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保根
包面又叫清湯或餛飩,也稱云吞。是江西省樟樹市(原清江縣)的著名小吃,明清之際即已聞名省內。包面系以精粉作皮,鮮豬肉作餡,拌以香油、油渣,撒以蔥花和香菜。包面皮薄透明,餡滿而實,香味誘人,咸淡可口。食時,根據個人口味,還可佐以胡椒粉或辣椒末,更加味美。包面一般會用醬油染色提味,形成醬色湯底,綠色的蔥花、白色的蒜末、紅色的小蝦皮點綴其間,五顏六色煞是好看,令人胃口大開。
我的家鄉(xiāng)在原清江縣。小時候,常常品嘗包面,也見證了攤主包包面的情景:輕輕捏起一張薄若蟬翼的四方小面皮,用竹簽斜挑一丁早已剁好的肉餡,快速地捏一下,于是手心里就出來一朵花,雪白的面皮,底下透著點緋紅的肉色。將包好的包面(15~20只,二三兩的樣子)放入沸水里,只需二三分鐘便可撈起,放到事先準備好的有大半碗湯的碗中(碗中已放好了豬油、蔥花、醬油、味精、蘿卜丁等),一碗包面只讓顧客等了幾分鐘,便可享受美味。清江包面經過長時期的發(fā)展和完善,當地人吃包面,逐漸形成了一些特色。
用包面開胃。小鎮(zhèn)上的老人和小孩,一旦生病初愈沒胃口不想吃飯,這時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來一碗包面,既美味又營養(yǎng),還容易消化,實在是身體康復之最佳美味。不過,此時包面中最好不要放油,要放也不能放豬油,可放少量植物油,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中醫(yī)認為,油是發(fā)寒之物,不利身體虛弱之人食用。
用包面待客。大凡遠方來客,又是慕名而來,這時主人就要先給客人來一碗包面,接風洗塵;如果是貴客或稀客,還會煮上3個雞蛋放入其中。主人會跑到菜市場,買一點現(xiàn)成的包面皮子,再買一點精肉,讓賣肉的搗成肉泥,挾上幾根小蔥,回家包好包面,燒開水下鍋即成。也可直接買攤販包好的包面,更方便和快速??腿顺粤思恿?個雞蛋的包面,心滿意足之意頓時涌上心頭,便不停地夸獎清江包面的確名不虛傳。寒暄之后,主客之間的話題往往是從清江包面說起。
早餐、夜宵吃包面。由于包面是湯湯水水當不了飽,當地人只把它當早餐或夜宵,中飯、晚飯是絕對不吃它的。早餐吃包面一般與油條搭配,一碗熱騰騰的包面,配上兩根剛出油鍋的金黃色的油條,將油條撕成小段,浸入包面湯中,咬一口,湯的鮮與油條的香猛地刺激舌蕾,讓人大呼過癮!盡管油條被醫(yī)學專家戴上了垃圾食品的帽子,但當地人抵擋不住美味還是照吃不誤。有的人晚上跳舞、健身、打麻將后也會吃一碗包面再上床睡覺,既充了饑,又不會發(fā)胖,因為包面本身并沒有多少熱量。這比吃火鍋、喝啤酒副作用小得多。
如果自己動手做包面,皮子最好到菜市場買現(xiàn)成的,因為絕大多數人(尤其是南方人)搟皮子的水平遠遠達不到專業(yè)水平,搟出的皮子不薄,影響口感。做餡的精肉最好用豬梅條肉,也就是豬的第四肋條或第五肋條部位頸背脊肉,這個部位的肉可以說是豬身上最嫩的精肉;次之是豬前腿上的精肉;豬后腿的精肉是萬萬不能做包面餡的。另外,包面的餡不能放太多,一丁點就行,放多了,就不是吃包面,而是吃肉包子了。
(編輯 湯知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