%,磷肥利用率21.71%,鉀肥利用率44.59%。我省化肥利用率與全國平均利用率[6]接近,比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前提高3%~5%。
2.3.2 化肥過量使用在蔬菜、棉花、玉米、小麥等作物種植中表現突出 其中小麥化肥用量超過29kg/667m2的農戶比例占31.45%,玉米超過29kg/667m2的農戶占41.2%,棉花超過40kg/667m2的農戶占46.96%。相比較,水稻、油菜等作物高投肥農戶較少,其中,一季稻化肥用量超過25kg/667m2的農戶占16.57%,晚稻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18.42%,早稻化肥用量超過24kg/667m2的農戶占25.29%,油菜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9.09%。過量施肥主要表現:一是小麥、玉米基肥施用過量,化肥高投入的農戶與調查農戶平均比較,前者基肥高5~8kg/667m2;二是早稻、晚稻是追肥過量,追肥高用量戶比調查農戶平均用量高3~8kg/667m2;三是棉花、一季稻基肥、追肥均較多,棉花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3kg/667m2、追肥多17kg/667m2,一季稻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1.5kg/667m2、追肥多6.5kg/667m2。
2.3.3 過量施肥增產作用降低 高投肥農戶每kg化肥生產的糧食減少。小麥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小麥12.79kg,化肥偏生產率22.09kg/kg,分別比總調查戶化肥生產小麥低5.15kg和8.89kg。玉米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3.6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玉米15.74kg,偏生產率26.81kg/kg,比總調查戶平均少產出玉米3.52kg和2.74kg。一季稻高投肥戶化肥用量28.33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稻谷21.51kg,偏生產率37.71kg/kg,比總調查戶少產出稻谷7.25和8.74kg。
3 小結
根據全省大田作物、果樹、茶葉等農戶施肥量調查統(tǒng)計:2005年全省化肥總量267.64萬t,2012年總量在317.48萬t,增長近50萬t。大田作物化肥年用量分析:在經過前期快速增長后,近年化肥用量出現下降或增長趨緩的趨勢,表明我省農戶化肥用量處于緩慢增長階段。但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長過快,基肥過量,追肥不合理等盲目施肥問題不能忽視。國家應重視提高耕地質量的投入。加強小麥、水稻等大宗糧食作物配方肥的推廣力度,深化蔬菜、果樹、茶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研究,指導農民掌握科學購肥、用肥和適時施肥。引導肥料生產企業(yè),向市場投放符合種植需求比例和有效養(yǎng)分的肥料品種。
參考文獻
[1]朱兆良,金繼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3,19(2):259-273.
[2]張福鎖,馬文奇,江榮風.養(yǎng)分資源綜合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3]馬文奇,毛達如,張福鎖.山東省糧食作物施肥現狀的評價[J].土壤通報,1999,30(5):217-220.
[4]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5.
[5]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
[6]高祥照,馬文奇,杜森.我國施肥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土壤通報,2001,32(6):258-267. (責編:張長青)endprint
2.2.3 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用量呈過快增長態(tài)勢 調查結果顯示:糧食作物化肥用量占全省用肥的50%以上,經濟作物其次,蔬菜作物后來居上。以2005年為例,前4位的是:水稻占27.56%,小麥占26.65%,油菜占9.91%,蔬菜占9.65%。2012年化肥用量前4位的是:小麥占31.09%,水稻占24.36%,蔬菜占11.18%,玉米占10.98%。
2.2.4 果樹、茶葉和林業(yè)化肥用量迅速增加,是化肥使用新的增長點 這次嘗試對各地經濟林果用肥進行了廣泛調查,初步摸清蘋果、梨、山核桃等10多種主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全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從2005年的7.85萬t增加到2012年的16.14萬t,增長近1倍。2005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3.02%,2012年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5.35%,增速較快。
2.3 化肥利用率總體提高,但盲目施肥仍普遍存在
2.3.1 自2005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來,我省化肥利用率有明顯提高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近年試驗:全省化肥平均利用率34.00%,其中氮肥利用率32.99%,磷肥利用率21.71%,鉀肥利用率44.59%。我省化肥利用率與全國平均利用率[6]接近,比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前提高3%~5%。
2.3.2 化肥過量使用在蔬菜、棉花、玉米、小麥等作物種植中表現突出 其中小麥化肥用量超過29kg/667m2的農戶比例占31.45%,玉米超過29kg/667m2的農戶占41.2%,棉花超過40kg/667m2的農戶占46.96%。相比較,水稻、油菜等作物高投肥農戶較少,其中,一季稻化肥用量超過25kg/667m2的農戶占16.57%,晚稻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18.42%,早稻化肥用量超過24kg/667m2的農戶占25.29%,油菜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9.09%。過量施肥主要表現:一是小麥、玉米基肥施用過量,化肥高投入的農戶與調查農戶平均比較,前者基肥高5~8kg/667m2;二是早稻、晚稻是追肥過量,追肥高用量戶比調查農戶平均用量高3~8kg/667m2;三是棉花、一季稻基肥、追肥均較多,棉花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3kg/667m2、追肥多17kg/667m2,一季稻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1.5kg/667m2、追肥多6.5kg/667m2。
2.3.3 過量施肥增產作用降低 高投肥農戶每kg化肥生產的糧食減少。小麥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小麥12.79kg,化肥偏生產率22.09kg/kg,分別比總調查戶化肥生產小麥低5.15kg和8.89kg。玉米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3.6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玉米15.74kg,偏生產率26.81kg/kg,比總調查戶平均少產出玉米3.52kg和2.74kg。一季稻高投肥戶化肥用量28.33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稻谷21.51kg,偏生產率37.71kg/kg,比總調查戶少產出稻谷7.25和8.74kg。
3 小結
根據全省大田作物、果樹、茶葉等農戶施肥量調查統(tǒng)計:2005年全省化肥總量267.64萬t,2012年總量在317.48萬t,增長近50萬t。大田作物化肥年用量分析:在經過前期快速增長后,近年化肥用量出現下降或增長趨緩的趨勢,表明我省農戶化肥用量處于緩慢增長階段。但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長過快,基肥過量,追肥不合理等盲目施肥問題不能忽視。國家應重視提高耕地質量的投入。加強小麥、水稻等大宗糧食作物配方肥的推廣力度,深化蔬菜、果樹、茶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研究,指導農民掌握科學購肥、用肥和適時施肥。引導肥料生產企業(yè),向市場投放符合種植需求比例和有效養(yǎng)分的肥料品種。
參考文獻
[1]朱兆良,金繼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3,19(2):259-273.
[2]張福鎖,馬文奇,江榮風.養(yǎng)分資源綜合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3]馬文奇,毛達如,張福鎖.山東省糧食作物施肥現狀的評價[J].土壤通報,1999,30(5):217-220.
[4]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5.
[5]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
[6]高祥照,馬文奇,杜森.我國施肥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土壤通報,2001,32(6):258-267. (責編:張長青)endprint
2.2.3 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用量呈過快增長態(tài)勢 調查結果顯示:糧食作物化肥用量占全省用肥的50%以上,經濟作物其次,蔬菜作物后來居上。以2005年為例,前4位的是:水稻占27.56%,小麥占26.65%,油菜占9.91%,蔬菜占9.65%。2012年化肥用量前4位的是:小麥占31.09%,水稻占24.36%,蔬菜占11.18%,玉米占10.98%。
2.2.4 果樹、茶葉和林業(yè)化肥用量迅速增加,是化肥使用新的增長點 這次嘗試對各地經濟林果用肥進行了廣泛調查,初步摸清蘋果、梨、山核桃等10多種主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全省果樹和茶葉的化肥用量,從2005年的7.85萬t增加到2012年的16.14萬t,增長近1倍。2005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3.02%,2012年果樹和茶葉化肥用量占大田的5.35%,增速較快。
2.3 化肥利用率總體提高,但盲目施肥仍普遍存在
2.3.1 自2005年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來,我省化肥利用率有明顯提高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近年試驗:全省化肥平均利用率34.00%,其中氮肥利用率32.99%,磷肥利用率21.71%,鉀肥利用率44.59%。我省化肥利用率與全國平均利用率[6]接近,比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前提高3%~5%。
2.3.2 化肥過量使用在蔬菜、棉花、玉米、小麥等作物種植中表現突出 其中小麥化肥用量超過29kg/667m2的農戶比例占31.45%,玉米超過29kg/667m2的農戶占41.2%,棉花超過40kg/667m2的農戶占46.96%。相比較,水稻、油菜等作物高投肥農戶較少,其中,一季稻化肥用量超過25kg/667m2的農戶占16.57%,晚稻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18.42%,早稻化肥用量超過24kg/667m2的農戶占25.29%,油菜化肥用量超過26kg/667m2的農戶占9.09%。過量施肥主要表現:一是小麥、玉米基肥施用過量,化肥高投入的農戶與調查農戶平均比較,前者基肥高5~8kg/667m2;二是早稻、晚稻是追肥過量,追肥高用量戶比調查農戶平均用量高3~8kg/667m2;三是棉花、一季稻基肥、追肥均較多,棉花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3kg/667m2、追肥多17kg/667m2,一季稻高投肥農戶比調查農戶平均基肥多1.5kg/667m2、追肥多6.5kg/667m2。
2.3.3 過量施肥增產作用降低 高投肥農戶每kg化肥生產的糧食減少。小麥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小麥12.79kg,化肥偏生產率22.09kg/kg,分別比總調查戶化肥生產小麥低5.15kg和8.89kg。玉米高投肥戶化肥用量33.65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玉米15.74kg,偏生產率26.81kg/kg,比總調查戶平均少產出玉米3.52kg和2.74kg。一季稻高投肥戶化肥用量28.33kg/667m2,每kg化肥產出稻谷21.51kg,偏生產率37.71kg/kg,比總調查戶少產出稻谷7.25和8.74kg。
3 小結
根據全省大田作物、果樹、茶葉等農戶施肥量調查統(tǒng)計:2005年全省化肥總量267.64萬t,2012年總量在317.48萬t,增長近50萬t。大田作物化肥年用量分析:在經過前期快速增長后,近年化肥用量出現下降或增長趨緩的趨勢,表明我省農戶化肥用量處于緩慢增長階段。但小麥、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長過快,基肥過量,追肥不合理等盲目施肥問題不能忽視。國家應重視提高耕地質量的投入。加強小麥、水稻等大宗糧食作物配方肥的推廣力度,深化蔬菜、果樹、茶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研究,指導農民掌握科學購肥、用肥和適時施肥。引導肥料生產企業(yè),向市場投放符合種植需求比例和有效養(yǎng)分的肥料品種。
參考文獻
[1]朱兆良,金繼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肥料問題[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3,19(2):259-273.
[2]張福鎖,馬文奇,江榮風.養(yǎng)分資源綜合管理[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03.
[3]馬文奇,毛達如,張福鎖.山東省糧食作物施肥現狀的評價[J].土壤通報,1999,30(5):217-220.
[4]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5.
[5]安徽統(tǒng)計年鑒.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12.
[6]高祥照,馬文奇,杜森.我國施肥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土壤通報,2001,32(6):258-267. (責編:張長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