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中
摘 要:若是玩網絡游戲上癮,網絡游戲便是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電子海洛因!如何去幫助孩子脫離對網上聊天以及網絡游戲的癡迷呢?方法就是:強調危害、分清是非、限制時間、分散注意、心理治療。
關鍵詞:網聊;游戲;策略
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以及指導,網絡游戲和網上聊天這些本來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勞頓之余的休閑娛樂,現在在很多地方已變成了社會公害,嚴重影響著少年兒童的健康發(fā)展。調查顯示,很多小電腦迷們把多半空閑時間都用在了玩游戲機上。此中很多人還接觸到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以及游戲。世界各地對網絡游戲引發(fā)多種病癥的報道日趨增多,媒體紛紛驚呼:若是玩網絡游戲上癮,網絡游戲便是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電子海洛因!
現在,電腦幾乎走進了每家每戶,家長為了孩子的發(fā)展,買回來一臺電腦,本想著能輔助孩子學習,而今,卻成為毒害孩子的東西,很多家長為此憂心忡忡。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孩子脫離對網上聊天以及網絡游戲的癡迷呢?
一、強調危害
不必長篇大論,家長可把有關報道的詳細事例講給孩子、拿給他看,如,在日本,根據媒體公布的數據,從1998年至2008年,已證實是因為網絡游戲所引發(fā)的癲癇發(fā)作的病例有200多起。中國地質大學土木工程系98屆某學生因極度沉迷網絡游戲,留下遺言后離校出走。在遺言中,他說道:“進入大學后,我就踏上了網絡游戲這條不歸路。從此,我永遠地失去了快活……”。東營市3名14歲的少年沉淪于游戲機,在近兩個月時間偷竊作案10多起,盜得財物價值數萬元,全數用于玩網絡游戲的開銷。相信殘酷的現實會給一些孩子敲響警鐘,使之覺醒。
二、分清是非
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社會,電腦、軟件、網絡給我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便利。其實不是網絡游戲以及網絡聊天自身有錯,而是有人過分著迷于網絡游戲以及網絡聊天,最終發(fā)生了一些問題。游戲以及聊天就像刀,刀可以做菜,也可用于擄掠。刀自身沒有責任,要害在人。簡單的壓制,只會更多地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以及逆反心理,主要的是要扶助孩子懂得上癮的危害,明白事理。有的家長天天帶著孩子玩網絡游戲,而今暫時開心了,未來哭都來不及。
三、限制時間
由于網絡游戲有害的一面而徹底制止孩子玩網絡游戲,很難起到顯著的效果。相對有效的措施是同意孩子繼續(xù)玩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戲,但要限制時間。首先,必須完成作業(yè)以及家務勞動后才可以玩;其次,每一天至多玩一次或者兩次,每一次不得超過三十分鐘。在穩(wěn)固節(jié)制條件下,逐漸減少玩游戲的時間,直到其具有較強的克己能力為止。網絡聊天也應在內容以及時間上限制。
四、分散注意
過分進行網絡聊天以及玩網絡游戲會使孩子脫離學習以及有利于交往的活動,對孩子們的發(fā)育不利,由于這會使孩子們對其他事情沒有興致,墮入一種自我孤立的狀態(tài)。家長應當采用有效的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的活動上去。家長可以培育孩子新的愛好,如,指導孩子參加籃球、足球、科普、唱歌等,把注意力從網絡游戲上轉移到這些活動上來。家長要多給孩子一點體貼,滿足孩子在生活中盼望獲得關注、獲得尊重的需求,并指導他們把愿望留在實際里。家長能花掉自己幾千元錢為孩子買回一臺電腦,為何就不能多花一點時間豐富一下自己的電腦知識,多給孩子一些指導呢?
五、心理治療
對癥狀嚴重的孩子,最好能帶他們去看心理醫(yī)生,接受專業(yè)的心理治療,必要時,可以配合一些藥物醫(yī)治以達到“脫癮”的效果。
(作者單位 墾利縣黃河口鎮(zhèn)第二小學)
編輯 張珍珍