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方,趙玉慧,卜志國,陳生濤,徐子鈞
(1.國家海洋局北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青島 266033;2.上海海洋大學(xué)生命學(xué)院 上海 201306;3.浙江海洋學(xué)院海洋科技學(xué)院 舟山 316000)
膠州灣水域重金屬砷的分布及遷移*
楊東方1,2,3,趙玉慧1,卜志國1,陳生濤1,徐子鈞1
(1.國家海洋局北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 青島 266033;2.上海海洋大學(xué)生命學(xué)院 上海 201306;3.浙江海洋學(xué)院海洋科技學(xué)院 舟山 316000)
根據(jù)1982年的膠州灣水域調(diào)查資料,分析了重金屬砷在膠州灣水域的分布、遷移和季節(jié)變化。研究結(jié)果表明:砷在膠州灣水體中的表層含量范圍為0.22~2.80μg/L,底層含量范圍為0.84~4.48μg/L。通過水域水平分布的判斷就能夠確定從陸地向水域是否輸送物質(zhì),以及輸送的方式。在陸地遷移過程中,雨季決定了膠州灣水體中砷的含量變化。在水域遷移過程中,膠州灣水域無論有沒有砷的來源,在灣中心都會形成砷的底層高含量區(qū)。
砷;分布;來源;遷移;膠州灣
隨著工農(nóng)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含砷廢物以各種形式進入土壤,造成土壤砷污染的進一步加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危害[1]。環(huán)境中高濃度的砷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巨大,砷可在食物鏈中傳遞,導(dǎo)致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突變,并導(dǎo)致癌癥[2]。通過雨水對含有砷的土壤和地表的沖刷,河流和地表徑流將砷輸送到沿岸水域和海灣[3]。因此,探討沿岸水域和海灣中砷的分布、含量以及特征等影響因素,對評價砷的污染狀況以及研究治理水體中的砷有著重要的意義。
1.1 膠州灣自然環(huán)境
膠州灣位于山東半島南部,其地理位置為120°04′E—120°23′E,35°58′N—36°18′N之間,以團島與薛家島連線為界,與黃海相通,面積約為446 km2,平均水深約7 m,是一個典型的半封閉型海灣。膠州灣入海河流有十幾條,其中徑流量和含沙量較大的為大沽河和洋河,青島市區(qū)的海泊河、李村河和婁山河等河流基本上無自身徑流。河道上游常年干涸,中、下游已成為市區(qū)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河,構(gòu)成了外源有機物質(zhì)和污染物的重要來源。
1.2 材料與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1982年4月、6月、7月和10月膠州灣水體HCH的調(diào)查資料由國家海洋局北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提供。4月、7月和10月,設(shè)083、084、121、122、123等5個站位取水樣,6月設(shè)H37、H39、H40、H41等4個站位取水樣 (圖1)。當水深大于10 m時分別取表層和底層的水樣,當水深小于10 m時只取表層水樣,因此,1982年只在7月和10月分別取了表層和底層水樣,而4月和6月只取了表層水樣。用氫化物發(fā)生-原子熒光光譜法進行測定[4]。該方法與 《海洋檢測規(guī)范》中測定砷標準是一致的。
2.1 含量大小
4月、7月和10月,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范圍為0.22~2.80μg/L。其中:4月084站位砷達到最高值0.33μg/L;7月122站位砷達到最高值2.80μg/L;10月123站位砷達到最高值1.62μg/L。6月膠州灣東部沿岸水域砷含量范圍為1.07~2.52μg/L,其中H40站位砷含量達到最高值2.52μg/L。在4月、6月、7月和10月,膠州灣水體中的砷含量均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
2.2 表層水平分布
4月,站位084、121和122的表層砷含量位于低含量區(qū)0.22~0.33μg/L。因此,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比較低,水平分布幾乎沒有變化。
6月,以H40站位為中心,表層砷含量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個同心圓。H40站位位于李村河和婁山河的入??谥g的近岸水域,以李村河和婁山河的入海口近岸水域為中心形成了砷的高含量區(qū),砷含量從中心高含量2.52μg/L沿梯度降低。在整個砷的高含量區(qū),砷含量范圍為1.07~2.52μg/L。因此,在膠州灣東部沿岸水域,砷含量比較高,有高的含量區(qū)。
7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站位083、121、122和122,形成了砷的高含量區(qū)1.56~2.80μg/L。于是產(chǎn)生了一系列平行膠州灣西南岸線的不同梯度,砷含量從中心高含量2.80μg/L沿梯度降低,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降低,如遠離近岸水域084站位的砷含量比較低,為0.36μg/L。因此,在膠州灣的整個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都比較高,沿近岸水域形成高含量區(qū)。
10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表層砷含量沒有一定梯度的排列,砷含量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斑塊,含量比較低,其范圍在0.58~1.62μg/L。
2.3 底層水平分布
7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隨著遠離近岸水域,底層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從近岸水域0.88μg/L上升到4.48μg/L,逐漸在灣中心形成了砷的高含量區(qū)2.01~4.48μg/L。
10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底層砷含量與7月具有同樣的水平分布,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從近岸水域0.84μg/L上升到1.16μg/L,逐漸在灣中心形成了砷的相對比較高的含量區(qū)1.12~1.16μg/L。
2.4 垂直分布
7月,表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展示了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降低;而底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展示了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10月,表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展示了沒有一定梯度的排列,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斑塊;而底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展示了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的變化趨勢。這樣,在7月,砷在表層的含量水平分布有梯度的變化,而在10月,表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沒有梯度的變化??墒牵?月和10月,底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同時都展示了隨著遠離近岸水域,砷含量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的變化趨勢。
2.5 季節(jié)分布
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4月水體中砷的表層含量0.22~0.33μg/L;7月水體中砷的表層含量0.36~2.80μg/L;10月水體中砷的表層含量0.58~1.62μg/L。砷的表層含量在7月明顯高于4月,而到了10月,砷的表層含量下降了許多。這表明,膠州灣的表層水體中,砷的表層含量在夏季高于春季,而到秋季下降很多,但是與春季砷的含量相比,秋季砷的含量相對較高。
3.1 水質(zhì)
4月、7月和10月,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范圍為0.22~2.80μg/L,6月,膠州灣東部沿岸水域砷含量范圍為1.07~2.52μg/L。砷在膠州灣水域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20.00μg/L),而且遠遠優(yōu)于一類海水水質(zhì)標準。這表明在一年中,膠州灣整個水域都未受到砷的污染。
3.2 來源
在4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比較低,水平分布幾乎沒有梯度變化,這表明沒有砷的來源。在6月,在李村河和婁山河的入海口之間的近岸水域,出現(xiàn)了在膠州灣水體中砷的高含量區(qū),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個同心圓,砷含量從中心高含量沿梯度降低,這表明在膠州灣東部沿岸水域,砷的含量來源于河流的輸送。這個結(jié)果與1981年砷含量來源的結(jié)果是一致的[3]。在7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形成了砷的高含量區(qū),產(chǎn)生了一系列平行膠州灣西南岸線的不同梯度,砷含量從中心高含量沿梯度降低,這表明在膠州灣的整個西南沿岸水域,砷的含量來源于地表徑流的輸送。在10月,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砷含量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斑塊,其含量比較低,沒有一定梯度的排列,這表明沒有砷的來源。
砷的來源通過水平分布可以確定是否有。如果有,進一步通過水平分布來確定輸送的方式。而且這種輸送的方式與膠州灣的六六六(HCH)的判斷方法是一致的[5]。因此,水域水平分布的判斷能夠確定從陸地向水域是否輸送物質(zhì),以及輸送的方式。
3.3 陸地遷移過程
砷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元素,但是其含量是極微的。只有通過人類的活動,才能產(chǎn)生高濃度的砷,如砷金屬礦石的開采、焙燒以及冶煉和含砷農(nóng)藥的使用,都會造成土壤和水體受到砷的污染。通常,空氣中砷的含量很難檢測出來,一般土壤中砷的濃度為 (2~10)× 10-6,地面水為10×10-6左右[6]。因此,砷污染是隨著河流、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水流進入到近岸及海灣。
4月,雨季來臨之前,沒有雨水對土壤的沖刷,也沒有地表徑流的輸送。因此在4月,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沒有砷的來源。
6月,處于雨季,降雨量顯著增加,沉積于土壤和地表中的砷殘留物經(jīng)過雨水的沖刷,匯入江河,河流處于汛期。在膠州灣東部沿岸水域,通過李村河和婁山河均從灣的東北部入海,帶來了大量的砷殘留入海,導(dǎo)致膠州灣沿岸水域中砷的含量大量增加。因此,在6月,出現(xiàn)了在膠州灣水體中砷的高含量區(qū),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半個同心圓,砷的含量來源于河流的輸送。
7月,同樣處于雨季,降雨量顯著增加,沉積于土壤和地表中的砷殘留物經(jīng)過雨水的沖刷。在膠州灣西南沿岸水域,沒有河流入海,只有通過地表徑流輸送,導(dǎo)致膠州灣沿岸水域中砷的含量大量增加。因此,在7月,形成了砷的高含量區(qū),產(chǎn)生了一系列平行膠州灣西南岸線的不同梯度,砷的含量來源于地表徑流的輸送。
10月,雨季就要結(jié)束了,降雨量顯著減少。雨水對土壤和地表的沖刷也在大幅度的減少,向膠州灣沿岸水域也就沒有砷的輸送。因此,在10月,砷含量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斑塊,其含量比較低,沒有一定梯度的排列,這表明沒有砷的來源。
3.4 水域遷移過程
根據(jù)砷在7月和10月的表、底層水平分布,闡明砷的水域遷移過程。
7月,砷通過地表徑流被輸送到膠州灣水域。于是,表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隨著遠離近岸水域呈現(xiàn)沿梯度降低。從春季5月開始,海洋生物大量繁殖,數(shù)量迅速增加[7],吸附了砷,隨著懸浮顆粒物迅速沉降到海底,因此底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隨著遠離近岸水域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
10月,表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沒有一定梯度的排列,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斑塊。可見,膠州灣水域在10月已經(jīng)沒有砷的來源了。然而,吸附了砷的懸浮顆粒物還是不斷地迅速沉降到海底,于是,在10月,表層砷含量就形成了不同的斑塊,而在底層砷含量的水平分布隨著遠離近岸水域呈現(xiàn)沿梯度升高的變化趨勢。
因此,在7月和10月,膠州灣水域無論有沒有砷的來源,都能夠確定在遠離膠州灣的近岸水域,即在灣中心形成砷的底層高含量區(qū)。
在1982年的一年中,膠州灣水域未受到砷的污染。通過砷的陸地遷移過程和水域遷移過程,要嚴格按照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的法規(guī),處理好含砷的工業(yè)三廢,并且慎重使用含砷的農(nóng)藥。同時,要加強陸地環(huán)境中砷的監(jiān)測,防止對土壤和地表造成污染,只有這樣才能對水環(huán)境給予保護。
[1] 余躍,王濟,張浩,等.土壤—植物系統(tǒng)中砷的研究進展[J].貴州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0,28(3):113-117.
[2] 潘澤民,劉開泰,楊磊,等.砷對細胞和生物作用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3,(3):184-186.
[3] 楊東方,宋文鵬,陳生濤,等.膠州灣水域重金屬砷的分布及含量[J].海岸工程,2012,31(4):52-60.
[4] ANDREAEM O.Arsenic speciation in seawater and interstitial waters:The influence of biologicalchemical interactions on the chemistry of a trace element[J].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79,24:440-442.
[5] 楊東方,苗振清,丁咨汝,等.有機農(nóng)藥六六六對膠州灣海域水質(zhì)的影響 Ⅱ.污染源變化過程 [J].海洋科學(xué),2011,35(5):112-116.
[6] 張玉洋,蓋赫莉,程卉.砷污染及其防治[J].黑龍江環(huán)境通報,2000,24(2):83-84.
[7] 楊東方,王凡,高振會,等.膠州灣浮游藻類生態(tài)現(xiàn)象[J].海洋科學(xué),2004,28(6):71-74.
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海洋溢油污染風(fēng)險評估及應(yīng)急響應(yīng)關(guān)鍵技術(shù)集成及應(yīng)用示范 (201205012);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浙江近岸海域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動態(tài)監(jiān)測與服務(wù)平臺技術(shù)研究及應(yīng)用示范 (201305012);國家海洋局北海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主任科研基金資助——長江口和膠州灣及其附近海域的生態(tài)變化過程 (05EMC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