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
【設(shè)計理念】
秋天,天高云淡,涼爽宜人。每年秋天,學生們最開心的事情之一就是去秋游了,而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更應該在秋游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并以此為契機,指導學生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事物表達出來,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綜合素質(zhì)。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感知事物的能力,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對大自然、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在體驗與寫作中激發(fā)學生的感性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學會用通順的文字來完成比較簡單的作文。
3.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把學生引入情境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在公園里,在田野中,到處都是秋天迷人的景色。秋天是美麗的,是多彩的。同學們,不久前我們剛剛組織了秋游活動,想必同學們已經(jīng)領(lǐng)略了秋日里的優(yōu)美風景,飽覽了郊外秋天的景色了,那大家想不想把這如畫的秋日風景用文字記錄下來呢?
板書作文題材:秋天的景色
今天,就以我們所看到的秋天的景物為題材,把我們看到的景物、想表達的情感用文字記錄下來吧!
1. 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來引出課題,展示秋天豐收的美麗景色,讓學生更好地回憶和理解秋天。
2. 教師可以簡單地描述一下往常秋日里秀麗的風光,把學生的思想引入美麗的秋天中。
【設(shè)計意圖:開課點題,通過談秋游這件事來引出課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p>
二、自由討論,引導學生進行口頭作文
可以談談秋天中的田園景色,談談豐收的稻谷和農(nóng)田里勞作的農(nóng)民伯伯,還可以談論秋游中遇到的人和事,讓學生在討論中進行口頭作文,找到寫作題材。
1.談一談:同學們,你們在秋游的時候都看到了些什么景色,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大家要把自己認為秋天里獨有的、漂亮的景色說出來。比如,看到的一處偏僻處的景色、正在勞作的農(nóng)民、從未見過的花朵和植物、小鳥或昆蟲如何捕食……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看到的東西。
2.指名說:我看到了什么?什么景物最令我印象深刻?
【設(shè)計意圖:通過設(shè)立問題以及讓學生在討論與發(fā)言的過程中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p>
三、建立寫作框架,指導學生理清寫作思路
1.想一想:用十分鐘的時間來思考要怎樣記錄下自己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和對其的感受,理清寫作的思路。
2.談談自己將要怎樣寫這篇作文,要求說出大體的框架。(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引導和點評)
例如,開頭可以寫秋天所見的景物,如:“秋天到了,又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田野變成了黃色?!币部梢詢H以一個景物進行細微描寫,如:“秋天,我最愛的是果樹,秋天的果樹是香甜的,上面掛滿了粉嘟嘟、活嫩嫩的小果子寶寶?!?/p>
【設(shè)計意圖:根據(jù)寫景作文的要求,讓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邏輯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p>
四、教師點撥
1.指導學生寫作,教師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句式來進行寫作,如“……有……有……還有……”“……一會兒……一會兒……”等,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有個大體的語句結(jié)構(gòu)框架,避免了很多學生無從下筆的局面。
2.樹立一個良好的寫作典范,當堂念一篇關(guān)于秋天的范文,讓學生有所參考,并可以借鑒別人的寫作手法,看看別人眼睛里的秋天是怎樣的。
例文:
秋風悄悄地吹,秋雨輕輕地下,秋天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jīng)到了。今天,我們學校組織了秋游,我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去郊外找秋天的足跡。秋天的樹木的葉子是脆弱的,秋風一吹,葉子就紛紛揚揚地落了下來,它一邊飛舞一邊向我們招手說“再見了”,便投入了大地媽媽的懷抱。銀杏樹葉像一把把金色的、漂亮的小扇子,我們可以把它們制作成書簽,夾在書里,它可以時刻提醒我們要努力學習。鉆天楊呢,則像是一支迎賓的隊伍排列在大道兩旁,秋風一吹,樹葉便“沙沙”作響,仿佛在鼓掌歡迎著來來往往的人們。山上的楓葉也變紅了,從遠處看,漫山遍野就像是披上了一層紅色的紗衣,真是美麗極了!
?。∏锾煺婷?,我愛這美麗的秋天!
【設(shè)計意圖:通過例文的提示,使學生得到啟發(fā),激發(fā)起他們寫作的靈感?!?/p>
3.引導學生在結(jié)尾學會對文章進行總結(jié)與升華,要做到承上啟下,首尾相連。如采用“秋天真美麗啊”“我愛這草地”“秋天的美景真令人陶醉”等語句。
五、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沒有找到自己想寫的“秋天”呢?秋天很美麗,只要同學們睜大眼睛、用心觀察,并用心把我們所看到的景色寫出來,那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了。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成為一群聰明、細心的小作者的。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